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什么要批判“民左”?

火烧 2022-07-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深入剖析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左派的腐朽本质,揭示其作为资产阶级代理人角色,批判其形左实右、排斥新生力量的倾向,强调其背叛革命路线与马克思主义立场。

  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左派”代表着中国泛左阵营里的腐朽、堕落、叛变趋势,实际上起到修正主义在泛左阵营里的代理人作用,只代表资产阶级的一翼。长期以来,泛左思想阵营存在着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正确路线以魏巍、马宾、李成瑞、韩西雅等人为代表,在后四十年尖锐的阶级斗争中转变到马列毛主义革命立场上,从而已经跟传统的“老左”派划清了界限;另一派则实际上配合“主流”的若干转向,在进入21世纪10年代后愈加转向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形左实右,甚至连“形”上的左也不剩多少了。

  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左派”的阶级基础、社会基础主要是官僚权贵大资产阶级、一部分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安逸落后阶层和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这些人表面上有“批判”,实际上只是小有牢骚,小资产阶级式地要保住自己的几个坛坛罐罐,试图从垄断大资本的扩张中分得更多油水。

  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左派”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修正主义、实用主义、折衷主义,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赫勃之流实际上并无二致,只是更擅长玩弄一点“马克思主义”话术;这些人当中还形而上学猖獗,反辩证法,其研究方法与资产阶级只及于事物表面的形式主义、现象主义并无二致,自我标榜“现实主义分析”;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当“裱糊匠”;对泛左阵营中新生力量的态度是排斥、打压,倚老卖老,唯我独尊,搞宗派主义,等等。

  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左派”自诩对“至今未变色”“有功”,这种论调完全背叛了毛主席社会主义时期对苏修的批判精神,实际上背叛了毛主席提倡的革命路线。什么叫“变色”?在对苏联历史的总结方面,按照毛主席的研究成果,赫鲁晓夫的一顿操作即已意味着党变修、国变色,意味着出现了“两个苏联”,一个是列、斯领导的红色苏联,一个是赫、勃领导的修正主义苏联,这是毛时代的理论文章和一般宣传物所反复分析、强调过的——难道可以笼统地谈什么“苏联政权的人民性”吗?!

  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左派”的一个突出思想特征就是颠倒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把美西方帝国主义当做主、修正主义当做次,不懂得修正主义、社会帝国主义与半殖民地时代统治阶级的区别,不懂得修正主义、社会帝国主义与美西方帝国主义又矛盾又勾结的真实关系。“民左”理论实际上是一套理不直气也壮的工贼理论,正所谓“工贼行为居然能如此义正词严,混乱不堪的义正词严”。所以,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左派”把觉悟无产者打成“流氓无产者”,把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要求污蔑为“颜色革命”,等等,就一点不奇怪了。

  毛主席指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在社会历史滚滚向前的洪流中,难免有一点沉渣泛起。不管是第二国际老修正主义还是苏联现代修正主义,其思想路线跟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左派”其实并无二致,这反映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中的某种普遍规律。

  当然,我们要把顽固的、宣传“民左”观点最起劲的分子跟受他们影响的普通网友区别开来,把受影响最深的和已经有了一些转变、并不死守立场的分子区别开来,坚持毛主席一贯提倡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坚持对绝大多数即90%以上的人进行长期的耐心的解释说服、争取团结的方针,在坚持革命立场的同时高度注意革命的策略性问题,把自己人搞得多起来,把对立方搞得少起来,力争在马列毛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大团结、共同进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