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和平主义者与恐怖主义者

火烧 2022-07-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探讨和平主义者与恐怖主义者的行为差异,批判以德报怨的逻辑,赞扬日本赤军的英勇反抗,强调正义与勇气的价值。

  前几天,南京玄奘寺发现了侵华日军战犯牌位,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据说,事情经过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叫吴啊萍的女子,大学毕业到南京工作后,了解到侵华日军战犯的暴行,知道了松井石根等5名战犯的罪行,遂产生心理阴影,长期被噩梦缠绕。吴在接触佛教后,产生了通过供奉5名侵华日军战犯“解冤释结”、“ 脱离苦难”的想法。同时吴还了解到美国传教士魏特琳女士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女性,因受战争刺激,回国后在家中自杀,也想通过供奉帮其解脱。于是2017年12月18日,吴到南京玄奘寺花钱供奉了松井石根、谷寿夫、野田毅、田中军吉、向井敏明、华群(即美国人明妮.魏特琳)6个人的牌位。直到近几天被人发现、在网络间流传。经公安机关走访调查,吴啊萍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属个人行为,并非受人指使。

  自己先辈被侵略者虐杀,反而把侵略者的牌位供上灵堂,这大概是出于一种“以德报怨”的心理吧。从吴姓女子的这种行为来看,很像一个反感战争、厌恶战争的“和平主义者”。其实,这种愚蠢的心理并不少见,如今有不少这样的“和平主义者”,他们对任何冲突、纷争或战争都表示厌恶、反感和谴责,他们固然谴责侵略者发起侵略战争,却也谴责被侵略者的英勇反抗,他们会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事从两方来”,所以应该各打五十大板。似乎别人的一切义愤都是激进的、偏激的,只有他们才不偏不倚、得了中庸之道。其实呢,这样的情绪和行为只会助长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打击反抗者的抵抗决心,表面上不偏不倚、两不相帮,实际上仍是在为虎作伥。

  与“和平主义者”不同的还有另一类人,他们是一群年轻人。他们与侵略者、压迫者以及被侵略者、被压迫者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们甚至过着优裕、富足的生活,然而出于义愤,出于对被侵略、被压迫者的同情,出于对侵略、压迫者的憎恨,这种憎恨完全出于公义,因为他们和侵略、压迫者并没有任何私仇,然而他们竟把这种同情和憎恨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面对制造不幸的整个邪恶的世界,他们敢于亮出自己的正义之剑,他们敢于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与邪恶世界相硬碰——以卵击墙,却义无反顾!是的!世界上真的有过这样一群真正的热血青年,让人很难想象的是,他们竟同样来自日本这个国家,他们就是——日本赤军!这个日本真的是一个崇尚“极端”的奇怪的国度,它产生过极端的不义,却也会产生极端的英勇。

  然而,日本赤军——这群对邪恶世界作彻底反抗的日本青年,却被称为“恐怖主义者”!可是,对他们我没有一丁点的恐怖感,有的只是敬畏、羞赧和自愧不如。在力量对比悬殊到可笑的程度时,谁敢绝望地亮剑?即使明知是正义之剑!也许这就是英雄与常人的不同之处。是的,也许这个世界本就如此,弱者的反抗从来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与同情,后者会认为这种反抗没有价值、徒费气力,反抗者的境遇也不过是咎由自取或自寻苦果。所以,愚蠢、自私、神经脆弱的可怜虫般的“和平主义者”要远远多于不自量力的“恐怖主义者”,然而,我要站在不自量力的“恐怖主义者”一边,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说的——“以卵击墙,我愿与卵共存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