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抗议与警告逐步失去威慑力?
中国的抗议与警告逐步失去威慑力?
刘 钧
《狼来了》的典故,一个孩子在山顶上放羊。一天他觉得很无聊,便突发奇想,站在山顶上向山下高呼:“狼来了!狼来了!”山下村子里正在忙碌的人们听到呼喊纷纷扛着锄头扁担跑上山来。但山上哪里有狼,这只是放羊娃的一个恶作剧。大人们便下山了,这个孩子继续日复一日地放羊。又一天,他又一次在山顶上高呼:“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人们听到他一声比一声高的呼救,想必是经过多多少少的犹豫,还是拿着扁担锄头赶上山来。这一次,大人们依然上了当,狼的影子都没有,放羊娃和羊群安然无恙。大人们只好又纷纷下山了。
这一天,狼真的来了。放羊娃在山顶上高声呼救,但任凭他喊破了嗓子,再没有一个大人赶上山来。放羊娃与羊群被狼吃掉了。虽说是一个小小的典故,但能折射出很深的遐想;小孩终因过多的失言,丧失了信任度,一旦狼群真正来了的时刻,大人们被小孩挑逗成麻木状态,最终害了自己。
中国近年来,因东海、南海、台湾、西藏、新疆等诸多的问题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周边小国挑衅,似乎在外交词令中少不了抗议和警告的声音。然而,抗议与警告的声音太多了,国外势力习以为常,得寸进尺;国内民众也变得麻木不仁。实际,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尽管与《狼来了》的典故恰喻不当,但却能说明一个事实,“言多必失,失多必寡,寡而无力”。一句话:中国过多的抗议与警告对它国逐步失去了威慑力量。
反而,造成这些被抗议和警告的国家一致抱团对抗中国。造成这种局面与我国奉行的主动积极的防御战略是有差异的;相反,形成了很被动的战略防御。中国作为地区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又是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可谓一句话也要让小国“抖三抖”才是,从抗议与警告的声音来听,中国就像一个受害国,一个弱者;忍受着周边国家的欺负。
“和谐世界、和谐海洋、和平崛起!”是中国对外主动提出的以“和”为贵的发展战略。然而,恰恰相反,以美国为首的利益集团拉帮结派,基本预谋把东海、南海、台湾、西藏、新疆成为不“和”的地方,中国仅以“韬光养晦”来掩盖,已经丧失了一个标准,表面现象见识中国“大度”;实质,“脆弱”的一面和“软肋”被它国所看透。
比喻这次印度也来南海逞热闹,国家石油公司舍近求远与越南联合开采南海石油,印度外交部对中国的反对和警告表示不屑,认为“中国的反对没有法律依据”。笔者分析,这只是其一,主要原因是中国当前成为石油进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石油大部分从中东进口,运输必须途径印度洋,印度认为中国有求于它,之所以如此,印度出于政治目的与经济利益才与中国作梗。南海当前现状,越南基本拉拢了欧美多个石油公司在南海诸岛开采石油,这次把印度拉拢进来,也就是双方相互绑架共同利用应对中国的结果。
当前,在世界金融危机泛滥的时刻,全都把眼光瞄准了中国,希望从中国捞取或分到一杯羹利益。也许狼真的来了,中国不当一回事;继续做着“和平”的梦想。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