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韶山的梦

火烧 2008-04-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韶山与毛泽东的深厚联系,回忆毛泽东故居与革命故事,展现公平正义的追求,表达对伟人的敬仰与怀念。


驱车前往韶山的路上,有人轻吟着“颂歌一曲唱韶山”的曲子,那旋律亲切动人,使人激情四溢。40多年前,曾想徒步串联去韶山,只因为年纪太小,家人极力阻止,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从此以后,到韶山一直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梦。

史载:“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名。”自古以来,韶山世代相传着“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美丽故事。

其实,韶山名扬天下的,更是因为这里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韶山——毛泽东,让人无比敬畏,无限敬仰!

怀着一颗久久崇敬的心来到了毛泽东故居——上屋场。

这是一栋普普通通的江南农舍,为“一担柴”式的房子,座南朝北,背山面水。屋前荷花塘和南岸塘相毗邻,绿水莹莹,轻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放眼青山,满目青翠,绿水、苍松和翠竹把这栋普通农舍映衬得生气盎然。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栋房子的东头。东头十三间半瓦房,是毛泽东家的,西头五间半土砖茅房是邻居的。故居虽经多次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当年原貌。

从故居和陈设的家具、农具看,毛家虽不算很富裕,但也是一户殷实之家。至少吃穿不愁。为了革命,毛泽东走出这个殷实之家,领导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经过艰苦不懈的奋斗,最终得以翻身解放。毛泽东的6位亲属,也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毛氏宗祠,我悟出了革命的道理和革命人的伟大。当年,毛泽东在这里亲手创办了韶山农民夜校,杨开慧是这里的主讲老师。他们在这里给农民讲解“手”和“脚”,说农民与地主老财一样都有手脚,农民每天劳动,但仍吃不饱穿不暖;地主老财不劳动却吃得好穿得暖,激发农民的抗争精神,启发大家靠自己的手和脚改变自身命运。课堂的墙壁上悬挂着“金花籽开红花”的歌曲,歌词上写道:“金花籽哪个开红花,一开开到穷人家,穷人家要翻身,世道才象话。太阳一出照四方,大家喜洋洋。”这里说的世道不象话,就是世道不公平、不公道!毛泽东与革命前辈们就是为了谋求世道的公平正义而不惜流血牺牲。

对伟人敬仰什么?就是敬仰他们舍身取义,为民谋利。公平正义是永恒的价值取向,是世代做不完的梦!

让我们永远铭记毛泽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