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站在伟人的肩膀上,你才会有高度

火烧 2011-09-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反毛小丑的病态心理与逻辑混乱,通过与虬髯客的争论案例,揭示其缺乏分析能力与不实言论,强调站在伟人肩膀上才能获得思想高度。

站在伟人的肩膀上,你才会有高度  

作者:杨明华

本来是想写一篇文辞犀利的文章,来揭露反毛小丑的虚伪伎俩,可我却不忍心把话说得太重,这是因为我发现,大多反毛者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病态——不承认事实,极尽狡辩撒谎之本能。这种人的病态心理在于,把周围人都看成没有分析能力的傻子,可事实是,能够看透本质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他们不是故意把别人看成傻子,那就是他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傻子了,否则,他们怎么会不停地写出那么多经不起推敲的文章呢?从逻辑能力紊乱方面来看,反毛者大多不是病就是傻,这在精神病学的解释上是说得通的,并非我有意侮辱他人人格。

具有病态心理的人,大多也同时极具逆反心理,心胸狭窄,容易想不开。我怎么忍心给病患者制造新的不乐意呢?要是因为我的言语不慎给病患者制造了新的不乐意,那我也太不人道了。可我得尽点责任,我不能看着一个人总是带着病态思维却任其存在,写此文意在拿我和一个普通反毛人士的交往事例来告诉所有反毛小丑,好让他们也自我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也是如此,这有利于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尽管我知道这很难。

虬髯客先生自2010年10月在《中思网》开博以来,一直对我的文章保持关注,并写下大量的评论文字,尽管大多是反对的语言,依然让我很感动。最初虬髯客先生对我的文章写评论的时候还是很礼节的,我也会出于礼节给予回复,有时候还会出于礼节对他进行回访(总共不超过三次)。但后来虬先生对我的文章的评论就显得有些霸道了,可能是我极不情愿给他回复和辩论的原因,这让他感到难堪。这里请虬髯客先生理解,我实在看不下去你的建立在臆测、杜撰基础上的,想当然、缺乏逻辑常识的文章或者评论,并非我不知礼节。

我最近批驳一个叫信历建的反毛小丑所写的根本经不起推敲的文章——《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较量》,写下《驳信历建先生<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较量>一文之歪理》。虬先生不同意我的观点,写下【《驳信历建先生<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较量>一文之歪理》的论证硬伤】,表示反对,并引导我去看此文。可我看后觉得虬先生的文章里所指责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我又写《关于“毛邓外交”的争论回复虬髯客先生》进行回应,我还以为虬先生很快就会写文回击呢,结果,已经过了这么多天,也没有见到虬先生的反击,看来我的文章的确让虬先生无话可说。

这期间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虬髯客先生急于想出名。我的《驳》文在《中思网》是9月5日15点55分发表的,次日被《中思网》放在首页,并被推为精华文章。虬髯客先生7日对此文写下评论,并邀我看他7日12时发表的《硬伤》文,我当晚发现后立即写下《回复》文,并于23时56分发表。8日下午17时,我乘车回老家的途中利用手机上网发现,我们俩的文章同时被放在首页。让我惊讶的是,《硬伤》文的点击次数已经达到183人次(这在《中思网》是很罕见的,该网虽然曾经被评为教育部十大思想网站之一,点击率却不高),而我的《回复》文却只有58人次。这让我有兴趣继续观察虬先生的点击次数,以及在何时出现高峰,结果令我很失望。且看我的统计记录:

虬先生《硬伤》文往往是数小时不见有人点击,一旦有人点击,便是一下子上百人次,甚至更多。9日下午不到40分钟内《硬伤》文从189人次上升到291人次,10日下午,292人次上升到393次,11日,我开始全程关注《硬伤》文,从16点35分的395人次,到了16点54分就变成了519人次了,呵呵,真是神速啊。

再看看我的详细记录:

11日20点41分,521人次;21点00分521人次(未变);23点10分521人次(未变)。

12日03点起床解手,也忍不住再看看《硬伤》文,525人次;07点58分,525人次(未变);09点09分,525人次(未变),11点25分,525人次(未变);13点36分,525人次(未变);这以后我在返回单位的公共汽车上,没有上网,下车回到宿舍后于15点46分打开网页一看,居然718人次了(我两个小时没看,有近200人次点击《硬伤》文了)。17点08分720人次,20点23分,724人次。

13日06点00分,724人次;07点30分,725人次;13点30,727人次。

14日13点48分(我开始写此文),737人次;14点39分,737人次(未变),15点24分,878人次(乖乖)。

好了,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虬先生的文章平时并无多少关注的读者,为什么这次却总是集中在某一时段(多在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出现密集的点击次数?有三种可能,一是在这一时段发动学生学习,要求大家同时打开这篇博文(应该排除,因为,10、11、12三天恰值学生放假,没有学生上课的);二是号召亲朋好友在同一时间打开此文(这几乎没有一点可能,因为,他的亲戚朋友不可能都具有病态);三是自己不断地点击同一篇文章,制造点击率高的假象。奇怪的是,我在某网吧做了实验,同一篇文章是无法实现连续点击而改变点击次数的,不知道虬先生是怎么实现这样的结果,也许不同的电脑设置会有不同的情况吧。前两种情况已经完全排除,那就只剩下第三种情况不能完全排除了。如果是这样,我想问问虬髯客先生,你这是何苦呢?假的始终是假的,不会成为真实;我惊讶地发现,你太想出名了,甚至不惜制造假象以实现自慰——实实地可悲呀!

在虬髯客先生发表《硬伤》文的时候,我的《驳》文已经有三百多人次的点击次数,开始我还以为虬先生是想压倒的《回复》文,在我得知虬先生想追赶我的《驳》文的点击次数的意图之后,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祈祷:“朋友们,别再点击我的《驳》文了,体谅一下虬髯客先生的舍命追赶之苦吧!!”可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却发现又有不少朋友们点击了我的这篇文章。我在想,算了吧朋友们,别累坏了虬髯客先生哦!!可当我边写此文边看看虬髯客先生的点击次数的时候,一眨眼却从737人次成了878人次了。我真不知道是该感谢朋友们关注我的文章,还是该埋怨朋友们,我只想着,你们把虬髯客先生累坏了怎么办?

在《中思网》,自发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朋友,绝对不在少数,作为异见者的虬髯客先生为什么老是和我较劲,追着我不放呢?我想大概有这样的原因,我在《中思网》不到半年就成为明星会员,文章点击率较高。一位老教授爱称我为“《中思网》的雄辩家”,并说,杨明华先生,“文笔犀利,曾一时引领《中思网》潮流”。是的,我杨明华在《中思网》这样一个小港湾,也的确算是一个“名人”了(呵呵,其实仅凭明星会员就能证明我的明星身份,尽管我的确对此荣誉受之有愧),虬髯客想和“名人”较劲以获取点击率,当然也在情理之内。从这次虬髯客先生急急追赶我的文章的点击次数来看,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使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周排名、月排名、总排名第一的《驳》文并列在一起,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在这里,我诚实地告诉虬髯客先生,我理解你来到《中思网》后,想在这里成名的愿望。但是,成名的路有多种,一定要选择体面的正确的道路,而不是靠自慰和无耻成名。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为了出名宁可给自己制造绯闻,甚至靠污蔑伟人出名,但是,那都是臭名,是要被正义的人们蔑视的。

为了满足虬髯客朋友的成名欲望,我想我应该据实给虬髯客先生做个经验介绍,免得人家说我太自私。

   

经验之一,那就是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实事求是。  

我想告诉虬髯客先生,我能够被《中思网》认可,并在无数次辩论中保持不败的记录,是因为我牢记毛主席的教诲,干什么都讲个实事求是。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也保持了这样一种习惯,我的任何辩论性文章,很少引经据典说虚话,而是用大量的事实作依托,我们都知道,事实胜于雄辩。我的文章大多是颂扬毛泽东和反对全盘否定文革的,毛泽东一生作出了说不完的无量功德,给后人留下了说不尽的人间佳话,那都是事实,谁也抹杀不了,怎能不让任何反毛小丑哑口?

我发现,反毛者大多怕讲事实,面对质疑,常常表现出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等,要么以一般遮盖特殊,要么以特殊代替一般;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耍无赖。我批驳信历建先生的信口雌黄,依据了大量的事实,你虬髯客先生却视若未见,反指责我不讲事实,这就是一种耍无赖的方式。就算我没有写那么多的语言,仅凭我写出邓小平如何表白自己是如何实践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的,就足可以证明毛泽东外交思想的伟大,虬髯客先生怎么能够无视这基本的事实呢?

在我的《回复》文的评论栏里,我问虬髯客先生两个问题:一、“三个世界”理论是谁提出的?邓小平在联大阐释“三个世界”理论以后的20年中,那么多次对该理论的赞扬和实践都是假的吗?二、邓小平所坚持倡导的“四项基本原则”也是假的吗?你至今没有正面回答。你用很多基本的道理作为回答,我何时说过那些基本道理不存在了?什么“政治家的话都是有政治语境的”,是的,可我没有说毛泽东说了什么值得赞扬,而是说邓小平说了很多赞扬毛泽东的话,你这样的回答算什么?你这是不是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

所以我说你:“我问你到哪里去,你说你老婆要去上海。我需要你这样的回答吗?”什么希特勒、日本法西斯、金大胖子等等,你到底懂多少?除了这些经不起一驳的假设和类比,你们还能有什么作为?要知道,在法庭上,你只需要回答是与不是,是不给你扯东道西的机会的,否则,你就可能面临败诉的结果。

虬髯客先生,我的《回复》文可是和你的《硬伤》文一起在《中思网》发表在首页的,你至今不能够写文反驳我文中反问,要是在法庭上,你早就已经败诉了。告诉你虬髯客,我写的所有反驳性文章,在我看到对方文章到我自己的反驳文章发表,5千字以内的文章,不会超过5个小时,万字以上的文章,不会超过12个小时,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你可以看看我曾经的辩论文章和要反驳的文章的发表时间,绝大多数在我上述时间内,只有少数文章拉开时间,这是因为我没有在第一时间看到对方的文字。没有这样的能力,有谁会称我是“雄辩家”?我的自信和实际能力,来自许许多多既有事实的支撑。而你们没有,所以你们总是败诉。

怎么说你呢,连你自己都不自信的文章(如果你自信,早就写文答复我的《回复》文了),你却拿来当作宝贝,甚至不惜制造假象来实现自慰,你真可怜。看看咱的辩论性文章,哪一篇文章不精彩?只有遇到你这样水平的臭文章,才使得我的反驳一点都不精彩。因为,你的质疑和指控根本不存在,反驳太容易了。我反驳你的文章的时候,把我要反驳你的文章贴在我的文章后面,让所有人都来看看到底谁在胡说八道,你怎么不敢呀?

虬髯客先生可能想不到我会这么清楚地记录下他的丑态(确切地说是病态),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过这没有什么,知错改掉就好。记住你此文的第879次点击是我给的,我在写此文的时候,想再次确认一下你是不是把我的文章(《驳》文)也粘贴在后面,你应该这样做的,我在反驳你《硬伤》文的时候,就粘贴了你的《硬伤》文的原文,好让人们做个对照。

经验之二,也是决定性因素,那就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你才会有高度。

在很多时候,人要想出名,偏偏难以出名,没有想要出名,反而出名了。这就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本人没有太高的学历,更没有太高的地位,刚来《中思网》的时候,的确是诚惶诚恐,面对无数个大学问家,感觉自己非常渺小,然而却被《中思网》承认,这不是我本人的功劳,也不是本人有多高的天赋,这是因为我站在伟人的肩膀上,确切地说,我是站在毛泽东的肩膀上,因而我有了高度。这个高度就是思想高度。有高度,才有支持率和回头率。

我曾经写《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践者》,文中介绍了毛泽东总是从成功走向成功的非凡的一生,那么,毛泽东为什么总是成功从不失败?这是因为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大智慧的人物,历史上没有一个人的实践能力能够超越毛泽东。我比虬髯客等反毛小丑们高明的地方,在于我宣传的,是经过历史实践的检验属于真理的东西,那就是揭示了人类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毛泽东思想。高举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我怎能不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这就是我在无数次辩论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主要原因。

我想告诉虬髯客先生,有很多人们出于个人恩怨,百般诋毁毛泽东的个人形象,这是徒劳的,虬先生应当自省,不要跟着无知者趟浑水。毛泽东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的思想因此被人民认同,他为人民求解放、求发展的盖世业绩也因此被人民广泛传诵,并且一定会世代传诵,恒久不息,任何反毛小丑面对这样的事实都应该知趣而退,而不是作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式的对抗。那有意义吗?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西北汉子唱出了一个事实,毛泽东就像一轮红日,他的思想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能够让任何阴暗肮脏的东西瑟瑟发抖、胆战心惊。不要认为毛泽东的躯体已经倒下,你们就可以胡说八道,毛泽东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人民不会就这么任凭一群颠倒黑白的小丑糟蹋毛泽东一生的清白。

是的,“站在伟人的肩膀上,你才会有高度”,这不仅仅是说给虬髯客先生的,也是说给所有人的。毛泽东不是个吝啬的人,他的坚实的臂膀能够撑得起这世界所有的人,他也愿意这样做,他希望所有人都变得聪明。学会欣赏伟人的智慧,你才能够真正变得聪明起来。很多朋友常常给我送来赞誉之词,说我有“渊博的学识”等等,其实,我真的没有什么“渊博的学识”,就连一般的学识都谈不上,我之所以常被人谬赞,就是因为我所具有的思想高度,我选择了毛泽东思想,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思想能够超越毛泽东思想。

赵忠祥说:“毛主席就是一座山,过去是,今后也是。”是的,毛主席就是这世界上最雄伟的高山,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普天下所有期盼公平公正的人们有所依靠,他是人民心中永远的靠山。他的躯体倒下了,可他的思想却代表着真理,是永恒的,万世流芳。哪怕再过万万年,他也依然会是人民的靠山。我有一种预感,在将来某个时候,毛泽东思想的光芒一定会照亮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接受的真理。只有见不得人的牛鬼蛇神才会害怕太阳,让所有见不得人的肮脏垃圾都见鬼去吧。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下午16时,于农村老家

   

发表前附注:

我现在身患强直性脊柱炎,此病在医学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已经到了晚期,写文很困难,不能久坐。有时疼痛发作,就得暂时罢笔休息。前段时间我的电脑坏了,遇到需要回复的问题,就得往网吧跑,很是不便。

13日,我刚买了一个笔记本,本想常驻乡下写文发文,可惜乡下信号太差,要想发表一篇文章,必须得乘车到离城镇较近的地方,这也很费劲(这也是我不能在第一时间发表此文的原因)。但是,如果有人想和我继续进行关于毛泽东和他的文革问题的辩论,本人愿意再次“引领《中思网》潮流”。本人也曾经引领《博联社》潮流,呵呵,可惜树大招风,被美国豢养的马晓霖先生(《博联社》老板)给逐出门户,呵呵,反毛者害怕杨明华哦!。

声明一点,类似于虬髯客这样的人物,不在我的辩论对象之列。我瞧不起任何人不尊重事实、不回答问题;在对话中被问急了,就设法回避问题、答非所问;甚至指桑骂槐,还要说别人骂人了。我的确劝虬髯客先生去做个精神疾病检查,但这绝非是为了骂人,而是根据虬髯客先生的一贯如上作风,我觉得,只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才会出现这样的颠三倒四的情况。

截至9月15日9点25分,我再次打开虬髯客先生的博客,他的《硬伤》文,依然是我最后点击的879次。我现在要找个有信号的地方发表我的这篇文章,从现在开始,我不再继续关注虬髯客的《硬伤》文的点击次数。

 2011年9月15日 上午9点30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