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农村乡镇企业

火烧 2009-11-25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回顾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兴起与衰落,分析其发展中的管理问题、腐败现象及政府监管不足,指出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探讨成功案例与历史遗憾。

农村乡镇企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星火燎原,成了改革开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三分天下有其一之说。
可是,到了1997年,在那一场中国企业大改制中,乡镇企业几乎全军覆没。所谓覆没,有两个趋向,一是好的企业,有前途的,有利润的被私人侵吞了,占有了。一是无前途的负债累累的企业,全部被淘汰了,成了呆账、坏账、死账。
为什么红极一时,热火朝天的乡镇企业就那样不堪一击,全盘崩溃呢?
笔者认为:中国的乡镇企业有他的先天不足,而后天又不补,一味弄虚做假,虚张声势,带病运行,最后不得不中途夭折,甚至胎死腹中。
究其原因:首先,企业的创始人,大多是文盲、法盲、流氓的三盲人员或两盲一盲人员。他们不懂管理,只一味的大胆鲁莽,行贿送礼。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办起了一批贷款企业(资产大于负债),不管利润,不管质量。这些人可以说还是中国腐败的先行者和得益者,他们的特长就是请客送礼,陪吃陪喝陪嫖陪赌。
其二,乡镇企业,说的是乡镇企业,其实是家族企业,兄弟企业,父子企业,没有管理目标,没有财务账目,偷税漏税,横行霸道,老子天下第一。厂长就是家长,一言堂,金口玉言,谁有不同的想法谁走人。
第三: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管理不善,放任自流,有礼就批,有钱就支持,就评先进,就是企业家。大大助长了这些人的胆子,造成他们自我膨胀。不可一世,同时败坏了党风,政风。
第四:金融部门慷国家之慨,挥洒人民血汗,不看对象,不看项目,有利就放,无利休想,不管你有多大能力,懂经营会管理,你不送钱,休想贷款,如果你什么都不懂,就知道行贿,那就要多少贷多少。其结果造成了大量的呆账,死账,人民血汗大量流失。
实话实说,乡镇企业的确是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好路子,是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的一个好办法。是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一条正确的出路。南街村,华西村就是几个成功的例证。
可是,就是这样一条好的道路被扭曲了,就是这样一个好机会被错过了。
这将成为一个历史的遗憾。谁的责任,谁的过错,自有后人评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