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救命没有“药”,只因“向钱看”

火烧 2011-09-18 00:00:00 网友时评 1030
文章揭示救命药短缺现象,如鱼精蛋白、人血白蛋白等药物供应紧张,部分医院无法使用,导致手术停滞。药品价格低致医院不愿进货,而市场炒作推高价格,反映药品管理与医疗资源分配问题。
  从近日齐鲁电视台“一天零一夜”中痛心地看到,病人入院等救命,却因没药不能上手术台了。病人和亲属只能住在院里干着急。“救命药”事关患者生命安全,现在出现全国性缺货,着实让人费思难解。   

                        

 

  心脏手术手术完毕后,需要一种药物中和血液中的肝素,这就是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医生说,“‘鱼精蛋白’在心脏外科手术中至关重要。而且是唯一的药,没有替代产品。”然而,这种没有替代产品的药却突然“缺货”,导致部分医院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停滞”。  

                  

 

  具有类似情形的还有人称生命制品、救命药的“人血白蛋白”,可以治疗手术创伤、休克,和水肿等症状。是临床急救上的一种常见药。要说这东西也不是什么龙肝凤胆的稀罕物,从人血中就能提取。并且与鱼精蛋白不同的是,全国生产这东西的不下20家,按说供应不成问题吧。可这种药的供应近几年也一直很紧张。很多医院已经停止供应,想用?对不起!自己想办法解决!  

   

  连医院都没有的药物,个人就那么容易找到?!于是网上出现了各种转让信息,价格也越炒越高。50毫升“人血白蛋白”定价是360元,可网上的价格至少要从800元起,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  

   

  人血白蛋白是怎么炒出黄金价的?有专家分析说,是因为管理上的欠缺。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太便宜”。由于国家对处方药价格有严格规定,售价太低,医院就不愿意进货。  

   

  照此想,价格高的药物不应该缺吧?可也不一定。作为治疗中另一种重要药物凝血白因子,也是一支难求。这种药一支售价400元,每人每次一般得用4支,按说,应该是医院的一大块肥肉了吧?可是就这看似给医院带来利润的药,从2007年秋就处于缺货状态。贵,也买不着的局面。  

   

  事实上,药品市场还有不少“常用价廉药”在医院和药店都难觅踪影,比如甘草片、胃舒平、黄连素、酵母片(食母生)等。  近年来,为治理虚高药价,国家已27次下调药品价格。但每次降价,都伴随着一批廉价药品退出市场。在一些城市,红霉素、青霉素等廉价药已踪迹难寻。  

   

  北京市从2010年起,统一招标采购26292个中标药品,在二级及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内执行同一价格。“有些药中标了,但出现了‘中标死’。比如注射用尿激酶是神经科常用药,价格便宜,这次也有几个厂家中标,但医院准备采购时却发现,所有的中标厂家都不生产。”北京某三甲医院透露,因为购买不到好用又价廉的药,临床上只能给患者用贵的药。那些有替代品的药还好说,可如“鱼精蛋白”不可替代,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何以至此?尽管人们看法多多,见仁见智,但向钱看是其根本原因。为了钱,医生开方不愿用:为了钱,部分企业停止产:为了钱,薄利多销是傻蛋;为了钱,换个牌子价翻番。  

   

  显然,救命没有救命药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部分药厂、药商、医生受利益驱动而不愿生产、不愿售卖,只是盯着钱。由此想来,要想真正解决救命不缺救命药,药品降价不再死,关键在于政府必须让医疗卫生事业回归公益属性,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使药价回到合理价位;同时要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对故意扰乱国家药品市场、抗拒国家药品降价令的行为严惩不贷,只有如此长期坚持下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救命缺少救命药的怪状。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