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神话与中国城市化
就在不久前,我国的一些官员和学者还多次讲述迪拜的神奇,并把它做为城市发展和经营理念的样板,顶礼膜拜。其实,这样的经济学案例在我国政、学、研领域已主导多年,精英们都认为这是当代最先进的发展模式,并奉为圭臬。结果,自从去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以来,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如雪崩般,在世人面前倒塌,让言必称“西方”的国内政治、经济精英们颜面尽失。
迪拜的神话在于它的神奇,神奇的特点在于气势宏大,魄力非凡;气势与魄力的底气来自似乎无限的金钱。想想看,那几千亿美元打造出的人工建筑;那高耸入云的世界第一高建筑;那连片排列的豪华别墅群落,还有那可以从太空俯视到的美奂美仑的人工岛,至于每一个建筑构件打造的如此精致、用料的如此讲究和花费的奢靡,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行笔至此,不禁让人联想到雨果先生对圆明园的描述:“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迪拜正在重复着东方又一个神话。
是神话总是要破灭的。建立在沙漠翰海中的楼台琼阁,若干年后,不过是新版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经济造神模式,同样在龙的故乡继续上演。
在我国,许多地区正在大搞城市化,可城市化的具体实质,却是房地产业和城市快速扩张。各地城市纷纷提出规模宏大的方案,要将城市建成“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等等什么几化。一边是农业用地快速减少,一边是房价飞速上扬,城市标志性的建筑标新立异,动辄耗资几十亿。政府楼堂管所建设超豪华。因为拆迁矛盾,屡屡发生群体事件和官民冲突。例如报载西部某自称桥头堡的城市,正在建设的项目就有,城市地铁三条线建设、大遗址公园建设、某某文化开发区建设、流域生态园区建设、西部港务区建设、区域经济体建设,再加上二年前规划的“四区两基地”建设等等。如果按其年财政收入区区二百亿元算,这些项目所需三千多亿资金是要花上十多年功夫才能凑齐的,而这还是在政府零花费的前提下。当然,专家们是这样算帐的。一是通过卖地来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二是通过城市扩张的提高城市品位拉高资产价格;三是银行贷款和吸引流动资金让城市建设资金流动起来,在动态中保持一种经济活力。看看多么美妙的设计!站在规划模型景观面前,看着效果图的宣传材料,听着随城市美景3D动画一同漂出的音乐,我们仿佛身处发达国家世界。问题是这些巨额资金真如上述三种模式如期而至么?没有风险吗?可我们又分明看到,在城市,一拨拨的蚁群们为昂贵的房子流血流汗,艰苦挣扎,却始终难以成梦。失地的农民和拆迁户为权益不停聚众上访。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农民工们,为讨要拖欠工资不断上演跳楼秀,两厢对比,我们的城市化更象是一个神话。
十年来,城市化运动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下在神州方兴未艾。据说是为了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发展县域经济。因为,城市化是国家富足的象征,是强大的理由,是盛世的需要。时下网上兴讲被某某,全国公民也就被城市化了,不管你有钱无钱,有理由无理由,总之一切都由权贵者说了算。
城市化好不好?如果从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安居乐业三个方面做的好,那当然是好的。但若是把少数人的幸福建立在广大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城市化,那还不如没有。正如一位网友所讲:“我也许看不到神话破灭的那一天,但我看到这个神话正在走向堕落。它的制造者及其继承者正在疯狂,他们的狂妄孕育着神话破灭的力量,这个力量是他们的终结者"。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