毛泽东主席与“少将警卫”掰手腕
|
1953年12月底至1954年3月初,毛泽东带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起草小组来到杭州。“毛主席住在刘庄,起草小组住在北山,我带领一支警卫部队分驻两地担任安全保卫工作。” 起草首部宪法,一切工作都要从头开始,工作量很大,非常紧张和劳累。在此期间,毛泽东风雨无阻地坚持爬山锻炼。张耀祠说,毛泽东工作之余的一大乐事便是爬山。据说,毛泽东几乎爬遍了杭州四周的几十座山。 当年,就是张耀祠随同毛泽东一起爬山,安排警卫保障他的安全。可是毛泽东外出爬山,全凭兴之所至,事先并没有计划——这给警卫工作带来困难,无法事先侦察道路、沿途警戒。“要爬哪座山,什么时候去,他首先就定好了,直到临走的时候才告诉你。他反感兴师动众,提前清场警卫。我们只好跟着他走,一说好了方向,我们马上就赶过去。就像打冲锋,部队肯定走在前面,在前面搜索。有的山还有树木,还有草,你得检查一下树林里、草地里有人没有。保障安全的各方面都要想到,他走的路线要检查,要去山顶,我们都跑到上面先去检查。这个工作是很艰苦的也很繁重,责任也很重大,丝毫不能马虎。” 毛泽东通常是下午4时左右外出爬山,大约到晚9时“打道回衙”。他爬山不紧不慢,走了一阵,坐下来略歇。 随毛泽东到地方巡视,8341部队与地方警卫部队打篮球一直赢,毛泽东不高兴了,“到了地方,人家热情接待你,不要老想赢人家,要讲友谊、讲团结嘛!”保卫毛泽东的安全,与毛泽东寸步不离,张耀祠不可避免地体味到毛泽东作为凡人的喜怒哀乐。 毛泽东年过80,仍像个不服输的青年,曾找张耀祠掰手腕,比手劲。“我看他当时很兴奋。我摆出一副较量的架势,但没有用劲,有意让他赢,他一开始就使劲压住我的右手,我说:主席!你的手劲真大,我比不过你。他哈哈大笑,兴致很高。”这时候,张耀祠已经不把毛泽东当做领袖看了。在他眼中,毛泽东更像是一位慈父、一位有些天真任性的兄长,一位对人和善的垂暮老人。 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国外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历史、地理、文学、外语等。每次毛泽东外出视察,张耀祠都要为毛泽东带上两三箱书。除此之外,他还根据毛泽东的需要在外地替他借书,杭州、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地图书馆都留下了张耀祠为毛泽东借书的记录。(吴志菲) | ||||||||||||||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