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求是论坛》“共产党还是无产阶级政党吗”?
2010年7月12日《求是论坛》署名袁红章的文章《共产党还是无产阶级政党吗?》读后心里很有感慨。这是一篇从思维逻辑到世界观、方法论都极其混乱的文章,感觉作者在此文中表明的观点即是抹杀了社会客观存在的阶级性,其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概念仅是一知半解,仅是从字面上理解无产阶级的含义,于是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就不免有夹缠不清、南辕北辙之惑。
其文章的开端就否定了共产党还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合法性。袁先生这样论证道:“综观中国现有的各种政治理论观点,汇集为一个核心问题:共产党还是无产阶级政党吗?‘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这一定论,是否无可厚非。共产党在其产生之初,其主要成分是无产者,其主要目的也是谋取无产者的利益。但只要稍作理性分析,便能看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那么他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该作者的依据有三。
我们先来讨论所谓依据的“其一”。共产党为之奋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消灭地主、资产阶级,剥夺他们的财产,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句话没错。但“其意义就在于无产者要将自己变成有产者,变成有产阶级。当地主、资本家被消灭之后,共产党也因此应变为有产阶级政党”。这句话值得商榷。为什么呢?都知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选择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公有制,那就是生产资料是全民拥有的,而不是某一党派独有。无论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都是社会全体成员或是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因为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决定着劳动财富的分配,所以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就是社会化生产活动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参与者。但这并不表明共产党就由无产阶级政党变为有产阶级政党,社会的财富仍然为全民所有,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只不过是由全民中的部分先进分子所组成,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中起着带头和表率作用。她的先进性觉悟决定不会是打倒了旧有的“有产阶级”而再由自己来充当新生的“有产阶级”。因为她奋斗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道路,即使已达到了这一目的,社会财富的拥有对象还是全民,或者可以称为国家,而某一组织或是某些个体注定是不能占有社会财富的,所以共产党成为“有产阶级”政党这一论证是站不住脚的。
其二,随着“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让中国共产党人看到必须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才是出路。”这句话值得商榷。积三十年所谓“改革开放”的经验,中国社会的大多数人才真的明白这所谓的发展经济是什么样人的出路。作者提到建设小康社会事实在消灭无产阶级,在消灭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础,所以现在的农民、工人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产者了。这就要从仍然号称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来看了,一个国家如果公有制经济基础名存实亡,却还下大力发展私营、民营经济成分,无论是打着什么样的旗号,说着怎样动听的话语,注定都是皮之不复毛将存焉的大话欺人和梦呓。实际经济发展、社会生产活动是资本主义的形式,但名义上还是无产阶级政党专政,还要硬称是社会主义,只不过可能有人也觉得有些不伦不类,所以就加了“特色”以混人视听。经过三十年的特色,确实是少部分人,包括执政党内的一些人已成为有产阶级了,但占社会绝大部分的人民又开始为生存、为住房、为治病、养老而奔波拼打,他们也算“有产阶级”吗?也许作者也深感这句话不大靠谱,又强调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因为有逐渐完善的福利保险制度,所以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真是搞笑啊,提起福利保险制度,譬如就拿低保来说,一个月一百余元的费用在物价不断上升的今天能否维持一个人的温饱?还有号称老有所养的统筹,且不说那累积的1.3万亿统筹资金的缺口如何靠寅吃卯粮来硬着头皮维持,它的条件是由年龄来决定是否有资格享受的。那么没到能享受年龄的时候,在靠一百多元来苟延残喘的时候,他们就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了吗?
至于其三就是名副其实的无稽之谈。作者在此也不用什么“先天下……后天下……”的绕弯子,是地球人都知道所谓“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导干部,即是时下所称的公务员,他们早已不是了什么无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实际收入和享受支配的社会财富注定要遭受“共产党已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羞辱。
因为共产党业已背离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核心,历经30年的“改开搞”,又把地主、资本家请了回来,又重新在中国的“特色”社会恢复了剥削和压迫,似乎还要再加上“和谐”才算完备,所以实现人人平等、自由实际上早已变为一句空谈。因为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将所有人民都变成有产者”,无论这一目的实际达到与否,特色的做法都注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这一定论有着理论上的逻辑错误。据说“在实践中也是有严重危害的”。所以“现在有一些人,正是拿这一定论非议中国的改革开放。”倘依作者所言,这似乎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了。如果还要继续“改开搞”下去,那这个理论、逻辑都有错误的共产党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吗?
这时又扯出行为科学的话来。似乎是只要“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那么一切的所有制形式,经济组织形式,社会管理制度都是无可厚非的。在此概念下,什么思想观念,管理制度,个人以及集体的行为都是合情合理的,“都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都应成为通向共产主义道路的基石”。在这里想问袁先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无论是人类迄今为止的何种社会制度,在什么时候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地主,资本家的暴富过程无损于他人吗?党内、政府体制内的不良官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穷奢极欲的过程无损于他人吗?黑砖窑的老板,黑心的煤矿主,为了达到土地流转而暴力拆迁的房地产商,卖国害民实施转基因的高官、专家、精英们无损于他人吗?若依此标准来衡量,特色中国能找出多少无损于他人的事情?
最后,作者设置了衡量共产党还是不是共产党,社会主义还是不是社会主义,应有的标准和基本特征。但除了“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这一句话之外,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不过是一些空话、套话而已。似乎是只要能实现这一句作者自己设定的条件,共产党就还是共产党,但已是“有产阶级”的政党组织;社会主义就还是社会主义。除此之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就注定什么都不是?
真是荒唐透顶的逻辑。但无论是以袁先生的标准来判定,还是以唯物论来判定,怎么觉得特色中国的共产党真的什么都不像。如果硬要说像,那么大家说到底像什么呢?
是否袁先生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共产党必须清理:那些打着共产党旗号犯罪的人!那些以“改开搞”为名其实行卖国之实的人,那些以维稳为名用“和谐”压制社会矛盾的人,那些身居高位不是为人民服务却是为人民币服务的人……否则,共产党就应该改名?
附注:
袁红章 共产党还是无产阶级政党吗?
综观中国现有的各种政治理论观点,汇集为一个核心问题:共产党还是无产阶级政党吗?“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这一定论,是否无可厚非。共产党在其产生之初,其主要成分是无产者,其主要目的也是谋取无产者的利益。但只要稍作理性分析,便能看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其一: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就是要消灭地主、资产阶级,剥夺他们的财产,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其意义就在于无产者要将自己变成有产者,变成有产阶级。当地主、资本家被消灭之后,共产党也因此应变为有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明显隐含严重的逻辑错误。
其二: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让中国共产党人看到必须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才是出路。当我们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事实上在消灭无产者,在消灭“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现有的农民、工人都不是传统意义的无产者了。当然还有一部分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随着福利保险制度的完善,这部分人也不是传统意义的无产者了。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无产者作为阶级将逐步消失,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还有其阶级基础吗?
其三:我们将共产党定义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我们的每一位党员就应当做到“先天下之穷而穷,后天下之富而富”。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应做到级别越高,工资、各种福利待遇应越低。如此,有多少人勇跃争当无产阶级先锋队呢?或许有人会说我是无稽之谈。但大致也能验证“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这一说法的错误。
既如此,共产党究竟应是什么样的政党?其实共产主义运动的核心就是推翻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消除地主、资本家对广大民众生存愿望和物质愿望实现过程的限制和伤害,以求实现人人平等、自由。共产主义运动的导师和组织者,从没有提出要将全人类变成无产者,而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将所有的人变成有产者。所以“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这一定论,存在理论上的逻辑错误,在实践上也是有严重危害的。现在有一些人,正是拿这一定论非议中国的改革开放。
那么,我们如何对共产党的性质作理性界定呢?既然共产主义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反剥削、反压迫,追求人人平等。按行为科学的话说就是要建立“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的所有制形式、经济组织形式、社会管理制度。在“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这一平台之上,任何有利于人们实现生存愿望、物质愿望的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科学技术、思想观念、个人行为、集体行为等等,都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都应成为通向共产主义道路的基石。为此,共产党应是基于“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这一原则,组织人们合理实现个人愿望,并不断提高个人愿望实现程度的政党。除此外,谁又能界定共产党存在的更宽泛的意义?
根据这一定义,衡量共产党还是不是共产党,社会主义还是不是社会主义,应有以下标准和基本特征:
1.国家组织管理机构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国家应建立职责明确、功能完善、便于民众监督管理的国家组织管理机构,实施专业化的国家管理。
2.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统治阶层剥削和压迫民众,统治阶层为了实现个人(共同)愿望,限制和损害被统治者的个人愿望。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消灭剥削和压迫,建立基于“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原则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实现这一原则下的人人平等自由,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旧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
3.国家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国家应对土地、矿山、河流、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因公有权力产生的收入实行全民所有制,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实行国家经营管理制。除此外的经济活动,实行以“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这一原则为基础的、完全开放的经济管理制度。对人们的经济活动重在调节,而不是限制。在“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这一原则下,只要有利于人们实现个人愿望的个体行为、集体行为、所有制形式、经济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济管理制度,都应得到支持和发展。从而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劳动和创造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愿望实现程度。
4.社会关系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国家应完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压迫和不平等,保障人们通过劳动和创造实现个人愿望的平等自由。在坚持“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这一原则的前提下,人们的思想、行为不受约束,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
5.社会理想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理想是基于反压迫、反剥削,追求人人平等的社会理想,坚持和完善共产主义理想,引导全人类向共产主义方向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理想方面的基本特征。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