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的社会定位在哪儿?
又是节日,而且是国庆节。不知该高兴还是该悲哀。高兴的是又可以破费一顿而有理由不伤心,悲哀的是,班还得继续上,可以吃顿好的,工资照旧。
我是一位化工厂的普通工人,是一位不安分的年轻工人。记得每年这个时候各大网站上总有很多人关注国庆假工资的计算。我了解的不很清楚,大概听说:三天,300%的工资。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多,但至少双倍是有的。但我们厂,包括我们这个工业镇其他几十家工厂,没有一家做到这个规定。工人们像平常一样上班,所不同的,大概可以免费吃到一顿好的。
我觉得中国今天存在着很严重的用工不合法和企业主欺负工人一盘散沙和无知的问题。我看过《劳动合同法》和《工会法》,内容可谓面面俱到,对工人与企业主之间的利益保护得相当完美。但是,真正用到现实中的实在太少了。就拿我们这个工业镇来说,不少二十家工厂,包括化肥厂、硅钙厂、硅铁厂、硫酸厂、合成氨长、选铁厂、铅冶炼、氧化锌厂、电石厂、水泥厂、紫金公司、铜冶炼、多晶硅、奶牛场……这么多工厂,没有一家逢年过节给每个工人休假。当然我们考虑工厂不可以停产——好,照常上班可以,给双工资或者加班费。但大部分没有加班费。而且这些工厂工人们每星期至少工作56小时,比法定48小时多,多出来的时间当然没有加班费,在厂长们的观念里,工人是没有星期天的。个别工厂只给那些老资格走南闯北的外地工人休假,每月4天,但给普通工人,一个月没一天休假。这些工厂有的有毒、有的温度非常高、有的粉尘特别严重,但没有一家给工人“身体受损补助”。
这不,又到国庆,看了网上关于“国庆加班工资计算”的帖子,我不甘逆来顺受,独自跑到政府楼反映,但楼门紧锁,看门的大娘说:“放假七天,有事8号上班再来。”
大家都知道马克思那段关于“剩余价值”的描述,我不知它是否科学,但觉得很有道理。如果它正确,那么,政府向这些工厂要的税收,无疑是从“剩余价值”中抽取出来的。而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被工厂主白白拿去了。既然工厂税收来自剩余价值,那么,无疑,税收是工人一手创造的。也就是现如今,工人创造的财富,被工厂主和政府拿去了大半,但自己的生存境遇却没有被保护起来,而保护者的角色,应该政府来担当,但现在,政府却未见登场。这些不平的现象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政府号称是精英集团,不可能没看到,但沉默了、推诿了、放任自流了……
记得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里工人不停地干活儿,最后干疯了。我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三班倒,但从影片里清楚地看到休息吃饭的时间机器是停止运转的。而今天,我们看看,在吃饭的时候,有哪家工厂机器是停止运作的?别说吃饭时间,就是法定休假日,过年这天,他们停吗?!显然,今天在我们中国的工人才是真的没有一刻的闲工夫——除了不得不下班恢复体力休息的时候。如果卓别林活过来,看到今天的资本家比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资本家还黑,不知会拍出怎样令某些人坐立不安的片子。
我一直有一个理想,有一天,工人在解决孩子上学问题、解决米面油盐问题、解决住房问题后,有机会像其他阶层的人一样,隔几年进行一次旅行,去看看电视上报纸杂志上看过的风景地方,感受一下南北不同的气候,品尝几种各地不同的饮食……然而像今天这种环境下,要达到这个希望,谈何容易……
一个人,生下来不到几岁就去学校读书,读了十几年,突然有个关口“高考”一下掐住了脖子。好了,去社会上吧。你没技能、没学历,先做小工、当普通工人,先养活自己,再某别的出路吧。你可知做了工人,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一月的工资尽管省吃俭用也得花掉一半,剩下的一半(超不过一千二),存起来;工厂没有休假,所以你有机会不误一天班,一年下来攒个万八千。你若是男人,你穷鬼一个,得攒钱娶媳妇。不是说现在的女人只爱钱,你若没钱,领着人家养活不了,你不踏实。老家的房子得留给父母养老,自己挣钱攒房吧,你数一数,得攒几年?少不了五六年吧?五六年后结婚了,也有了房,但你还有积蓄吗?没了,那么再挣钱、攒钱!!再攒五六年,当爸爸了,你的孩子该上幼儿园了,幼儿园不是小学,花钱。你的父母体力也不好了,得赡养了吧?乖乖的,继续攒钱!!到现在,这么多年,你顾得过来换职业吗?你有资金和手艺换职业吗?那么,干了这么久了,你对自己的工作适应了吧?说白点,你差不多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对你来说,无非是每天到工厂上班,回来陪陪家人、看看电视、上街买些日用品,然后睡觉养足精神,醒来吃口饭继续上班……这种职业可以让你做一辈子——如果这类工厂不倒闭的话。大多数企业主喜欢你这类工人,因为你稳定、一直没跳槽。那些大企业,百度呀什么的,所有的企业,他们的“员工守则”不就是为了驯化出像你这样踏实的员工吗?!
我反感结婚要房要车的女人,但后来一想,为什么前几十年的女性不要或要的少呢?后来终于明白,这不是现代女性的错,这是社会结构的错。因为现在社会阶层与阶层之间的流动机制十分腐锈,一个年轻人,现在有没有钱、现在有没有手段搞到钱,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你将来有没有能力搞到钱。你虽然很有志气,但你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生活,是不是要依靠这个环境的条件?如果你励志奋斗的路不通或十分拥堵,你定然会十分艰难。机会谁不想抓,中国有多少像你这样的人,其他人也不傻,除非你可以踩着别人的脑袋往上冲……当然,这种人是有的,不然怎么见我们周围这么多不人道存在?!
很多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知识,在于知道科学世界的未知;在于找到一生陪伴的知心伴侣;在于心静,在于家人平安;在于今天的阳光很好,明天阳光还会出来……
还有人说,不要想太多,不要抱怨,不要愤青,是你自己不努力,这个世界本来就这样,没有公平,也不可能公平。存在就是合理的,不要埋怨,安静点,过好自己吧……
但在我而言,知识于我固然是件好事,但知识如果只是丰富自己内心的一点东西,永远不用出来,有也没用;爱情,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情缘也不会多;心,在家人生活在这种没办法摆脱、日复一日没有希望、被污染的环境日夜折磨的生活环境下的时候,哪里能静下来?!明天的阳光固然会出来,但那是自然现象,你心里的阳光呢?明天自然的阳光继续出来,你今天的面临在明天会改变吗?除非你宁愿一辈子自欺欺人地活着。
别想太多、存在就是合理的,这是一句狗屁。如果这样正确,法律为什么会出现?各种伦理道德为什么束缚着人们?当然我们可以在事后说法律和伦理都存在,是合理的。既然这样,我今天在这里不安分地说话,已经存在,显然也是合理的。别做愤青,别抱怨,是你自己不努力——一个社会,为什么会出现愤青?看看“愤青”这个词的起源,为什么看问题只看单方面的“抱怨”,而不看“为什么抱怨”?!如果说这话的人自认为是精英的话,怎么就考虑不到“为什么抱怨”?何况这是一个社会,是一个大团体,如果出现问题都做了哑巴的话,分明显示管理阶层太过愚蠢,而治下的百姓也是一帮愚民。一时的缄默和掩盖很可能导致将来的集体爆发和管理阶层的垮台。再说,出来诉怨,对个人来说,并非不努力,相反,这是一种努力,自己不喜欢不乐意憋在心里的话,想办法说出来,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堕落。我倒很反感传统文化烙在我们中国人身上的那一套集体无意识,那教人圆滑的做人格言:“各人自扫门前雪”、“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就是因为这些,影响了如今的法制化,而使得官员们贪腐无能,劳动部门、环保部门、计划生育、居委会、城管、派出所……没有关系、没有一点钱,你办事,不走弯道不多下点功夫,不行!!!
还有孔儒那套,现在又搬出来腐蚀人的思想。礼固然重要,但得有个基础,那就是社会制度良好。像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人心尔虞我诈,孔儒能行得通吗?在今天,物价涨得这么高、比前几年虽然“涨”了工资,但如今一个月工资的购买力和前几年比,有一点多余吗?学历高有钱的老板们,代表精英的政府部门的人,明明知道有大多数工人被压榨着,明明知道自己的钱袋是被他们创造的价值鼓起来的,但过节的时候工人仍在上班,没有双工资,他们却心安理得地放假了,而且7天。这里除了对律法的无视,还有人的良知。走在街上,我们大可认为那些坐在名贵轿车里的人为“文明人”,但我们也可以肯定,他们之中有很多人身上没有人性好的一面的“人道”,没有推己及人的“普众”忧虑。从他们的自私,可以肯定,他们没有代表大多数人的资格,而大多数人,很可能就是你我。也就是有人在越俎代庖,而在我们的文化中,这种行为时被默认和许可的。虽然,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我毫不怀疑这是说给那些乐于逆来顺受和俯首听命的人听的,而且也毫不怀疑这些人会勇于接受。
看样子我们中国在一步步走向法制化,看情形好像是。既然走法制化,那么这些无视法律存在的人和践踏人道、垄断他人幸福的资本家们,还有身在要职不以职责为己任的无法计数的“国家干部”,以及传统思想留在国人心中的集体无意识,这些都是阻碍法制化的大问题。必须大刀阔斧地整改,要看看今天是什么年代,是二十一世纪,必须站在全世界文明角度上对待这些问题。慢慢的来、不痛不痒地整改,迟早会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像蝴蝶效应,问题积蓄到一定量,有一天该来的会自发性地迅猛地到来,到时候恐怕要天翻地覆!损失、惶恐、受害的将会是所有中国人。
另外,我怀疑体制不流通业是有些人故意造成的,以便自己永葆既得利益!
我们中国需要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也需要一场由工人发起的利益分配运动。
实际上,中国大部分工人工作每星期多余56小时,同时也有很多人失业。如果能把那些苦力重的工人的工作时间强迫缩短至6小时,就能匀出很多工作岗位。
当然,工人们得自己觉醒争取,谁都明白没有谁可以依靠。如果能坐下来和企业主和税收部门进行利益分配,中能达成三方满意的协议的话,贫富差距也会缓解。
但还是得自己来,不能期望谁!
祝所有没有休假、没有双工资的劳动朋友们,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