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和平崛起”与“悄悄崛起”

火烧 2010-09-2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6
文章探讨中国和平崛起与欧盟悄悄崛起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影响,分析美国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危机的关系,强调中国与欧盟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路径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和平崛起”与“悄悄崛起”  

   

傅晨光  

   

美国金融危机一发生,情急之下,不是首先从美国自身的社会制度方面去追究,很快将矛头转向中国,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我始终认为这种认识不符合实际,这不是由于我们是中国人所以要这么说,而是由于事实就是这样。世界经济已经是全球化的经济了,任何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对于地区和全球都将产生各种影响,资本主义国家要面对,社会主义国家也要面对。这就需要对问题采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需要回避矛盾和问题。  

记得在前不久发表的《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根本出路》中,个人提出过,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除了国内产业政策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等因素外,根本地还是世界资本主义生产的危机的规律性作用。这种分析,是基于社会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根本地是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代替,而不完全是社会生产矛盾发生直接冲突这种理解出发的,由这种理解去看资本主义各种危机,应该说,那就仅仅属于资本主义体系内国家间的事。中国如果还是属于社会主义生产体系,那么从理论上说,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就不一定会产生正面冲突——而是一种“你发展你的,我发展我的”、“你的发展有你的目的,我的发展有我的目的”的关系,最终才会以社会革命的手段,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从这个理解出发,美国金融危机,还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内部造成的。由此想到,美国总是把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它自身问题的所在。美国并没有看到,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同时,还有一个“悄悄崛起”。这个崛起,就是欧盟。中国的崛起,美国从中国发展中得到了很多好处;欧盟崛起,仅仅从经济方面看,对于美国市场还是分化的意义更多。  

何新先生对于西方欧美自由市场模式进行过具体分析,认为西方市场经济模式既有英美模式(即“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还有以德国为核心的包括部分东欧国家在内的“莱茵模式”。这种模式范围内的国家,其实有很多,在历史文化上与英美其实有很大的、甚至具有根本的不同。而且,就是包括德国在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有过以卢森堡、李朴克内西为首的德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尝试。这一模式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无论历史、文化、经济实力,都有很强的资本主义竞争力。  

但是,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没有看到欧盟的崛起对其体系内产生的影响,其实是一个“灯下瞎”。可以预言,用不了多久,美国将能够直接感受到来自这个经济体的力量。而且,这个“悄悄崛起”的经济体,名曰欧盟,实际是以德法为核心的欧盟,进一步说,也就是更具有德国特色的欧盟。只是要看这次由美国引发的波及全球的危机,到底是资本主义阶段性危机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总危机。  

“崛起”,这是大多数人对于中国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已经习惯了的说法,姑且可以采用。但现实地说,这种说法有一种将中国的发展等同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如果世界只有资本主义一条路、没有其他的发展道路,这种说法或许可以,但如果中国本身只是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性质与资本主义内部竞争就有不同。那么,说“崛起”就不一定完全正确。其实,要说“崛起”,从政治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已经向全世界做了政治宣告,1976年毛泽东去世的时候,中国已经建成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上也已经是崛起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