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们不会忘记
虽然与本人无关,但每逢这特殊的日子,总爱想点儿什么。今天的思绪回到了离我们不太久远的、决定共和国命运的、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大决战的年代。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有些东西是不能忘记的。近些年来有些文艺作品在有意夸大国民党某些官员与将领的功绩。如果不信,看看最近的《西安事变》、《建国大业》等影视作品中的张学良们、蒋经国们,已经刻画成比共产党员还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民族利益而想了!。
其实,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根本上就是代表“大地主、大军阀、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共产党则是“代表最广大的贫困老百姓的利益”。我钦佩早期的共产党人,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用28年的时间建立起一个崭新的政权。孙中山有言: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是国共两党军队大决战时期的一个场面,看看这位“对国民党忠心耿耿”高级将领——黄伯韬的临终留言和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态,当今的共产党人是否能应该明白些什么呢?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当人民解放军在30分钟内向不足1平方公里的碾庄倾泻3万发炮弹之后,黄伯韬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通知64军军长刘振镶自己突围,不要管他。他说:“我年老了,而且多病;做俘虏我走不动,而且难为情。我死以后,使别人还知道,有忠心耿耿的国民党人。我可使那些醉生梦死的人醒悟过来,国民党或者还有希望……”此时,他遥望着徐州,这期间仅有的40公里,曾是他生的希望。然而,他最终也没有越过那段生死的空间……
当时国民党官方的反映又是怎样的呢?
被“潘唐大捷”激动起来的蒋中正,就等着那个已经发布出去“黄伯韬与邱清泉胜利会师”的消息。他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竟是这样的结局。这位6天前又授勋、又发奖的最高统帅勃然大怒,于12月15日发布训令,怒斥众将官“未能彻底奉行命令,致陷友军之覆灭,有损军人武德。刘总司令、杜副总司令、邱李两司令官及依此众将官不辞其咎。”当时的中外记者大多数是不会知道这封电报的,他们只是已从官方报纸上获悉:国军又打了一场空前的大胜仗。然而,他们却始终在军中找不到那位坚守碾庄近半个月之久的大英雄。当有记者问杜聿明:“黄伯韬将军在哪里?”他回答说:“黄将军回家休息区了。”
按理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俺没有资格说话,因为不是共产党员。当然20多年来一直在努力。但是老父亲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共产党员,俺宝贝女儿也是非常有思想的共产党员。在高中入党时,接受市委组织部门考核时提出非常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考核人员询问校方“她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校书记说“好像她父亲是大学教师,其它不太清楚”。受到表扬的学校以及书记专门把我们“传到”学校,并当面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培养了一位好孩子,为我们学校争得了荣誉。我们郑重其事地回答到(既实事求是又发自内心):是你们各级学校(也包括小学和初中)及教师培养了孩子,我们应该感谢你们才是呀!父母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还有,如果没有早期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没有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全体老百姓的血汗,俺这个农村娃无论如何自我奋斗,都不可能实现少儿时的理想。
……
不过呢,学人只能谈学界事。近年来学术界频繁爆出学术腐败之料,何源?真正的学术腐败来自于政治腐败,来自于高校扩招与教育产业化,来自于“双聘院士”,来自于仅凭CNS当教授、当博导。仅仅揪出几个小喽啰“抄袭者”,就解决学术腐败的问题了吗?
尖晶石 于 2010年7月1日深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