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提高个税起征点自然累进税率或成首选
不再提高个税起征点自然累进税率或成首选
6月15日 ,全国人大“原汁原味”公布公众对个税草案意见,网上内蒙古刘朝阳成为个税第一人,意见的开篇写到——刘朝阳留言指出,3000元起征点已经不低,立国之本是要保持形成稳定的宽税基……。他在说“宽税基”同时提出自然累进税率,是以1%的为初级累进税率的,强调一定要把税率级次级距设置合理,这“原味”更是民意。经同志们的推敲,竟然一致认为:别再吵着提高个税起征点了!采用自然累进税率!
1.3000元起征点只占15%,但反而符合民意!
“许多”意见把个税起征点提到5000元,但5000元的起征点是人大代表的议案,其产生拥有着2万多网上“粉丝”,又在网上表决,结果可想而知。特别是5000元是在原九级税率前提下的呼声,而修正案虽在3000元起征,通过前两级税率级次级距调整,4053元的收入缴纳53元,还剩4000元,税负对低收入人群已经大减了!人们在表达对起征点的意见时,没有注意到这个结果,大多数人还存在只提高起征点到5000元不研究税率的惯性思路,所以3000元虽然只占15%,但反而符合民意!
2.个税是国家的一个税种,3000元是必须的税基。
国家要宽税基。国家也需要资金,许多专家解释了那么多,不如这样解释:个税是国家的一个税种!个税功能是既为国家积累资金又调节个人收入来保证公益事业。中低收入的人纳税额实际上是保证充足税源,高收入的人的纳税额反而是调节作用越大。起征点稳定在3000元,税基实际上已经不宽了,例如一个10万人口的县城财政收入本来就不高,假设有1万人纳税,哪怕平均只有5元钱,也有5万元资金办大事。而提到5000元,可能只有3千元啦,能办什么?从这一点来说,稳定个税起征点3000元形成宽税基是立国之本。
3. 高成本地区5000元纯粹瞎胡闹!
提出高成本地区的起征点到5000元纯粹瞎胡闹。从事同一工作,高成本地区收入可能是4583元,低成本地区可能是3527元!4583元的收入在起征点以上并没有让全部拿出,而是占低比例的83元,还剩4500元比落后地区税后多1000元,对生活到底有多大影响?
更重要的一点是,高成本地区政府需要的财政资金也高。假设高成本的起征点提高到4000元,那么4583元的纳税为29元;而低成本按3000元,3527收入纳税是27元。可要知道,办一件低成本地区人均花27元能办的事高成本地区可能要花40元,如果单独高成本地区起征点提高了,那么11元的缺口谁出呢?高成本税收不够财政使用,这些地区政府该怎么当家?这些地区公益事业谁来办?没有资金或办不成,高成本地区公益保障减少了,低收入群不满意了,那不是不稳定因素吗?
4. 不设15%税率是个税草案的软肋。
个税草案征求意见,目的应该很简单地概括“我国个税征收依据还有什么问题”?有!就是税率级次级距不合理。第三级税率超过起征点4500元收入一下子就纳税20%,太令人痛苦了,前两级税率级距很好,但不设15%的却导致现行税收办法矛盾未解决——致命弱点,违背税率逐渐提高之规律,从10%一下子跳到20%,对比现九级税率20%超出起征点5000元,而草案却是4500元,折磨着7500元以上中等收入群,为躲避不合理,把起征点提到5000元不少发自这些人! 所以解决问题,既要有合理的起征点,更要有合理的税率。
5. 增加第三级15%税率是迁就于草案的银点子!
迁就于个税草案,增加第三级15%税率对应4500元的级距就可以了,将是纳税人欢呼雀跃的事情。草案软肋在于我们没有厘清个税存在的问题,认为级数多,没研究设置合理性,硬性地“减少级次,调整级距”。要科学研究,不要去“算计”,而是要“计算”!
设15%,不要“算计”取消20%税率,20%税率应该对应6000元级距,接下来25%对应7500元、30%对应9000元,继续“计算”35%为最高边际税率到11万元前比45%对高收入的力度还大,多好呀!如果从15%跳到25%,达到如2.45万元收以上收入纳税比以前高的目的,那又大错特错了。上次是1.9万元的分水岭,这次是2.45万元的拐点,到底什么是高收入,什么是中低收入,谁能说清楚?又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吗——越高税率对应越高收入、越宽级距就已经分清楚了!
6.自然累进税率应该成首选,是金点子!
刘朝阳不赞成起征点高过3000,但建议到3100元的缴1元钱,3200元纳税3元,是“原味”。国家要宽税基,人民要低税率!鱼与熊掌能兼得,就是以3000元为起征点,建立自然累进税率!
一个人超过起征点就纳税5%,也不幸福,因为人是在互相比较的,所以超过起征点的税率应从1%开始。刘朝阳提出了“要改变不合理的税率”、建立“自然超额累进税率”,让超过起征点100元时纳税1元,但1%的低税率只能适应100元的级距,2%税率适应200元的级距,去年7月20日在《人民政协报.突破个税改革思维误区》一文,符合改革思路。
“自然超额累进税率”是按照“自然数”累进的税率,用通俗的话语来表述内容是:税率按1%递增,n%的税率对应n个百元的级距(n指自然数,最大建议设到45),形成自然累进。3000元作起征点,以1%为起征,增加100元内时(3000元-3100元)税率为1%;之后再增加200元(3100-3300元),税率为2%;再增加300元内时,税率为3%……依此类推,再增加n百元内时,税率为n%。
这个税率优点是收入少了少纳税,收入高了才多纳税;低税率适用低级距,高税率适用高级距,不影响低收入的生活,也不影响中产阶级的打造,符合先富民后强国的说法。
7.自然累进税率操作更简单!
自然累进税率有数学规律,是简单易行级数型税率,数学模型相当简单,建立税表,设置计算公式比九级税率要简单!此外,还建议采用整百元个税计算制以简化计税操作。按照每增加100元计算一次纳税额(即不必要像过去一样计较到元甚至是几十元),不足100元的部分不计算,减少计算繁琐,利于收缴。例如3100-3199元按照3100元计算只纳税1元就可以了。
自然累进税率是科学的税率,是和谐递增的税率,是公平于民、利于国家的税率,是中国人自己研究的税率!采用自然累进税率,3000元起征点即使在将来也没有必要变,当一个人拿上3100元收入的时候,比收入不到3000元的人多纳税1元;当一个人拿上4000元收入的时候,收入比3000元收入多缴税30元是不是纳税人应该承担的义务!当拿上5000元收入的时候,缴税85元是多大的负担呢?当拿上十万元的时候,缴税3万元是不是调节了?个税办法就没有什么必要改来改去了!相关文章
- 中尉军衔 详解日本军衔等级划分,大元帅为最高统帅衔(授予天皇)
 - 上将军衔 1866年美国首位上将军衔的将军,一句名言至今仍为美军的座右铭
 - 上将军衔 “将军”这个军衔最早起源于哪里?是中国吗?
 - 独立旅长与师长的级别 美第24師在大田崩潰,師長不指揮部隊,拖著大炮打坦克
 - 师长是什么军衔 龙书金的军衔是什么?他的兵团兵力如何
 - 少将军衔 授军衔时的两个方国南少将是意外吗?经历职位还非常的相似
 - 师长是什么军衔 红军师长被冤杀 80年代哪位开国将军上书中央洗冤
 - 师长和政委哪个大 傅作義原是晉綏軍師長,後來能獨立發展,應該感謝張學良
 - 上将军衔 陈漫远放弃上将军衔,md的大元帅都不要了,我这点军衔算个啥
 - 师长算将军吗 红军唯一女师长,20个开国将军的顶头上司,本该成为女元帅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