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读毛主席的“错误”
科学解读毛主席的“错误”
现代人评毛主席的错误是个很棘手的议题,不管是个人的善意评价,或对高层的评价感到不公,或是“还乡团”的恶意报复,都是凭着自己认知的“正确与错误”的标准去“对号入座”。结果是越想歌颂毛主席,越觉得措辞困难;越想贬低毛主席,毛主席越伟大。如2009年,有位名叫逄先知的高层智囊老文人(当时80岁)在“中共文献研究会年会”上作了题为《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思路和构想》的发言,措辞极为谨慎,属于“感到不公”而对《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特作善意补充的哪一类。谨慎也好,纵情也好,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科学视阈不够,就无法说到点子上,原因在于毛主席“突破”的历史“禁区”太多,这使普通人自觉渺小而只能自我表达一番情感而已。
本小组也对毛泽东思想研究了多年,现就最敏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简要解读——毛主席的“错误”——错误二字必须加引号——按常理讲,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按辩证法,毛主席没有错误;按科学发展史分析,毛主席不但没有错误,而且还在革命(建设)实践中纠正了一些“科学理论”错误。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系统,在这个基本系统中有一个哲学原理错误,即“(二元)矛盾对立统一法则”(所谓毛主席的“错误”都出在这上面)。这个错误源自《易》的“阴阳论”[可追溯到距今5300~5500年新石器晚期——“含山玉版”(出土文物),即“天方地圆”——现知“阴阳论”发展的再早基础符号];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0年~前470年)则是西方第一个提出(二元)对立统一观点的人;到了1909年,又被西方化学家发现的“正负电子”所证实;直到今天,量子物理专家还在坚持这个法则,如使用“暗物质”一词就是实证。这就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个别人把全人类的这个片面性的认知错误都归于毛主席一人来承担,毫无道理!下面就论证这个结论。
就原子的结构而言,“(二元)矛盾对立统一”确实具有普遍性,但就原子与原子的结合而言,并不是(二元)矛盾对立统一,而是多元矛盾对立(交换)统一。所以,“(二元)矛盾对立统一”只是原子结构的基本形式。因为某一自然学科的原理(规律)不能直接替代哲学命题原理(法则),所以,“(二元)矛盾对立统一”在哲学上不成立。
从自然科学的整体范围来看,“(二元)矛盾对立统一”只是个案,即原子的质子(正)数等于电子(负)数,其它绝大多数事物都不是“(二元)对立统一”,而是一元或三元以上的基本系统,甚至是更复杂的基本系统。例如:混沌力学就有个临界问题,即一般运动轨迹达到临界点以后变为分形运动轨迹;宇宙黑洞中没有原子,即不存在正负电子;科赫曲线的边长在有限的平面内无穷长,即分形维数大于1而小于2;麦比乌斯带只有一个面,即没有对立面的拓扑面;还有对称性破缺、时间、空间、精神思维。等等。这些自然科学理论都不符合“(二元)矛盾对立统一法则”。
因此,如果说原子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普遍自然物质,那么分形就是我们看得见的物质的普遍自然现象,所以“(二元)矛盾对立统一法则”是一个严重的片面性错误。
也许网友们要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嘛,说穿了还是正负电子问题呀。好,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被大家当做时髦用语的“暗物质”问题。所谓“暗物质”,就是质子带负电的原子。上面谈到黑洞,它是已知物质的一种未知的存在形式,但并不是暗物质;还有人工剥离的“裸核”,它是质子带正电子的原子核,也不是暗物质;电子、夸克、轻子等被视为“基本粒子”,自然不是暗物质。也就是说,“暗物质”是根据“(二元)矛盾对立统一法则”提出来的一种科学假说,迄今还没有那位科学家拿出实证。有资料说:“‘MACSJ0025星云’(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星云照片、距离——数10亿光年、曝光时间——2006年11月5日)是两个巨大的星系团发生碰撞的结果,蓝色区域表示暗物质,红色区域是普通物质。”我们断言,这个结论纯属臆断。理由很简单,例如:“炎热的蓝色恒星”、“细丝状的蓝色的新生恒星”、“蓝色的光芒(来自)Sun-like恒星”(超大质量和超高亮度)、蓝色的颜色是灿烂的氧气”、“蓝色是炽热气体喷射的X射线流”、“蓝色光线来自黑洞周围的炽热年轻恒星盘”等说法都与“蓝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都指向氧元素和超大质量、超高亮度的恒星或X射线流,这些都是已知物质而不是暗物质。
说到这里,网友们还能确定原子的本质吗?本小组告诉大家,原子的本质是“智核”(已离题,请参阅《论智子流》一文)。这些科学实例证明,“(二元)矛盾对立统一法则”确实是一个片面性错误,改为“(多元)矛盾对立统一法则”就对了。
问题已经很明确,量子物理专家直到今天还没有走出“(二元)矛盾对立统一”的科学误区,毛主席又如何突破这个科学历史禁区呢?显然,把毛主席的错误定性为“终久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即不符合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事实,又不承认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滞后事实,这反而证明了那个定性的高层及其智囊的思想文化水平低下,不懂科学,不懂辩证法。
严格地讲,毛主席十分尊重自然科学,但由于他处在领导集体的中心位置,按片面性的自然科学结论而制定的方针政策并运用到革命(建设)实践中去的后果就不是一般人的认知错误问题了。这一点是无需多说的。
其实,纵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毛主席早已觉察到“(二元)矛盾对立统一法则”的别扭不通之处,所以在尊重“自然科学结论”的同时非常注重辩证法,突出表现在(与事实)“相结合”的思想上,如:他讲的“五张皮”和“一张皮”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多元社会制度的事实矛盾问题;他远见卓识地反对“形而上学”(玄学)和“庸俗进化论”;他用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在很大程度上补救了“(二元)矛盾对立统一法则”的错误;他提出了“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者必须结合”的思想,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两弹一星”的辉煌;他提出了“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蓝图;他摸索总结出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体制”(他特意补充说:“山里头更小一些也可以,十来户、七八户搞一个核算单位”)及“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模式;他从辩证法的角度解决了历史性的“全国的平衡”难题,即中央集中力量高效率地办大事(包括战胜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赢取战争的胜利等);他要求:“发展同世界任何愿意和我们往来的国家的通商贸易关系”;他说:“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他说:“意识形态的墙和社会制度的墙,只要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是可以拆掉的。”他提出了“为人民服务”和“生产好,生活好,孩子带得好”的口号,即正确处理好执政、生产、节约和消费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等等,毛主席的这些思想要么与“(二元)矛盾对立统一法则”无关,要么修改完善了这个“法则”。这就是毛主席伟大的地方之一,后人为何要篡改或否定呢?
最后须强调指出,现在的高层及其智囊一谈到“(二元)矛盾对立统一法则”时就谈虎色变,有意避开“两点论”(两个极端)而走向一点论(中庸之道),这是十分错误的,后退没有出路!尽管“(二元)矛盾对立统一法则”具有片面性,但它毕竟反映了一种自然事实——它在战争年代确实是法则,在和平时期对其加以完善即可运用。而“中庸之道”是愚弄劳动人民的落后思想文化。你们念念不忘毛主席的“错误”,自己却在犯明知故犯的低级庸俗的错误,很危险!所以,大家必须知道这个“法则”的片面性并不是毛主席的错误,并不影响毛泽东思想;惟有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中国人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