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百货大楼的感慨
逛百货大楼的感慨
上星期五,出去有事。从锡拉胡同出来本想走回家。但走出十几米后忽然想:已经十多年没进过百货大楼,这么近了,何不进去看一看。进去以后,感觉里面很冷清,一条通道几乎除我没有其它看客(我根本没有买的意图,算不上顾客吧)。一个个高档化妆品商柜前,基本连看客都没有。化妆品我是从来不用的,更何况是高档化妆品,所以我连一眼也不多看,掠过一个个商柜,上了二楼。
二楼是女装,虽然不买,但还是好奇的看了一下价格,一个衬衫,500多元,再往后的价格我基本也不再看了,只是看一看样式和花色,喜欢的很少。又上了三楼,是女包,往西走走,都是胸罩,略略扫了一下价格,从200多到500多,我一个月的退休金,也就大约能买四五个胸罩!四楼是男装,格子衬衫挺漂亮的, 600多。
从一楼到四楼,一直都没多少人,零零星星的。尤其一楼人最少。
记得八十年代,我下班后经常去逛王府井,东安市场、百货大楼、儿童商店、工艺美术服务部,这几个地方去的最多。好像哪里都是熙熙攘攘,买卖红火,尤其是百货大楼人更多。那时候的王府井,这条中国最繁华的商业街,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工农兵即是祖国的建设者,也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国家商业最主要的顾客。全国各地来的人,只要到了北京一定会去毛主席检阅过全国人民游行队伍的天安门广场,到了天安门广场定会去王府井,在百货大楼买点东西带回去。
而今一切和西方接轨,市场经济主导社会生活,广大工农兵已经不再是消费主体,早已经被排斥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的消费群体之外。王府井百货大楼服务的对象是高端消费群体。高端消费群体住别墅、开豪车、消费环境也要提供最好的地段,占据最大的空间。而广大百姓消费的批发市场如同他们的住所一样是狭窄而拥挤的。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金钱支配一切。这样的市场经济还美其名曰“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普适价值。”
回来的时候,路过隆福寺,想起80代在长虹影院看美国大片《第一滴血》,特别喜欢,好像是三毛钱一场,一连就看了两场。但是如今电影院我也已经好多年没进去过了。前几个月看乌有的贴赞颂电影《惊沙》,决定破费一次,看一看。我在网上找了半天,找到一个第二天下线,最后一场的最便宜的价格——30。我进去以后,大约是15乘以20个座位,开始就我一个人,我走到最后一排正中间坐下,看着空无一人的场子,昏暗的灯光,简直都有些害怕。快开演了进来一对情侣。另外又进来一个男的,散场后听他和外面站着的服务员对话才知道他是这里的工作人员。以前看一场电影三毛的价格,我挣40多,现在70的价格,相当于现在我得挣九千才看得起一场电影。
计划经济的毛泽东时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大众服务。如今跟随西方的市场经济时代,一切为金钱服务,哪怕电影院里只有一个人,它也不会把票价降下来让大家看。至于当今文艺内容之低俗,之令人作呕还不在此说。这样的市场经济却美其名曰“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普适价值。”
现在西方要求利比亚的卡扎菲下台。但据凤凰卫士介绍,卡扎菲在国内实行的是全体人民免费住房,免费上学,免费医疗甚至免费通讯。难道这不是人类最大的普适价值吗?!当今世界,在美国以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的虚伪透顶的所谓普适价值面前真是没有道理可讲了!
崇尚西方价值观的人认为他们的所谓普适价值是唯一的,是最先进的理念。他们认为毛派的社会主义理想只是永远不会实现的空想。
但是我要说,人类自然科学的每一个进步都伴随着空想的引导,人们美好的愿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并且正在一步步实现着一个个战胜自然的梦想。社会科学也并不例外。从原始共产主义的平均分配,聪明而虚伪的人希望比别人过得好,占有更多,通过他们的努力开始了奴隶社会。而奴隶社会残酷的非人生活,激起奴隶们的反抗,进入了封建皇权社会,相比奴隶制,是一个进步。又有人不满皇权森严的等级制,开始争取金钱的统治地位,社会进入了金钱主导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是金钱的奴隶,人们依然不会甘心情愿做钱的奴隶,人们要追求以人为本的更平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不要以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的终结,那是不可能的,人类绝不会停止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的脚步。人类在追求自然科学进步的同时,还在追求着社会关系的进步。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先进的、文明的、以人为本而不是以钱为本的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必定会两次出现。人类在社会关系领域探索、前进的步伐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住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光芒必将重现,并将普照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