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别寒了英雄的心!
美国鬼子我们能打跑,可打不过现在有钱有权的人……
----张映雪
中国,别寒了英雄的心!
一、
逢某人90周年华诞之际,歌德派红歌热颂,振奋人心,一派祥和,从上到下尽显和谐社会盛况空前。
虽过了高喊“万岁”的腐朽年月,可也得尽尽子民、臣民之“孝心”啊,虽一介书生,为讨羹一杯,沾享些喜庆,即便看把戏耍热闹,也该有所表示啊。
呵呵,这“贺寿朝拜”的初衷虽算不上虔诚,起码,不算虚伪吧?
二、
6月22日 大早,应约拜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少尉飞行员----张映雪。张老从军六十载,一九五五年授上尉飞行员,一生戎马,时年八零,现为上校军衔。
一条崎岖窄小的小路尽头,露出几间陈破的小屋……
桌上半小碗咸菜,一小盘凉拌的黄瓜,还有一只搪瓷杠子,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用了六十年,呵呵,舍不得扔,焊了三次了……”老人倒了杯水,坐下,陪我们聊了起来……
“最近电视上老唱革命歌曲,好听,就跟年轻时候听了一样,让人热血沸腾…”
“国家强大了,就不受欺负了,那些死了的战友,就应该安心了……”
“我看电视,有个地方,八九岁的娃娃上学走十几里山路,自己做饭,看得我流泪……”
“那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想,就想着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地要为人民服务……”
“党员,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我一辈子都为这个称号感到骄傲!”
三、
说到时下,张老摇摇头,眼神中,满是疑惑和无奈。张老撩起裤腿,小腿上残留的弹片,总在阴天隐隐作痛。
“还疼吗?”
“就是有些痒,拍拍,揉揉,就好了,不疼。”
老人声声拍打的岂止是那愈合的伤口?他们带着弹片和勋章的身体,凝聚着我们民族的巨大疼痛和荣耀!
“我们老了,看不懂了。别忘了死了的那些人,别寒了那些人的心!”
怕话题沉重,友人赶忙问道:张老,您见过飞行员的新军装吗?
“呵呵,在电视上看过,好!”
“有机会,我们帮您找一身,照张相片!”
“你们年轻,有门路,别让人家犯错误,借来穿一下就行,照个照片,死了,挂上,多精神呢!”
说罢,老人回卧室穿了件新衬衣,高兴地说:“我参加干休所庆祝建党90周年门球比赛赢的,精神不?”
四、
临走前,老人吞吞吐吐,似乎有什么为难,被儿子给拦住了。
追问之下,老人哽咽着说到------前些日子,老伴儿被大运高速太原东服务区加油站饲养的狗多处咬伤,导致心脏病、高血压复发,正在省人民医院就医,想委托我们前去探望一下。
“美国鬼子我们能打跑,打不过现在有钱有权的人了……可我怎么着也相信,只要还是共2产2党的天下,就有说理的地方!”
老人的儿子从口袋里掏出前一晚摆夜市挣来的钱,塞到我们手里:“拿着吧,帮我们讨个说法吧!没有人管,没有人问,好多天了。”
老人用那双曾保卫了我们的双手,抹去了眼角浑浊的泪。
老人喃喃地说了句-----“为了谁啊?”突然,犹如一记闪亮的耳光,打在我们每一个的心上,我扭过头,久不曾流下的泪,挂满了脸。
应了老人,一路上,没有人说话。
……
五、
九十年了,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新中国,才有了今天的生活。当我们高唱着“没有共2产2党就没有新中国”时,扪心自问,我们对得起那些英雄先烈吗?
只想说:中国,别寒了英雄的心!
后记:
“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夺取胜利”不仅仅是暮年的他们还记得的当年豪迈的口号,更是一种精神!看着他们,我们才能最直接感受到不灭的爱国激情、刚强的民族气节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豪气。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这句当年形容二战老兵心境的话,在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上多次被人提及。
我们的英雄们,如今大多已归于他们守护并深爱着的故乡,仍然活着的也已英雄暮年。
老战士们老了,但精神却历久弥新;
老战士们老了,已疾病缠身、行动不便,所以更需我们在精神和情感上去关怀和慰藉。
一次登门探望,一声亲切问候,为他们排些忧解些难,都会使老战士们真切感到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并永远感激他们。
记住活着的他们,记住那些死去的他们,我们才有希望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我们不能遗忘,更不能健忘。
无论到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不应该寒了他们的心!
补:
昨日去忻州飞行大队借了身上校装,过几天再去,一定圆老人穿新军装照张照片的梦。
回太原路上,去了趟大运高速太原东服务区,想问问老太太的事情,没见到任何负责人。问起工作人员,说:“找领导去!”
去医院看望老太太,受了惊吓,病情依旧不是很稳定。
老太太含着泪问我:“就没有人管吗?”
我,无法回答……恨自己一介书生,无能为力。
在住院部,给老人交了一千元医疗费,含泪走出了医院。
又是阴天,有些怅然和失落……
混混
逢建党90周年,作文,以贺。
20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