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台不利民生?恰恰说反了!
民生现在已经很难了,而且按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大概率继续很难。
中国面临着大量去产能和开拓消费市场的问题,如能迅速打下台湾,这个问题在战后重建中就能快速解决,中国就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国际权威机构对中国今年GDP的预估已调整到4字头了,大大低于我们的刚性预期,这个时候在内部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有太好的效果,在外面想办法反而可能让诸多问题自然消解。
那么会不会因为对台作战引起西方对我们的制裁和脱钩呢?肯定会。战端一起,制裁肯定接踵而至。至于脱钩,他们也会大炒。
这可不可怕呢?“吓倒蓬间雀”而已,我们其实不用太担心。
全面跟中国脱钩,西方受损更大。他们现在已经够乱的,一旦“Made in China”在他们国家消失,你可以想象他们国内会闹成什么样。到时候不需要我们出面,他们国内的民众就会闹得他们不得不把我们请回来。
我在美国这么多年的感受,遍地尽是“Made in China”,没有“Made in China”,感觉都不能活了。
那他们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制造业产业链吗?或者扶植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
他们这些年不就是这么做的吗?但到现在效果如何呢?不能说没有,但离撼动“Made in China”的地位还差十万八千里。
像美国这种产业空心化的国家,它现在就是开启战时状态,也没法在短期内取代“Made in China”。
西方人又都是被宠坏了的,让他们勒紧裤腰带跟中国干,绝无可能。
到时候还没跟中国干,他们内部就先干起来了。再下一步,很可能就是亲华的政客被推上台,或者他们陷入动乱、分裂之中。
昨夜,佩洛西窜访台湾
至于其它的封锁制裁,就更不用担心。核心科技人家已封锁多时了,我们就是把自己卖了,人家也不会给,只能自己来搞。别的方面就更没多大意义了。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和美国之间互相最需要什么?
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的先进科技和消费市场,美国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工业制成品,也就是“Made in China”。
先进科技上面说了,人家早都封锁了,所以跟美国脱钩,我们失去的主要就是个消费市场。只要迅速拿下弯弯,战后重建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再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市场,推进共同富裕,释放出来的消费潜力足以抵消失去美国市场的损失。
而美国需要的中国工业品,如上面所说,是不可能迅速补齐的。
中美(西方)这个时候就像拔河,看谁先撑不住。很明显,美国和整个西方会先撑不住。
俄罗斯仅一个天然气就把欧洲折腾得死去活来了,我们不可计数的工业品,要折腾他们还不容易吗?关键还是看我们有没有这个勇气,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去“亮剑”。
一些人总喜欢拿GDP、人均GDP说事儿,总说时间在我们一边,等我们再发展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足够强大了再动手,此前应该尽量避免发生冲突。这种言论乍听上去有一定道理,但却容易陷入机械决定论的窠臼。天下事要能像做数学题一样就简单了,但只有傻子和把头埋进沙子的孔雀才会真这么想。
佩洛西访台已经成行,此前的主流猜测都被打脸,如果后面我们仍无很实际的东西,不能让对方感觉到疼的话,那得寸进尺、百拳齐来就是可预期的了,以后别说等你GDP增长到什么高度了,现在的安稳都不可能有了。
这还不是最危险的,主要的危险将从内部升起。
十八大以前的乌烟瘴气我们都是经历过的,十八大后铁腕反腐,重建起十四亿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信念,曾经甚嚣尘上的公知们都成了过街老鼠。但此次佩洛西若挑战成功,那我们将会是“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人心一散,可就什么都不好办了,任你长安锦绣、洛阳繁华,一切都将成空。那时再回看那些到某某年中国GDP超过美国,到某某年中国GDP超过整个西方的言论,不知是该笑啊还是该哭啊。
佩蔡会晤
所以说此次佩洛西窜访事件重点已不在利益算计上,而在人心。顺人心而行,提振民心士气,化解无数难题;逆人心怯战,图一时安稳,后面就少不了更多更大的麻烦。
多好的机会啊!国内房地产的问题、文化买办的问题、失业问题、利益集团问题……多种问题已经纠缠在一起难上加难了,要能利用此次事件,借战争一举快刀斩乱麻,将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开凿出巨大的可操作空间。
如果后面仍是不痛不痒,那不是困难加1,而是困难的N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