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滥片《密战》尚有播出价值

火烧 2009-12-02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密战》作为一部间谍题材电视剧,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因其新鲜题材和高科技元素,仍具播出价值。观众对其评价两极,认为剧情水分大、角色蒸发严重,但仍有部分观众因演员和剧情吸引而坚持观看。

   

滥片《密战》尚有播出价值  

辛华  

http://hxh2202803.blog.sohu.com/

央视一套刚刚播完的电视剧《密战》,我都看了。虽然其中三分之一的集是在网上补看的,但单就看电视这件事儿而言,我从来没有这么执着过。  

这缘于首先它是一个间谍片,而且是现实版的,题材够得上新鲜,很吊人胃口;其次再现了互联网和高科技,如三维制作,解锁、密钥、防火墙,以及立体化监控设备、网络跟踪监测、语音处理技术、手机窃听等等,很抓人眼球;再有李幼斌、侯耀华、吕晓禾等著名演员加盟助阵,编剧梁振华还曾签了保密协议,很令人悬念。这便足以使我在失望,期待,再失望,再期待的状态之中,坚持到完成了最后一集的收看。可能也因如此,这部电视剧,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  

不是挑剔,这部片子又令我的看电视很失败了。前不久我曾写过《央视这么连<冷箭>这样的滥片也要反复热播?》一文,尽管《密战》不如《冷箭》那样滥,但还是与之有的一拼。《冷箭》中的几个内鬼竟然搅得我们风声鹤唳,内讧迭起,那个场长刘前进更是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密战》也同出一辙,敌特左一个行动,右一个行动,全都不在我方的视线之内,致使我方处处碰壁,节节被动,国家绝密从始至终处于高危状态。《冷箭》中的那个敌军总指挥宁嘉禾,怎么看怎么都比我军的刘前进场长沉着果断,指挥若定。《密战》中的敌特“蝴蝶”,则沉着机智,英雄虎胆,潜入科研重地,如入无人之境;接二连三的杀人灭口,如同切瓜切菜一般。扮演蝴蝶的祖峰,简直就是该剧的一号主角,相信他会因此赢得不少粉丝。当我看到刘志军把蝴蝶击毙后,便忙着和武梅抢救秦风时,在潜意识中还是认为蝴蝶可能是装死并且趁机走掉,这里不存在立场问题,只是替片子的卖座着想。没了蝴蝶,这剧的后头还有什么可看的啊?不光是蝴蝶,不少重要角色也都是热闹了几集戏后,就再没他们什么事了,有如《水浒传》一般,《水浒传》后来还有一个全家福呢,他们却就此永远地蒸发掉了。剧中的水分也是太多,不蒸发掉一部分还真就更不中看了。戏不够,感情凑,如武梅一家三口加上外来妹的感情纠葛,这么老掉牙的东西俨然成了剧情的第二条主线,实在叫人倒牙,囧不忍睹。如果压缩它10集,变成个20集的,可能会好看一些。据说当初还是37集呢,那要是拿出原装来播,又将会是什么个骂声?对观众心理承受能力最具挑战性的,是剧中那两句脑残问答:“你觉得谁是间谍?”,“凭我直觉她(他)不是”。 不是人家多么诸葛亮,而是我们白吃猪一样,出动那么多警力诱捕蝴蝶,居然没有派人去监控室,商场密布的那些探头不是最好的帮手啊?还把偌大的地下停车场也给漏了,结果鱼没钓着,鱼饵倒被吃掉了。毛病太多了,再挑下去连我都嫌腻得慌了。  

不过,作为国家的一种保密教育,增强对敌斗争观念,这部电视剧倒还是有它存在的价值的。国际间谍如此零距离呆在我们身边,可能就是我们很亲近、甚至很信任、很依赖的人,相信这是真真切切的会存在的事情。能娴熟运用如此的高科技进行窃密的敌国,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几个,他们亡我中华之心从来就没有死过,特别是我国还是与之在意识形态方面尖锐对立的少数国家。谁最期待我们国家垮掉?就是他们。他们一方面无孔不入地祸害着我们,一方面又和我们大谈朋友,热乎得好像就差操办婚礼了。这很能迷惑许多的善良的中国人,特别是60后乃至之后的年轻人和一些地方的领导人,我国公民的对敌斗争意识从来没有这样淡薄过,并且呈现着越来越淡薄的趋向。剧中负责所里网络的沈小涵轻率地上了间谍的当,犯错辞职后,所里居然不知道需要及时更换密码,结果险险又被间谍攻破网络,咱老百姓买个二手房还知道换个锁呢。科研单位的计算机应有内外网之分,既然实验数据那么绝密,怎么会放在外网上?就算是科研离不开互联网,发现黑客攻击后,为什么不立刻断掉宽带连接?为了保密,所里禁止接入存储器的措施,竟然仅是贴在微机上的那个 “禁止拷贝”的纸条,如此便是太平天国了?而谷雨生把绝密数据拷入U盘带回宿舍,并未觉得自己已经触犯了《保密法》,不经意间的违法泄密,足以断送他整个后半生的科研生涯。剧中不是他一个人在麻痹,除检查组方面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在麻痹,连表现最好的“老保密”也谈不上很警觉。叫人心痛的是,这也不是谷某人一个人的过错,不是某一个所的过错,这个过错是社会性的,整个社会都在麻痹。  

当今,在中国土地上,处处可见的是“让世界充满爱”的歌舞升平,这是某些敌对国家所最乐见的,国内一些媒体的消极作用,功不可没。而对金钱崇拜所达到的从未有过的程度,更是功高至伟,多少人就是那么轻松加愉快地被人家俘虏过去了。剧中距离窃获高端绝密的成功仅差半步之遥的敌特头目“银狐”,宣称他在中国从事间谍“30年”,从来没有“失过手”,这太使人震惊了!整整30年,他窃取了中国多少致命情报?而对改革以来30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一下吗?《密战》的播出价值,仅在于它客观上揭示了一个铁样的现实,“同一个世界”不假,“同一个梦想”扯淡,中国人不应只为获取财富而丢掉了比财富更宝贵的东西。可惜,这个声音太弱了,乃至于可能不会被夜以继日地、争分夺秒地为事业、为币子、为婚姻、为房子、为家庭、为孩子而奔波忙碌的人们所在意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