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听一位老兵讲战争与和平

火烧 2010-07-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一位老兵在火车上与军装青年交谈,讲述辽沈战役、抗美援朝等战争经历,强调和平年代守江山的责任,引发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听一位老兵讲战争与和平  

   
在417次列车第7节车厢53号座儿——我的对面,坐着一位老人,看上去已是耄耋之年却精神矍烁的老人。从上车坐下来,他就一直看我,让整个车厢只有一个穿军装的我,多少有些不自在。  
适逢“五一”放假,车厢过道上挤满了回家的学生。我对自己穿军装后悔起来,穿这身军装干什么,外出到哪儿都不方便,因为是军人,又穿着军装,自己坐着,别人站着,心里不舒服。就把座位让给身边站着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也丝毫不客气地坐下来,塞上耳机听起了音乐。  
我站了一会儿,确切地说站了20分钟左右吧,我发现53号座的老人,已经显得不安了。他还在盯着我。当我的眼神一下与他相碰时,他马上站起来,对我说:“小伙子,坐我的座位吧,我倒是坐累了。”这使我有些惊讶,从来都是当兵的给人让座,哪有人给当兵的让座,何况是一位老人?“到我这儿坐吧,当兵在外不容易。”他补充道,话语极其平静。我正犹豫,老人仿佛看出我的心思,说:“我也当过兵,我理解你们。”  
“我也当过兵”这话说得自豪而又坚定,把我和老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虽然我坚持不坐,但老人把座位挤出一点,让我坐下。  
只要是当兵的,年龄差距不是问题,我们两个聊起来。我问:“老人家是哪年兵?”“1945年的。”“打过仗?”“那当然。”  
老人一听说“打仗”,神情似乎亮起来:“我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参加过抗美援朝。”看我专注地听着,他接着说:“我是侦察兵,林彪‘四野’的。”我喜欢听别人讲故事,现在,面前这位老人有战争亲历,故事一定很多。  
我的追问激发了老人的兴致,他放开嗓门开始讲了——“在朝鲜战场上打美国鬼子那阵,有一次进攻战斗打响前,我们趁夜去搞侦察......”老人已经71岁了,但说起话来有板有眼毫不含糊。随着老人的讲述,我的脑海里掠过电影般的画面:在朝鲜战场的一次战斗侦察行动中,由侦察连8名官兵组成的侦察小分队,趁夜向敌人据点摸进,当至敌前沿时,被一道铁丝网拦住了。这不是普通的铁丝网,上面装有照明弹,与铁丝网连结成电路,只要人一碰,照明弹就会升起,就会暴露目标。这时,一个20多岁的战士──我眼前的老人,伏在地上,抽出怀揣的钳子,伸向铁丝网,突然,敌人一串子弹扫过来,当他再次抬起头,身旁一个战友已经躺在血泊之中,他毫不犹豫,果决剪断铁丝网,随即跃出冲了上去……那次侦察行动,只有2人死里逃生。这是老人经历最残酷的一次战斗。老人讲时十分平淡,像在讲述一个不关乎自己的故事。  
火车穿行在辽北平原上,是时仲春,绿色在广阔田野上铺成一道道最美风景。老人看看窗外,又接着说:“那时打仗很苦,每次战斗都会失去很多战友,有时记起来,真想他们呀,到现在没有几个活着的了。”老人的话语有些低沉,讲到这里,他沉默许久。  
“你们这一代赶上好时候了,国家发展富裕了,没仗打了,但也不能忘记备战,忘记备战,可对不起它啊。”老人指了指我这身军装。这一刻,我愧疚了,因为刚上车时,还埋怨自己这身军装呢。  
随后老人话题一转说:“都穿着军装,我们是打江山的,你们是守江山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所以你们的责任更重啊!”老人语气缓慢,说得语重心长。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突然感到,老人的话振聋发聩,和平时期,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些曾经为打江山失去生命的那些人,有谁还记得为守江山无私奉献的那些人。我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状的滋味,无疑,老人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但现实又有多少人会细细品味老人及他们的英雄故事呢?  
老人余兴未尽,但火车已经到站,我向老人说声“再见”,就匆匆钻进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不知道老人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从战火纷飞年代生死堆里爬过来的勇士,是打江山那一代人千千万万中的一员。现在,多忙于为钱而忙碌的人们也许没有多少心情听一听那个年代的故事了,但我还是要讲出来,因为“打江山”是一代人,而“守江山”将是万代人,如何能教我们掉以轻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