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美国的 9.11, 民族,宗教与民主

火烧 2010-09-1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美国9.11九周年纪念日因清真寺建设与焚经事件引发争议,宗教与民族矛盾浮现,影响社会团结。事件反映伊斯兰恐惧症与种族主义问题,引发公众对民主社会的反思。

美国的 9.11, 民族,宗教与民主

Danny

今年美国的9.11九周年纪念很热闹。按美联社说法,每逢这一刻,美国人应展示团结,今年却将陷于分歧:佛罗里达州牧师特里·琼斯宣称要焚烧《古兰经》和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遗址附近拟建清真寺这两起相关联的争议事件给九周年纪念蒙上一层阴影。

10日晚,大约2000名支持这项计划的人手举蜡烛和美国国旗,在附近守夜。这些人说,他们没有选择11日举行集会,是不希望把拟建清真寺引发的争议与“9·11”九周年纪念日牵连。民权活动人士丽贝卡·维尔克默森说,拟建清真寺引发的反对声“重点其实不在于‘零地带’”,而是反映美国社会一种“伊斯兰恐惧症”,是“种族主义”。

斯蒂芬妮·帕克的父亲在那场恐怖袭击中遇难。她说,往年这时候,她与家人在一起,但今年选择参加守夜,因为有人把伊斯兰教与那些袭击世贸中心的极端分子混为一谈、清真寺建造计划引发的狂热情绪与九周年纪念活动混杂在一起,令她忧虑。这名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公共关系学系大四学生一边在微风中重新点燃一根蜡烛,一边说:“我认为今年的纪念日正处于阴影笼罩下。”

明尼苏达州联邦众议员基思·埃利森10日在守夜活动中呼吁,把“9·11”纪念日专门用于向死难者志哀、向第一时间前往救援的英雄致敬。埃利森说,“明天别做任何无关的事情”,如果拟建清真寺引发的争议导致人们偏离这一本义,“不合适也不正确”。

不过,一些人仍打算于11日纪念仪式后举行集会,抗议或支持在世贸中心遗址附近建清真寺。萨莉·雷根哈德的儿子是一名消防员,在“9·11”恐怖袭击中遇难。她打算参加纪念仪式和抗议活动,称清真寺建设和选址“严重冒犯”死难者家属。她说,这项计划令她“非常受伤”,这种表达不满的行为“不含任何政治色彩”。 

对佛州基督教牧师琼斯而言,他原定于“9·11”九周年纪念日焚烧《古兰经》,宣称要用这种方式悼念恐怖袭击死难者。

焚经打算激起多个国家、国际组织批评和谴责。在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等政界及宗教界人士还有他女儿劝告下,琼斯三番两次改变主意。琼斯9日宣布放弃焚经打算,因为纽约宗教领袖费萨尔·阿卜杜勒—拉乌夫已同意停止在“零地带”附近建清真寺。然而,他稍后改口,称将“重新考虑”这一决定,理由是阿卜杜勒—拉乌夫否认同意移址建寺。

不过,琼斯的朋友、佛州盖恩斯维尔市福音派教会领袖K·A·保罗10日告诉媒体记者,“我希望明确并百分之百证实”,琼斯所属教会不会按计划于11日焚经。保罗说,琼斯10日晚飞赴纽约。眼下尚不清楚阿卜杜勒—拉乌夫是否打算与琼斯会面。阿卜杜勒—拉乌夫当天发表声明说,他尚未决定与琼斯会面,但对同任何“认真承诺追求和平”的人会面持开放态度。

当天早些时候,奥巴马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敦促琼斯放弃焚经打算。他说,数以百万计伊斯兰教徒是美国公民,驻阿富汗美军中也有伊斯兰教徒,“我们不区分‘他们’或‘我们’,只有‘我们’”。奥巴马提醒美国公民,真正敌人是“基地”组织和“恐怖分子”,“我们必须确保我们不会相互对立”。

奥巴马还说,他本人的名字叫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这与穆斯林通用的名字是一样的,这说明他身上有穆斯林的血统。他呼吁全球穆斯林群体把他看成是自己人。不是异族,更不是异教徒。

不知道奥巴马的呼吁能否得到全球现在已接近二十亿的穆斯林人口的正面反应。因为由犹太人主导的美国政府正在全力以赴的支持以色列对抗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世界主体。

二十年前的世界人口统计数字中,穆斯林的人口为十亿。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现在是接近二十亿,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强。看来很快就要达到三分之一。

9月1日,我发表了一篇名为《欧洲正面临大的麻烦》的博文,分析了当前西方世界,包括美国可能遇到的麻烦。这可能已经回答了美国在昨天发生冲突的原因。我的博文引用欧洲学者的研究数据指出,穆斯林人口在欧洲已有五千五百万。如果按照穆斯林教义规定,一个男人可以有四个老婆,而且在欧洲可以无限制的生育,即使欧洲今天就停止实行允许伊斯兰教徒大规模移民的政策,在本世纪末,也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是穆斯林。那时候,整个欧洲的性质将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情况在美国可能不像今天的欧洲那么糟糕。根据奥巴马昨天的讲话,美国国内现在的穆斯林人数有几百万。这在有三亿人口的美国来说,尚是属于可控的少数。但是,在人口规模与美国接近的欧洲,有五千五百万的穆斯林,那可是接近一个欧洲大型国家的人口数量,而这在实行一人一票的西方民主制度的欧洲,对社会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换句话说,由于分散的欧洲各国在其左翼政府上台时推行的吸收穆斯林移民的政策,二十多年后由于人口比例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老欧洲的秩序已经失控。

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在每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心目中,必须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球实力占优势的时候,为了推行自己的价值观,独霸全球资源而推出的“地球村”、“人权大于主权”等所谓“普世价值”,其实是用来攻击敌手的武器。有的糊涂政府用来在自己国内推行,结果是被一些具有进攻性的民族与宗教群体利用,引起族群矛盾与分裂,国家动乱,自食其果。比如太平洋国家斐济,多年来允许印度移民。结果现在印度裔人口已经超过原住民人口。十几年前由印度人选出了印度裔的斐济总理明显偏袒印人利益,引发族群冲突,原住民发动军事政变,将印人总理赶下台。事件纷扰了一段时间后,两大组群达成妥协,印度人承诺放弃总理职位,仅掌控议会,事情才告一段落。

在仿效西方民主票选制度的东南亚国家中,伊斯兰教国家里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很严格的民族和宗教政策。除了众所周知的文莱和印尼,号称奉行世俗政策的国家马来西亚,为了保证马来族群的统治地位,其实一直是在严格区分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三大群体的基础上,实行对马来族的优惠政策。法律规定,很多专营的领域必须由马来人占大股。很多垄断行业必须由马来人持牌。所有公司,无论大小,必须有马来人的股份,起码占5%。购买物业,只要是马来人,就会享受5%到10%的折扣优惠。而这些被当地华人称为种族歧视的不平等政策和法律,多年不变,雷打不动。因为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现在虽然一直保有四百万左右的数量,但由于信奉穆斯林的马来人的高生殖率,在全国两千五百多万人口中,华人的比例现在已经从以前的40%降到今天的不到20%。

当年马来亚联邦政府出于维持马来人政权的需要,为了降低华人人口的比例,不惜将持有不同政见,但拥有三百多万华人选民的新加坡州赶出联邦,从而造就了现在的新加坡这个东南亚唯一的华人国家。

新加坡的开国领袖李光耀深知西方民主制度的优缺点。他其实是打着民主政府的大旗,以治理公司的模式施行相对权力集中的统治,卓有成效。既然是华人主导的民主政府,华人的选票就非常重要。所以作为国策,新加坡一直在西方民主的框架下不遗余力地维持并增加华人人口在新加坡国内的数量。考虑到新加坡的华人生殖率低的趋势,李光耀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北京去要求中国政府批准数以千计的大学生移民到新加坡去的计划,后来受1989年的事件冲击,胎死腹中。但这一事件倒是导致后来的大量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给李光耀的移民计划开放了一条从中国留学生中招揽人才的康庄大道。新加坡的国策是,只要保持华人人口占新加坡的六百万人口的85%(最好是90%)以上,马来人和印度人在选举中就翻不了天,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有史以来,多民族的国家大都存在着天然的分裂隐患。这是由各民族本身的文化特性决定的。文化特性越强,各民族之间的差距越大,产生的分裂倾向也越大。前苏联曾经用共产主义的理念强行兼并十二个欧洲国家,组成巨无霸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CCCP),一时间强大无俩。但毕竟各民族文化差异太大,有没有一个民族在人口上占到绝对的优势,所以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崩溃的1990年,一夜之间,强大的苏联分崩离析。令曾经作为苏联主体国家的俄罗斯至今还在艰难的挣扎中怀念当年的美好时光。

巴尔干半岛上当年最大的国家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被肢解,至今民族矛盾重重,而且因为美国支持当年的死敌罗马尼亚穆斯林占据了塞尔维亚族的传统家园科索沃,随时存在着再次爆发科索沃战争的可能性。

二十年前我们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很主要的一条就是苏联作为一个国家,本身缺乏一个占有人口决定性大多数的民族,而俄罗斯民族本身的文化又不足以融合其他民族,所以多年来民族矛盾不断。一旦压制民族意识的意识形态主导弱化,必然会出现民族独立的倾向。政权与政党一旦松动,国家分裂就会出现。

而与前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相比,中国统一的天然优势,是汉族占了中国人口的90%以上,而且汉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与吸引力。这就为国家政权的稳定提供了强大基础力量。

中国国内有的人可不是这样认为的。

前几天,新华社发了一篇报道,称: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在中国的比例很小,为了促进各民族大团结,近几十年,中央一直致力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并取得明显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05年,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比例已经由70年代的4%上升到9.4%,而且更为可喜的是2000-2005年,少数民族新增人口已经达到1690万,占全部新增人口的42%,以目前迅速上升的趋势而言,预计今后10年,这个比例还将提高,到2015年,新生儿中少数民族有望首次超过汉族,0-14岁的人口中,少数民族比例有望达到50%以上。少数民族将成为中国发展新的生力军。

“国家计生委官员欢呼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明显上升,代表着中国民族政策取得成功。该位官员认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上升会危及国家安全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她指出,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不应分出彼此。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上升是中国时代进步和民族团结和谐的具体体现。”

网友们对计生委的说法反应激烈,有网友发帖说:问下国家计生委官员,既然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上升是中国时代进步和民族团结和谐的具体体现。那为何现在的藏独.疆独比以前闹得更历害?

网友们讨论说,在当前以各种不同的政策去强化国内各民族的区分,特别是允许少数民族无限制增长的人口政策下,长此以往,中国有被分裂的可能。而最愚蠢的是,有些人竟然意识不到这一点,还继续在作茧自缚,自毁长城。外国这些年的分裂和内斗哪一件不是因为民族问题?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历史上就是由众多民族融合而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古代少数民族早就自然融合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了。美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也都只承认一个民族,任何具有本国国籍的人都是该民族的当然成员;实践证明,这是解决身份认同和文化差异的最好办法。民族融合是人类最终迈向理想社会的必然趋势。而人为地突出民族差异、固化民族意识,容易造成民族之间的不必要隔阂,也不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随着中国的强盛,将来会有很多外来民族入籍中国,那时还能继续强化民族差异和民族意识吗?国内应该做的是公平,加强国家公民意识的培养,做好族群的融合。    

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是同一个中华民族、生活在同一个国度,根本没有必要把民族界限划分得那么清清楚楚,更没有必要中断民族间自然融合的进程。我们应当淡化民族界限,弱化民族意识,强调公民权利高于民族权利,多宣传各民族的公民权利平等,只要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这才是正确的民族政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