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西方针对中国的三大预言已经破产,而西方本身,即将破产

火烧 2011-06-20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西方对中国的三大预言已破产,包括西式民主、共产主义消亡和华盛顿共识。同时指出西方自身面临经济与制度危机,中国等国家的崛起挑战了西方主导地位。

西方针对中国的三大预言已经破产,

而西方本身,即将破产

   东欧剧变后,西方社会出现了三大预言:一大预言是以卡特总统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撰写的《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为代表,断言共产主义将最终消亡;第二大预言是以日本著名学者福山所著《历史的终结》为代表,断言西式民主制度将一统天下;第三大预言是以1989年在华盛顿达成的拯救拉美危机的华盛顿共识为代表,断言新自由主义模式将成为全球普遍模式。
   
二十年过去了,尤其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下,这三大预言越来越受到质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宣告失败。
   
    福山"西式民主大行其道"并未实现
    东欧剧变后不久,日本著名学者福山撰写了《历史的终结》。该书着重从民主制度角度去分析东欧为何会剧变,并认为东欧剧变和资本主义取得冷战胜利的根源在于西式民主制度优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其它非西方国家的各种民主制度,并断言西式民主制度将成为普世制度。《历史的终结》提出不久,福山又对其观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
   
     在苏东剧变后的一段时间,苏式政治制度遭到广泛批评,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改旗易帜",实行西式议会民主制度。西式民主制度几乎成为"民主"的代名词,大有一统天下的势头。美国乘胜出击,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大中东民主计划"。但近年来的种种事实可以说已经宣告了福山预言的失败。
   
    首先是布什政府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处处碰壁。美国在伊拉克嫁接的美式民主政权并不是美国最初想象的美式民主。小布什在离任前突访伊拉克,本来想炫耀伊拉克的民主政权,但不料却遭到记者"扔鞋羞辱",在伊拉克和整个伊斯兰世界掀起反美的"鞋子革命"。美式民主在伊拉克并没有根基,受到强大的伊斯兰宗教势力抵制。美国想把伊拉克改造成二战后日本的计划恐怕难以实现。
   
    而美国竭力支持中东其它国家进行西式民主选举的结果更是令美国大感难堪。在美国怂恿下,巴勒斯坦进行了首次公开公正的民主选举,最终上台的是曾经被美国定义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组织。这对美式民主是最大的讽刺。更为可笑的是,美国反过来对哈马斯政府进行公开抵制甚至制裁打压。这种现象在埃及、伊朗等许多伊斯兰国家都普遍存在。西式民主化最终导致了反西方势力的上升。相反,在伊斯兰世界,许多没有进行西式民主选举的国家如沙特、科威特、约旦等反而与美国保持了密切关系。
   
    西式民主不仅导致反美反西方势力上升,还导致恐怖主义活动泛滥。萨达姆时期,伊拉克国内并没有恐怖暴力事件,但恰恰在美国推翻萨达姆后,伊拉克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巴基斯坦在穆沙拉夫统治时期,境内虽然有恐怖组织,但还处于可控范围。随着西方逼迫穆沙拉夫交出军权、巴基斯坦重返西式议会民主制度后,恐怖主义活动也随之泛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界日益取代伊拉克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的温床和集散地。

   在亚洲地区,从东北亚的日本、韩国,到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再到南亚的印度以及尼泊尔、巴基斯坦和蒙古,或政权频繁更替,或政局不断分化组合,或社会骚乱和示威游行不断。亚洲近年来的不宁静,本质上讲是西式民主与各国自身特点不相符合的结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坚持自身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的国家却保持了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如中国、越南、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
   
    再从前苏东国家来看,苏东剧变后一段时间,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前独联体各国纷纷采取西式民主政治制度,西方也对其进行颜色革命,乘胜巩固其和平演变的胜利果实。但事实证明这些国家在实行西式民主后,不仅政局持续动荡,而且经济持续衰退。经过近十年的惨痛教训后,俄罗斯率先反省。以普京上台为标志,开始重新回到俄罗斯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上来,提出了"主权民主"。

    近年来,包括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许多国家纷纷实行本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可以说,正是因为俄罗斯抛弃了西式民主制度,才有今天俄罗斯的强劲复苏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在非洲和拉美等许多国家,实行西式多党民主制度后政局普遍动荡,经历了长时期的不适应。即使现在很多国家仍未摆脱政局频繁动荡的阴影。在今天的非洲,仍然有将近一半国家并没有实现西式民主制度。


     布热津斯基"共产主义衰亡"预言落空
    1989年布热津斯基出版了其代表著作《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该书立足于当时东欧剧变,指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运动支配了二十世纪多数时间,但共产主义已经走向衰落,进入"最后危机",并断言将在二十一世纪消亡。该书出版不到两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最终瓦解,中国在艰难中探索,这更加使各国对其预言确信不疑。

      但随着全球性金融海啸日益转化为经济危机,而且出现了向制度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转化的趋势,布热津斯基的预言逐步落空,而马克思《资本论》的预言不断得到验证。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西方读者的宠儿,且读者多数都是青年学者。《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正在不断暴露。欧洲国家开始用自己的目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寻找出路。"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疑问在欧洲上空不断回荡。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宣称要"重塑资本主义"。人们形象地说,"马克思又回来了"。其实,布热津斯基所预言的共产主义必将消亡的预言落空,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就逐步显现。
   
    中国作为苏东剧变后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没有消亡,也没有进入所谓的"最后危机"。相反,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和向心力。中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大提高。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来越来越强的吸引力。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到中国来"取经",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
   
      当今世界除了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外,还有一些国家也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拉美,以查韦斯为代表的拉美左翼公开主张走"21世纪的社会主义"。虽然"21世纪社会主义"与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但至少说明了这些国家走的不是西方式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前独联体国家走的也不完全是西方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国家探索的是"我们式的发展道路"。
   
     还有一些国家也无法用传统的西方资本主义来衡量。摩尔多瓦执政的是共产党,印共(马)在印度两个大邦执政,南非共参与联合执政,等等。很多国家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所谓资本主义将一统天下的预言是天方夜谭,就是共产主义将消亡的预言也根本站不住脚。

"华盛顿共识"濒临破产
    1989年,社会主义挫折和计划经济的失败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无所适从,出现了意识形态真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和改革思路引导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尤其是拉美各国深陷债务危机。为此,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邀请了拉美国家代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研究人员,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以拉美国家经济调整和改革为主题的研讨会。
  
      会议后期,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威廉姆森对拉美国家的改革提出了10条政策措施,并声称就此已与上述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国际机构和美国财政部达成一致,因此命名为"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核心就是上世纪80年初以来美英等国所采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实际上是西方用新自由主义模式取代苏东计划经济的产物。 "华盛顿共识"具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主张彻底私有化,反对国家控制企业;二是主场彻底市场化,反对政府管制和监督;三是主场全面贸易自由化,主张各国全面开放国际国内市场。
   
     在拉美和东南亚出现金融危机后,美国借机强行推销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一时间,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被看作是拯救世界各国危机的"良方"。但此次全球性金融海啸的根源恰恰就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一下子从"世界拯救者"变成"罪魁祸首"。
   
    虽然美国一再强调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主要是美国没有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管理、合理储蓄与超前消费的关系,但这三大关系严重失衡的根源还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使美国出现了重新审视和修正新自由模式的浪潮。奥巴马提出了庞大的经济复兴计划。从该计划的一系列内容来看,实际上预示美国将告别新自由主义模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即使奥巴马上台后仍坚持"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都很难再成为世界共识了。美国推行"华盛顿共识"是一回事,其它国家愿不愿意接受"华盛顿共识"则是另外一回事。



+

分析完西方的唱衰论后,再评论西方目前的处境:

+

   法国人雅克-阿塔利,曾经是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首席顾问,近年又被萨科奇总统纳入智囊班底。2009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将雅克-阿塔利评为“全球100位思想家”之一。罗列这些吓人的头衔,只为证明一个:他是西方主流精英之一。中国社会往往充满了对西方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如果有西方人批评西方社会或夸奖中国,某些中国人常常会说,那是西方非主流的少数人。所以,现在要突出《国家的破产》一书的作者雅克-阿塔利的西方主流精英的身份,是想通过他的这本书告诉中国读者:西方主流精英也认为——西方快玩不下去了。


    《国家的破产》一书的核心,讲到了债务,尤其是国家债务。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欧猪四国”的危急局势,人们渐渐熟悉了一个词,叫做“主丵权债务”,“欧猪四国”的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主丵权债务”的危机。虽然现在出问题最明显的只是“欧猪四国”,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几乎个个都有大量的主丵权债务,差别只在于主丵权债务的轻重不同而已。雅克-阿塔利在《国家的破产》一书中,从源头上讲述了当今国家主丵权债务的起源。在欧洲,它最初叫做公债,后来叫国债。主丵权债务的称呼更加专业点。



      对于债务,其实可以从很普通的生活常识开始理解。中国人长期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尽量不要借钱、不要欠债。中国人说要量入为出,不要寅吃卯粮,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而且,在中国人的一般概念中,借入者一般是地位比较低的,或者,借入者与借出者,双方的地位差不多。在中国人这里,很少出现有权有势的人向穷人借钱的状况。而《国家的破产》一书中明确地指出,欧洲“公债”的源头是统治者的一种敛财方式:“统治者……不能或不想向其臣民增收贡品或者税赋时,他会以个人的名义来借款”。这一结论揭示了“公债”的几项本质。一是,所谓公债最初是统治者出于个人愿望所借的钱,目的是弥补税收的不足。二是,公债是强权者向无权无势借钱,是富人向穷人借钱,目的只是为了让富人保持他的生活水准。这一现象与中国的传统很不相符。

     有钱人向穷人借钱,几乎就是强迫的,是利用权势的结果。它就好比黑社会老大到市场上对商户们说:今天不收保护费了,向每个人借100元。当制裁黑社会的公权力缺乏的时候,谁敢不借给黑社会老大钱?所以,富人向穷人借钱,是欧洲等级制度的产物,它的影响延续至今。

     欠钱了就要还,人之常情,但欧洲统治者们经常是赖账的。欧洲统治者们就经常向劣等的犹太人借钱,之后以以各种名义赖账,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种族歧视和宗教歧视,将犹太人驱逐出境,所有的债务一笔勾销。这就是在等级制度下,强权者向弱势者借钱的必然——它可以运用特权而赖账。

     赖账多了会有副作用,下次再要想借、再想多借就会有麻烦。尤其是,欧洲最初的“公债”并非都是向“劣等”的犹太人借。因此,雅克-阿塔利在《国家的破产》一书中指出:“战争……是统治阶级借款的主要借口,战利品仍然是他们主要的偿还方式。”这是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西方国家在他们“崛起”的历史上,经常用这种集资的方式发动战争,并以战利品来回报“公债”。

     这个现象说明,欧洲最初的“公债”并没有明确的、和平的投资对象,因此,利息作为“公债”的回报也很难支撑。它不得不靠战争来掠夺别人的财富,以保证“公债”这一方式能够延续。如果有人说这是制度的先进,那么,它就会遇到一个巨大的难题:当每个国家都以这种方式寻求“公债”或“国债”的回报时,世界会怎样?世界大战就是必然。因此,美国在两次大战之后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实际上就是这一欧洲传统的结果,即:美国不过是投资了战争,并从战争投资中获胜,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战争利益。

     用战利品来回报“公债”或“国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使得欧洲人觉得挖到了一个巨大的金矿,他们的“战利品”几乎源源不断地滚滚而来。从美洲印第安人那里有一大堆战利品;从非洲也有源源不断的战利品;当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战利品越来越少的时候,满清时期的中国成为他们最后一个最大的战利品。所以,当西方人抢劫了满清这个世界上最后一块肥肉后,举目四望,再也找不到可供抢劫的战利品时,他们便自己打起来,自相残杀地互相抢劫,这就是短短的时间里爆发两次世界大战的本质原因。

     用抢劫战利品来回报国内民众的方式已经从观念到制度化,即便战争结束也回不去了,不得不大笔增加开支。但是,抢劫战利品的方式至少暂时已经被冷冻了,最后一个获得战利品巨大红利的是美国,欧洲怎么办?面对巨大的福利开支,没有了抢劫战利品的红利回报,他们眼看就难以为继。这就是当今“欧猪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本质。这是雅克-阿塔利写这本书的重要原因之一。换句话说,没有了战争的红利,欧洲的制度是否还能延续?欧洲的“文明”国家,会不会彻底破产?用作者的话说:“最终只能在某一天(比我们想象的更快)被暴露出没有能力维持最基础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转,比如说:学校、意愿、军队、警局以及退休金的支付。”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应该问一个问题。过去很多人都说西方国家比中国发达是因为他们制度先进。但是,《国家的破产》一书表达出,这个号称先进的制度,已经明显看出无法维持、无法延续的迹象,那么,这个无法借鉴的制度,还是先进的吗?事实上,它当初的“先进”不过是因为世界上还有地方可以抢劫。这就好比传销,在一开始,它也是“先进”的,能很快积累财富。但是,它需要无穷无尽的“下线”。当传销的“下线”很快到达极限时,它的“先进”就成为了诈骗,成为罪恶。西方国家“公债”、“国债”靠战争红利获得回报的制度也一样,当世界上不再有地方可以抢劫的时候,这个制度就完蛋了,连同他们的高福利、幸福生活和民主人权普世价值之类,都将一起完蛋。

     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最后一个靠战利品收获巨大红利的国家,而且,这笔巨大的红利,至今仍然被美国享用。所以,美国享受着它的富裕,那是战争的战利品。但是,美国并不满足它的战利品。既然美国被描绘为最先进的制度,它一定就要成为最富裕。最富裕就要开支最大。然而,没有了新的战利品的回报,靠旧的战利品红利,美国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只不过程度比欧洲某些小国轻一点而已。如果说美国制度比欧洲先进,在我看来,美国的先进就在于:欧洲当年主要是向本国穷人借钱,靠战争来还钱;而美国则是向世界穷人来借钱,尤其是向中国穷人借钱。当然,在欧洲也缺钱的时候,也把借钱的目标瞄准了中国。所以,雅克-阿塔利在《国家的破产》一书中说欧洲和美国:“就像两个老妓女为争夺最后的嫖客而争吵”。

    当欧洲和美国都因为无法继续扩张而面临“国家破产”的时候,中国穷人借给美国富人的钱,结局会怎样?从欧洲文化的惯例和传统来看,它一定会赖账。美国拥有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战争机器,这就好比是当年等级制度下高等级的特权,这也成为它赖账的强大依靠。除非它还能以新的战争手段,获得更大的扩张、更多的战利品。当今世界,即便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战争机器,可供它进一步大肆扩张的余地已经非常有限。基于必然赖账的西方传统,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我们只是不知道,美国将以什么方式来赖掉欠中国穷人的钱。雅克-阿塔利说:“如果处置不好,就会使债权人和债务人破产”。也就是说,它可能使美国和中国都破产。但如何才算“处置得好”?雅克-阿塔利在书中没有明确的办法。所以,当国家面临破产,世界陷入沉思,找不到解决的方式。西方所谓的“制度先进”,很快将成为风景优美的沙滩上,用沙堆起的美丽城堡,潮水一来,彻底完蛋。问题是,潮水现在已经真的就要来到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