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明讲话无不妥 凤凰网解读不道德
在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大会上,中央文明办副主任王世明的讲话被凤凰网报道,网民有话“说”了,因为人们习惯于用发泄来减轻和缓释工作及生活中的压力和不满。看到凤凰网的报道后连我的第一反应也是:把不道德说成道德本身就不道德。但没说出口,其原因就是凤凰网的报道不靠谱的很多,恣意解读的也不少,当然,真相也是有的。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自己去留意一下。
如果是一个网络新人,看到凤凰网的如此解读,义愤填膺,热血沸腾,尚可理解。但如果是一个网络旧人,听风就是雨,自己不去从多渠道多方面了解讯息,只凭一家之言就妄下结论,则是不成熟的表现。尤其作为媒体和媒体人,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亲自观察社会的习惯,无论你的人气多旺,地位多高,其文字如果不是垃圾,则一定味同嚼蜡。
如今之社会,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难免被人利用,但如果经常被利用则说明自己脑子是一团浆糊,不要以自己被利用就说明还有用来自慰,那是另一群体干的事情。
晚上,因为对此事的纠结,我打开了新华网,之所以这样做一来是习惯,二来是凤凰播报的头版头条已经上了《文明办为何质疑总理“道德滑坡说”》,这是明显的给中央高层制造分裂,煽动情绪。看了新华网的全面报道,发现王世明的讲话并无不妥,而是凤凰网只是凤凰网断章取义、故意委屈解读,煽动不满情绪。
言论自由和刻意曲解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权益问题,后者则是品质问题。 肆无忌惮的故意委屈,装疯卖傻地刻薄解读,这样的媒体有什么资格来谈道德呢?此事恰时地证明了国家推行文化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及时性。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一些外部势力和国民党残余二代豢养的媒体和媒体人,不安心他们的失败命运,唯恐天下不乱,一有风吹草动,就煽动情绪,制造事端,对此,我有关部门及其领导人要有足够的重视和清醒地认识,舆论这块阵地,你不占领别人自然就会占领。广大网民也要对任何所谓的新闻旧闻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造谣者固然可恨,信谣者却实在是可悲的!
所以,独立思考、亲身体验和观察是文字工作者的基本要素。
另外,国家既然有既然有网监支队这样的机构,对于网络爆料的贪腐和侵害人民利益的事件和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新闻旧闻,就应当彻查,造谣的严厉打击;是事实的,严肃处理;否则就是不作为。
治理国家和经营企业是一样一样的,抓住机会急速扩张后,需要稳步前行苦练内功,增强软实力,否则总有一天就会出问题,此时文化道德建设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