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918思考抗日的样板戏: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样板戏《沙家浜》讲的是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
《沙家浜》京剧剧本,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作家参与了创作,他就是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的汪曾祺以一个普通作者身份参与编写的唱词优美,曲尽人情。在文学性方面,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很多精彩唱段,都足可成为供后学者学习的范本。像人们所熟悉的“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的唱段,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借景抒情,情景相融,最能打动观众的心弦。
在垂柳成行的阳澄湖边,负伤疗养的指导员郭建光,面对江南景色,思念战友,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
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岂容日寇逞凶狂!
战斗负伤离战场,
养伤来在沙家浜。
半月来思念战友与首长,
也不知转移在何方。
军民们准备反“扫荡”,
何日里奋臂挥刀斩豺狼?!
伤员们日夜盼望身健壮,
为的是早早回前方。
这段唱词,借景抒情,有感而发;自然贴切,挥洒自如。
直到如今,依然常为人所吟诵、传唱。就文学性而言,流畅通顺,自然清新。看似平平淡淡,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田园风光。既是一首诗,又是一幅画。蕴含深情,何等的好!
在这段唱词中,作者并没有一味的追求词藻的典雅华丽,更没有为提高剧本的文学档次,而刻意求工,堆砌词藻。过去,有些只能供案头阅读的“文人戏曲”,字字都要合乎格律,苦心经营;句句都要有出处、来历,精雕细刻。以致舍本求末,成为词藻的堆积,典故的滥用,搞得晦涩难懂。这是以往一些文人雅士所着意的、让少数封建士大夫们玩赏于“红氍毹(qú shū 指舞台)”上的“雅”文学。
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不配看了。”
毛主席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
“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我们的文艺,应该为着上面说的四种人。我们要为这四种人服务,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
样板戏就是属于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艺术,就是雅俗共赏性的作品。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这段唱段,就属于“雅俗共赏”的范例。它在着重文学性的同时,又兼顾了文词清丽、通俗易懂的群众性与剧场性,就它的本质而言,应属于“大众文艺”的范畴。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1813~1881),在其著作《艺概·诗概》中认为:“余谓诗或寓义于情而义愈至,或寓情于景而情愈深,此亦《三百五篇》之遗意也。”。
刘熙载讲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情景交融,寓意深厚。
郭建光看到祖国江南阳澄湖的霞光万丈,芦花奔放,稻谷飘香,岸柳成行的景致,想到日寇要蹂躏这大好河山,一股强烈的捍卫祖国尊严的情感油然而生,随之就将这种情感转化为一种使命感——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如此的艺术之情,如此的民族大义,谁又能不为之所动呢?
除了京剧《沙家浜》以外,另一部样板戏《红灯记》也是抗日题材,同样也是经典。
抗日的文艺作品我们小时候学习了很多,尤其对抗日的样板戏,记忆深刻。象京剧《红灯记》,我们不仅会唱会演,而且对于英雄李玉和无比崇敬,对叛徒汉奸王连举恨之入骨。像这样教会我们爱憎分明的革命文艺,无疑是值得一代一代传下去的。
![]() |
李玉和怒斥鸠山
《红灯记》是一部歌颂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与敌人不屈不挠地抗战的现代京剧:在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
全局都是精彩的经典。而李玉和与日寇唇枪舌剑斗争的《第六场 赴宴斗鸠山》,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这场戏之所以给人印象深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塑造不是脸谱化,正面人物千好万好,反派人物千坏万坏,而是充分的运用你来我往的斗智,突出了正反人物的性格,又在斗智中使人物相互依存,水涨船高。
一直到今天,我们不能不佩服当年的创作者艺术水准之高,技艺之精湛。
反派人物,日本宪兵队队长鸠山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扮演,他把一个日本法西斯塑造的入木三分。
浩亮扮演的铁路扳道工、共产党员李玉和更是典型的中国男子汉形象。
在上一场戏里,李玉和有一段经典【西皮二六】
临行喝妈一碗酒,
浑身是胆雄赳赳。
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
千杯万盏会应酬。
李玉和与鸠山见面时,可谓大义凛然。
为了完整的了解这场戏,我们将这场戏全部内容录下:
这场戏开场,李玉和唱【二黄原板】
一封请帖藏毒箭,
风云突变必有内奸。
笑看他刀斧丛中摆酒宴,
我胸怀着革命正气、从容对敌、巍然如山。
[鸠山上。
鸠 山 哦,老朋友,你好啊?
李玉和 哦,鸠山先生,你好啊?
[鸠山要与李玉和握手,李玉和视若无睹,鸠山尴尬地将手缩回。
鸠 山 哎呀!好不容易见面哪!当年在铁路医院我给你看过病,你还记得吗?
李玉和 噢,那个时候,你是日本的阔大夫,我是中国的穷工人,你我是“两股道
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啊!
鸠 山 呃!不管怎么说,我们总不是初交吧!
李玉和 (虚与周旋)那就请你多“照应”罗!
鸠 山 所以,请你到此好好地叙谈叙谈。来,请坐,请坐。老朋友,今天是私人
宴会,我们只叙友情,不谈别的,好吗?
李玉和 (应对自若,探敌虚实)我是个穷工人,喜欢直来直去,你要说什么你就
说什么!
鸠 山 痛快!痛快!来来来,老朋友,先干上一杯。
李玉和 鸠山先生,你太客气了。实在对不起呀,我不会喝酒!(推开酒杯,掏出
烟袋,划火抽烟)
鸠 山 不会喝?唉!中国有句古语:“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哪!正所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李玉和 (卑视地吹灭火柴)是啊,听听歌曲,喝点美酒,真是神仙过的日子。鸠
山先生,但愿你天天如此,“长命百岁”!(讽刺地掷火柴于地)
鸠 山 呃……(尴尬一笑)老朋友,我是信佛教的人,佛经上有这样一句语,说
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李玉和 (反击)我不信佛。可是我也听说有这么一句话,叫做:“道高一丈,魔
高一丈”!
鸠 山 好!讲的好!老朋友,我们所讲的,只不过是一种信仰。其实呢,最高的
信仰,只用两个字便可包括。
李玉和 两个字?
鸠 山 对。
李玉和 两个什么字啊?
鸠 山 “为我”。
李玉和 哦,为你!
鸠 山 不,为自己。
李玉和 (佯装不解)“为自己”?
鸠 山 对。老朋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呀!
李玉和 怎么?人不为己,还要天诛地灭?
鸠 山 这是做人的诀窍。
李玉和 哦!做人还要有诀窍?
鸠 山 做什么都要有诀窍!
李玉和 哎呀,鸠山先生,你这个诀窍对我来说,真好比: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鸠山一震。
鸠 山 老朋友,不要开玩笑了!就请你来帮帮我的忙吧!
李玉和 我是个穷工人,能帮你什么忙啊?
鸠 山 好啦,不必兜圈子了,快把那件东西交给我!
李玉和 啥东西?
鸠 山 密电码!
李玉和 哈……什么电马电驴的,我就会扳道岔,从来没玩过那个玩艺儿!
鸠 山 (威胁地)老朋友,要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话,可别怪我不懂得交情!
李玉和 (从容地)那就随你的便吧!
[鸠山示意,王连举上。
鸠 山 老朋友,你看看这是谁呀!
[李玉和目光如电,王连举龟缩胆颤。
[鸠山示意王连举向前劝降。
王连举 老李,你不要……
李玉和 住口!
王连举 老李,你不要太死心眼儿了……
李玉和 (拍案而起,奋臂怒斥)无耻叛徒!
(唱)【西皮快板】
屈膝投降真劣种,
贪生怕死可怜虫。
敌人的威胁和利诱,
我时时向你敲警钟!
你说道:“既为革命不怕死”,
为什么背叛来帮凶?
敌人把你当狗用。
反把耻辱当光荣,
到头来,人民定要审判你,
变节投敌罪难容!
[李玉和的革命正气,使叛徒心惊胆颤,躲到鸠山背后。
鸠 山 (自以为得意)呃!老朋友,不要发火。呵……(挥令王连举下)老朋友,
这张王牌我本不愿意拿出来,可是你逼得我走投无路哇,所以,我是不得
不这样做呀!
李玉和 (迎头痛击)哼!我料定你会这样做的!你这张王牌,不过是一条断了脊
梁骨的赖皮狗!鸠山,我不会使你满意的!
鸠 山 (诡计失败,凶相毕露)李玉和,我干的这一行,你不会不知道吧?我是
专给下地狱的人发放通行证的!
李玉和 (针锋相对)哼!我干的这一行,你还不知道吗?我是专去拆你们地狱的!
鸠 山 你要知道,我的刑具是从不吃素的!
李玉和 (蔑视地)哼!那些个东西,我早就领教过啦!
鸠 山 (妄图恐吓)李玉和,劝你及早把头回,免得筋骨碎!
李玉和 (压倒敌人)宁可筋骨碎,决不把头回!
鸠 山 宪兵队里刑法无情,出生入死!
李玉和 (斩钉截铁,字字千钧)共产党员钢铁意志,视死如归!鸠山!
(痛斥日寇)(唱)【西皮原板】
日本军阀豺狼种,
本性残忍装笑容。
杀我人民侵我国土,
【快板】
说什么“东亚共荣”不“共荣”!
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闹革命,
抗日救国几亿英雄。
你若想依靠叛徒起效用,
这才是水中捞月一场空!
鸠 山 来人!
[伍长、二日寇宪兵上。
鸠 山 (唱)【西皮散板】
我五刑俱备叫你受用!
[李玉和斗志昂扬,敞怀“亮相”。
李玉和 (冷笑)哼……
伍 长 走!
李玉和 (接唱)
你只能把我的筋骨松一松。
伍 长 带走!
[二日寇宪兵拉李玉和。
李玉和 不用伺候!
[李玉和略一挥臂,二日寇宪兵踉跄后退。
[李玉和从容扣钮,拿起帽子,掸灰;转身,背手持帽,以压倒一切敌人
的气魄,阔步走下。
[伍长、二日寇宪兵随下。
鸠 山 (精神上被完全击败,无可奈何地)好厉害呀!
念【扑灯蛾】
共产党人,为什么比钢铁还要硬?
我软硬兼施全落空。
但愿得重刑之下他能招供——
[伍长上。
伍 长 报告,李玉和宁死不讲!
鸠 山 宁死不讲?
伍 长 队长,我带人到他家再去搜!
鸠 山 算了。共产党人机警得很,恐怕早就转移了!
伍 长 是!
鸠 山 把他带上来!
伍 长 带李玉和!
[二日寇宪兵拖李玉和上。李玉和身带伤痕,血迹殷红;英气勃勃,逼近
鸠山,“翻身”,扶椅挺立。
李玉和 (唱)【西皮导板】
狼心狗肺贼鸠山!
鸠 山 密电码,你交出来!
李玉和 鸠山!
【快板】
任你毒刑来摧残,
真金哪怕烈火炼,
要我低头难上难!
哈……
[英雄气慨,令群敌心胆俱颤。
这里边,鸠山与李玉和见面后,话不投机,恼羞成怒对李玉和用刑时,袁先生的独自一段表演把鸠山的阴险毒辣刻画的恰到好处。在这一段中鸠山企图劝降李玉和,说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玉和答道:但愿你天天如此,长命百岁。这时鸠山又对了一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句话出处已经讲过,再看李玉和回应鸠山那也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你鸠山不是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么?我这里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为佛家用语。“道”指正气。“魔”指邪气。用来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
因为修行达到每一个阶段都会受到魔嶂的干扰破坏而可能前功尽弃。后多用此比喻一方胜过另一方。鸠山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李玉和回应他是一个大白话“你这一条对我那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短短的一段道白把人物刻画的准确、深刻、栩栩如生,让人看来鲜活,生动,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这一片段中李玉和与鸠山的一来一往,不仅抻练出戏曲的极强的文学性,还把鸠山的阴险、博学表现出来,由此衬托出李玉和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视死如归。
我们对于李玉和针对王连举(拍案而起,奋臂怒斥)无耻叛徒!
(唱)【西皮快板】
屈膝投降真劣种,
贪生怕死可怜虫。
敌人的威胁和利诱,
我时时向你敲警钟!
你说道:“既为革命不怕死”,
为什么背叛来帮凶?
敌人把你当狗用。
反把耻辱当光荣,
到头来,人民定要审判你,
变节投敌罪难容!
这段唱词,我们刻骨铭心。
可见,这样的人物刻画,虽然情节并不是很多,但是产生的效果,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
在我们内心里,已经形成一个文化符号,王连举即卖身投靠日本鬼子的汉奸,是革命的叛徒,民族的败类。
从《红灯记》上演以后,基本上没有谁家会给孩子起名叫“连举”,可见文艺作品对于教育人的作用有多大。
正当九一八事件80周年之际,我们都在讲勿忘国耻,关键我们要想办法教育后代,牢记历史教训,不能重蹈覆辙。
如今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依然十分猖獗,他们采取比当年日本鬼子更加隐蔽,更加阴险的手法,引诱我们的青少年不走正道,走邪门歪道。
形势十分严峻。
我们教育后代,勿忘国耻,团结奋进,刻不容缓。
这几年唱红歌,起到了很好作用。
根据历史经验,样板戏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而这又是容易被人所忽视的。
链接 毛泽东为什么如此重视样板戏[2009-05-14 16:00]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B53273FDA5.html
毛泽东给谭小培点烟与《沙家浜》改编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7E286A17DA5.html
通过毛泽东感受顶端之美:无限风光在险峰[2011-03-30 13:30]
毛主席为这位女民兵题照:中华儿女多奇志[2011-03-08 07:25]
感悟毛主席手书《忆秦娥·娄山关》——和秦淮子《华韵流芳》[2010-12-24 16:21]
毛泽东的超凡想象力:可上九天揽月[2010-10-26 09:22]
毛泽东妙笔生花 齐白石“废画”成宝[2010-07-18 16:14]
领袖与画家的杰作:江山如此多娇[2010-07-17 15:13]
记住沙奶奶气壮山河的唱段: 且看你们这些走狗汉奸好下场![2010-03-21 08:11]
八个样板戏里竟然有两个《沙家浜》[2009-08-24 08:18]
毛泽东的抗旱经典:《龙江颂》之公字闸[2009-05-11 14:4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ABD1B47DAD.html
毛泽东对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三句经典评价[2009-03-09 08:2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C3CA387DA5.html
毛泽东引导大众身心健康的捷径:唱戏 [毛泽东文化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BBEFACFDA5.html
[组图]父亲节感悟样板戏的阳刚之气[2011-06-20 09:47]
感受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经典之美[2011-04-09 15:42]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4FB17DFDAD.html
毛泽东与日本白毛女[2010-03-19 18:10]
毛主席的战士有虎气——漫谈智取威虎山3[2010-02-12 13:36]
怀念中山先生——和秦淮子《辛亥烈火》
在台北岳武穆王铜像感受中华情
十六字令·秋——和半轮辙
欢迎交流: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918耻就耻在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
918思考抗日的样板戏《红灯记》的一场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