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撰写的抗日“出师表”——《祭黄帝陵文》
毛泽东撰写的抗日“出师表”——《祭黄帝陵文》
赵宝云
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年06月16日13:39
来源:《人民政协报》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蒋介石抗日的“西安事变”后,为实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国内政治局面,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竭尽全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最终实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联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出一定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背景下,1937年4月5日,在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之际,为进一步营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联合抗日的社会舆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派出代表,共同赴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举行国共两党共同公祭黄帝陵仪式,这是国共两党自成立以来,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共同公祭中华民族祖先黄帝陵。中国共产党派出的公祭代表是林祖涵(林伯渠),中国国民党派出的公祭代表是张继。两党公祭代表在公祭仪式上,分别宣读两党的《祭黄帝陵文》,中国共产党的《祭黄帝陵文》系毛泽东亲笔撰写,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撰写的首篇《祭黄帝陵文》,祭文全文如下: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毛泽东
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除开头说明致祭时间、致祭人职务、致祭人委派的代表、致祭礼品等情况外,祭文正文采用汉语四言古体,祭文正文共56句。祭文正文按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8句,该部分用言简意赅的简约语言,高度浓缩的精辟概括出轩辕黄帝的伟业。
第二部分包括第9句至第28句,该部分追溯了自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境界。
祭文的主体部分是第三部分,包括祭文第29句至第56句,篇幅正好占祭文全部正文的一半。该部分是祭文的精华部分,具有十分鲜明而浓厚的现实政治色彩。其内容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三点抗日思想:一是表达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北上抗日”的爱国使命,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行程二万五千里,“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历经艰险,来到抗日前线,志在“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抗日决心。二是发聋振聩地向全国各党各界提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的抗日主张,号召和呼吁“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商抗日国是,共谋抗日大计,共同抗日救国。三是充满信心地正确指出,“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即通过改革国内政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国共合作的抗日民主政治,动员和团结全国四亿民众,坚持持久抗战,中国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从而有力驳斥了当时在抗战问题上,国内某些人散布的“亡国论”、“速胜论”等谬论。
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人撰写的首篇《祭黄帝陵文》,除4月5日由林祖涵在国共两党共同举行的公祭黄帝陵仪式上庄重宣读外,还于4月6日在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上公开刊登发表。《新中华报》编辑部所加按语中的中国共产党人“誓死为抗日救亡之前驱”,乃是对毛泽东《祭黄帝陵文》主题思想的精辟概括。
1937年清明节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共同公祭中华民族祖先黄帝陵几个月后,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西洛川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日的正确路线。会议结束之日的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全军共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3个师,共45000人。中共中央军委发布上述命令的当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一行,从洛川县出发前往黄陵县拜谒了黄帝陵。当朱德一行来到黄帝陵拜谒时,毛泽东亲笔手书的《祭黄帝陵文》原稿,还原封不动地陈列在黄帝陵所在的轩辕庙内供案上。于是朱德一行一边仔细阅读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一边品味领会祭文的深刻内容。任弼时认真品味领会祭文的深刻思想后,言简意赅地指出:“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奔赴前线誓死抗日的‘出师表’。”如今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已刻写成碑文,耸立在黄帝陵所在的轩辕庙内西侧。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