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大公报:中国勿坠入“英雄救美”漩涡

火烧 2008-10-08 00:00:00 时代观察 1027
文章提醒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避免陷入‘英雄救美’陷阱,需谨慎分析自身能力与风险,考虑地缘战略与经济利益,强调国际合作与外汇储备合理运用的重要性。

 

大公报:中国勿坠入“英雄救美”漩涡

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n/cj/plgd/news/2008/10-08/1403944.shtml

  中新网10月8日电 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救亡方案后,全球市场仍持续震荡,信用紧缩未见缓解,对东亚地区的冲击日增,昨日澳洲要大减息一厘救市,显见情况恶劣。对于如何应付这场世纪危机,中国必须认真研究及早部署,除要稳住金融体系及经济外,还须考虑在国际上扮演何种角色,而这已成了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要面对的新挑战。

  对此,香港《大公报》刊文提醒:中国勿坠入“英雄救美”漩涡。文章摘录如下:

          有传言指中国将出资助美救亡,但中国银监会则否认,主席刘明康曾说过考虑由向美国注入流动性。另一方面,国际上对中国确有期望,如一位美国前财长便指出,中国及中东等资金充裕国家,对美国救亡可起到重要作用。国内对中国应否救助美国亦有争论,由于兹事体大,必须就中国的能力作客观分析。从表面看中国财力雄厚、坐拥一万八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这都已有所投资,不宜大量转用,否则反会影响国际市场。在此之外还可利用新增外储:今年来月均增加四百余亿美元,显示中国确有点资金可供运用,但却不宜夸大其数量。

  中国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还有不对称性的特点。由于本身金融体系尚待完善,亦未全面对外开放,故并无能力把世界金融拉出困境。相反,由于坐拥约万亿美元的美国债券,可藉此对美经济发挥重大影响。当然,作为负责任大国及为了本身利益,中国绝不会无端做出这种损人而不利己的事。

  在能力外,中国还须考虑应否救助美国。从地缘战略层次看,美国骨子里要遏制中国崛起,日前又推出对台军售计划,危及中国国家核心利益,此时若出手救助美国,实难向历史及民族交代。此外,还要从更经济利益层次看,并注意以下三点:(一)美国为救亡大发国债,将对中国原来持有的债券十分不利,故应减持而非增购。发债若引发利息上升、美元贬值及输入型通胀,则可令原有债券跌价,再加上贬值及通胀削减美元购买力,将令中国蒙受多重损失。(二)购入新债则必须因应其高风险,而要求有更高回报。最近冰岛政府出手救援银行,便被降低主权评级。此次美国救亡,将令财政赤字大升至过万亿美元。对GDP比率突破一成,如此超级巨债,即使美资评级机构采取双重标准,不去降低美国评级,市场亦必有反应,令主权信用违约溢价飙升。因此购入新债必须索求高利率,最好还要有适当的资产作抵押,不能只收一纸欠单。(三)应先进行国际协调,尤其与东亚邻国协商以使能共同进退,防止中国出手救援而他国套现离场,并由合作来寻求更好的回报及投资保障。

  总之,中国切勿急于扮演英雄救美的角色。中国现已承受与日俱增的美元资产风险,断无理由贸然再增负荷。救美的经济成本甚大,更要慎防被卷入漩涡:美国积患极深而必须完成历史性调整,对此中国实帮不上很大的忙,若轻率涉足其中或可能陷入日深,并危及本身安全。中国必须把珍贵资源首先用于自保,以维持稳定高速发展。同时要有远见,为未来在大劫后重建世界金融经济新秩序作好准备。

相关文章

  • 社科报: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 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
  • 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
  • 不是金融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 美国次贷重创重临 或达730亿美元窟窿
  • 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
  • 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
  • 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
  •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