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废除科举制是晚清覆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火烧 2011-06-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认为废除科举制是晚清灭亡的重要因素,导致士绅阶层离心,留学生成为革命主力,西化政策加速清廷崩溃,强调传统科举制度的稳定作用与西方文明的弊端。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制度,自唐宋元明清,延续了1300年,科举制其实是一种间接民主,民主的实现形式不是选票,而是才智,本人认为这项制度比西方票选制更科学、先进。因为西方票选制弄虚作假太普遍了,谁受到资本的支持,谁就能受到媒体的支持,受到选民的支持。中国农村村级选举推行10余年也表明,村委会已成为当地“有钱人”的俱乐部。而1000余年的科举制作为一项完备的制度,存在作弊的时代应不到100年,通过最公平的方式选拔出能干道德情操高的官僚集团治理国家,才使中华帝国融合了强悍的蒙、满、回等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悠久的庞大帝国。

    科举制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好制度。全体国民士子可以参加选拔,没有阶层的限制,没有金钱的限制,许多名留青史的将相能臣被选拔自最贫困的家庭,据研究显示明清的进士43%来自平民,只有6%来自显赫家庭,使社会底层向上层的流动性不断增高,并形成一种自发的国民意识:只要努力奋斗,一定会有功成名就的一天。所以中国除了异族侵略和改朝换代的战争外,基本上是稳定和平的。而不像西方,战争几乎没有停止过,还屠杀了上亿的印第安人,挑起伤亡过亿的两次世界大战.本人认为西方文明完全是野蛮文明,最终会毁灭人类的文明。所以中国自晚清以来盲目向西方学习是舍本求末,是饮鸩止渴。对待西方文明舍弃“中学为本,西学为用”这条根本原则注定会让国家一败涂地甚至灭亡的。

    1901年,清政府废科举,书院改学堂,鼓励出国留学。这项新政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是改变了中国士绅阶层对晚清政府的支持立场。士绅阶层是科举的产物,在晚清应该是统治阶层最中坚的阶层,晚清政府任免官员只到县一级,乡村治理基本由士绅阶层承担,可以说当事中国的基层政权是士绅阶层控制的,但是一种松散的、道德式的控制。作为一个农业帝国,这种统治模式延续了数百年,科举制是核心的制度,同时也说明,清政府的统治是松散的,并非是一个高度专制集权的政府,“天高皇帝远”的民间谚语可以看出晚清的子民比起其他任何国家的子民自由的多。但晚清政府没有吸取自己曾经最大的反抗者太平天国因废除科举而败亡的教训,在八国联军的烧杀掳掠下,惶惶实施西化的新政,废除科举,抽掉了清帝国这一最坚实的基石。二是鼓励出国留学推进西化的举措使留学生成为革命的中心。留学生是当时中国学生中的精英,如果不废除科举,那这个群体将是统治阶层的中坚力量,留学是大部分人不得而为之人生途径。年轻人,人生观、思想、性情都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容易被各种思潮迷惑煽动,在西式教育的引导下,加上缺少政府的监管,留学生聚集地成了革命的中心,成为丢弃中国传统文明的主导力量。看看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那些起义,除了留学生外,哪里还有其他的民众参与?都是小打小闹,没有一次是上规模的有影响力的。但这些留学生中的舍生取义确是革命种子,起了导火线的作用。

    没有士绅阶层的支持,加上列强的侵略掠夺,实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瓦解,学习西方文明的留学生揭竿而起,废除科举制10年后,大清帝国覆灭。没有公平的科举制安顿读书人的人生,中国走向半个世纪的战乱时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