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中印边境 战争乌云密布!

火烧 2009-11-1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中印边境局势紧张,印度官员多次挑衅,媒体煽动对立,军方增兵备战,中印领土争议升级,军事威胁加剧,局势令人警惕。

奥巴马开始亚洲访问之行,中国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中心。但令人奇怪的是,这几天围绕中印边界冲突的新闻消息同时不断爆出。这一系列新闻背后的用意十分诡异,值得大家警惕。

印度官员不断发出挑衅言论

11月10日印度外交国务部长塔鲁尔说,1962年的中印战争是一个“愚蠢的错误”,印度不会再犯1962年那样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的错误了。“一方面,我们不会再让军事准备不足这样不幸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1962年以来,印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他说: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地阐明了我们的观点,阿鲁纳恰尔(注,即我国藏南地区)问题涉及到印度的主权,印度主权领土完整是不容谈判的。11月15日《印度防务观察》编辑、资深专家巴拉特·韦玛日前发表文章,再度渲染中国的军事威胁,并鼓吹印度应加快军力建设进行应对,并要具备瘫痪解放军通过铁路向西藏运输兵力的能力。

印度媒体煽风点火 中印边境硝烟弥漫

10月15日 《印度快报》报道称,有证据显示中国正在其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印度将其境内的河段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上修建大坝。据悉,印度以水资源问题挑起争端已不是第一次。印媒关于中国截流雅鲁藏布江的传闻和报道更是每隔一年就会来一次大爆发。但中国并未在雅鲁藏布江上马任何水利工程。

10月21日印度时报最近报导,中国政府对外国媒体发放信息手册,其中将克什米尔地区划分为独立于印度之外的地区。报导称,中国当局的做法再次激化了中印两国的领土争议。印度专家称印中之间出现了“克什米尔战线”。《印度日报》扬言,印度军队已经做好准备,“想要深入中国给解放军一个足够的教训”。

11月9日(新德里讯)今天“印度时报”、“印度快报”与“印度斯坦时报”以图文方式显著报导达赖的达旺之行。西藏流亡领袖达赖喇嘛8日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第五次前往印度与中国边界争议区达旺(Tawang)访问。

11月15日《印度防务观察》编辑、资深专家巴拉特·韦玛日前发表文章,污称中国制定“肢解印度”战略。韦玛开篇便警告印度要警惕中国的”帝国主义野心”,并指出目前印度面临着的明显威胁是中国意欲最终将印度肢解成20到30个部分。韦玛还说,现在的印度正忙于争夺个人短期利益,从而忽视了由北京及伊斯兰堡联合策划的”分裂印度”的计划,致使中国能够轻而易举的实现其”阴谋”。

印度军方在中印边境大量增兵

6月10日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近日在中印边界“阿鲁纳恰尔邦”(注,即我国藏南地区)增兵6万余人,并将战机基地迁至东北部,以对抗中国的“威胁”。与之相呼应,6月15日,印军加紧向中印边界东段派遣4架苏-30MKI战斗机,并着手增派两个师驻防,每个师约有2.5万至3万人。

11月12日《印度斯坦时报》网站报道,印度陆军向阿鲁纳恰尔邦(注,即我国藏南地区)边境增兵。一名匿名的高级防务官员对本报说,印度将在4周内向中国声称享有主权的阿曾纳恰尔邦部署新组建的、人数达到1.5万人的第56师。同时,印度陆军为购买300辆轻型坦克发放了信息征询书(RFI),这些坦克可能部署在印度东北部和查漠-克什米尔地区。这名官员还说,在未来的12至18个月内,印度还将在阿鲁纳恰尔邦部署第二个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中国无机可乘。印度陆军的信息征询书称,轻型坦克应当具备摧毁3000米范围内的掩体和非装甲车辆的打击能力、装备具有穿甲能力的反坦克导弹和高射机枪,还应当能够防御核战争与生化战争。最近几个月,印度重新启用了中印边境地区的3座机场,这些机场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曾使用过。此外,印度陆军和边境警察也加紧在中印边境地区巡逻。

欧美调拨离间 唯恐中印不开战

11月10日美国合众国际社刊文《只有印度才能挑战中国的亚洲主导地位》。文章称,西方的主导地位将面临威胁,其来源便是中华文明。欧洲应助印度挑战中国亚洲主导地位。印度是欧洲的理想选择,因为该国的制度和语言与欧洲有亲缘,且印度有数量庞大的熟练工人。另外,印度也更接近西方价值观和地缘政治需要。但欧洲尚未认识到印度在未来的中心地位。眼下欧盟更多把目光投向中国。但中国绝不会成为像印度一样的伙伴,因为中国奉行的路线导致与美欧竞争加剧。

11月13日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导,中国曾向巴基斯坦提供浓缩铀。在印度1974年进行了首次核装置试验后,巴“核弹之父”卡迪尔-汗提议向北京借50公斤浓缩铀。1982年这一请求获得中方批准,卡迪尔-汗等人乘坐巴军方运输机飞往乌鲁木齐取货。此外,中方还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份简单的核武器设计图。《华盛顿邮报》称,他们的消息源是英国学者西芒。西芒曾是英国《金融时报》记者,1977年至1978年在巴基斯坦工作。巴政府13日愤怒地否认了《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称其“毫无根据”,“显然是试图恶意中伤巴中关系”。中国导弹与核战略专家杨承军15日表示,“这个故事太离奇了,听起来就像天书一般。”杨承军表示,巴基斯坦用运输机从中国带回50公斤浓缩铀“根本不可能”。

11月14日《日本时报网》报导中印紧张关系升级。由于中国方面态度的明显强硬, 印中关系日趋恶劣。

渲染中印关系紧张的险恶用心

美国原想设局利用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谁知美欧自己内伤不轻,而中国这次只是感冒咳嗽。中国政府在经历这次金融海啸危机后,已认清必须尽快完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确保经济持续均衡发展。中国需要尽可能长一点的和平发展时期。 但美欧并不情愿看到中国迅速发展崛起。国眼见中国经济发展回稳,美欧在通过操纵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碳关税、压迫人民币升值等手段对中国经济持续打压的同时,甚至不惜挑起中印冲突,最好是印度对中国开战,以战争威胁来迟滞、遏制中国崛起。

自从2005年6月印美防务框架协议及核协议签订后,如布什所说:“美国与印度开启了新的历史性战略伙伴关系。”对于美国来说,拉拢印度是美国印度洋战略和大中东战略重要一环。第一可以利用向印度提供高端武器离间俄印军事同盟关系。 第二,钳制中国。美国支持印度加强军力对抗中国,美国形容日本和印度是美国在亚洲围堵扼制中国的[双钳]。印度傍上美国这一大款便以为有了靠山。印度国内一些媒体、政客和军方将领心甘情愿受美国利用,投其所好、火中取栗,不断拿中印边界问题热炒,叫嚣印中开战,唯恐天下不乱。

中印若开战印度必败。首先,在藏南边境,中方地势居高临下,印度吃亏。其次,印度在武器系统性方面和中国不在一个等级。中国从火炮到卫星完全自主设计、自成系列;而印度陆军今年的火炮升级计划,还在寻求获得上世纪50年代的苏联制造的火炮,以便弥补火炮数量的严重缺口。 中印一旦爆发战争,战争主动权将不在印方。尽管印度高官声称印度已经不是60年代的印度了,但是,印度恐怕更加明白,就综合实力、特别是高原补给能力而言,中国更不是60年代的中国了。印度政府一定要明白挑起战火的严重后果。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仙湖光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