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小麦价越高越收购,中储粮抢麦藏玄机

火烧 2010-07-0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小麦收购价持续上涨,中储粮抢麦导致价格远超托市价,引发市场混乱。农民惜售与卖粮难并存,高价最终转嫁消费者,引发广泛关注。

   

  在一些面粉企业人士看来,今年收储“有些失控”——作为托市收购主体的中储粮,其代收代储点为了抢夺小麦,不断抬高收购价格,现在一些地方收储价格已经远远高于当初制定的托市收购价!(21世纪经济报 2010-07-08 )  

   

  根据《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白小麦(国标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为0.9元/斤、0.86元/斤、0.86元/斤。但很多地方今年小麦开秤价格即达到0.99元/斤左右,远高于托市价。按常规,如果市场价已超过托市收购价格,托市收购也将随之停止。“但是,很多地区还在继续收储,而且包括河南等一些明令暂停收储的地区,下面也在偷偷地收,而且是加价收!”  

   

  何以至此?原来“主要就是赚取保管费!”反正托市收购的贷款利息是由国家承担的,且每收购1斤小麦国家将补贴收购费用0.025元,每斤的保管费为0.035元,而收储库点在收购和保管中实际支出费用不到0.01元。这加起来每斤就有5分“利润”,可是不要白不要啊!以河南省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国标一等白麦0.94元/斤计算,尽管很多收储点的收购价已经达到了0.97元-0.98元/斤,甚至更多,但一旦加上这5分钱利润,每收储1斤还等于赚上1-2分钱。如果收储1000吨小麦,就意味着有2万-4万元收入。而小麦的收储通常以万吨来计算。此外,如果小麦销售,收储点还能拿到每斤出库0.015元,其利润也就可想而知了。  

   

  虽自2010年始,参加全国小麦收购的增加了中粮集团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为托市收购企业,从前中储粮一家收储局面被彻底打破,但各方对于小麦的争夺,更是加剧了小麦供不应求。  

   

  于是乎,“小麦的价格已经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而且,根本收不上来!” 7月6日,河北一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负责人说,目前小麦的收购价为1.03元/斤,而2009年时,在0.96元/斤左右。正常情况下,企业每天要加工2500吨小麦,但前一天,一共才收上来1800吨小麦,根本满足不了生产。  

   

  小麦收购价格多出了几分,农民是否就真正得到实惠了?其实并非如此。夏粮收购价格的上涨从天面上看有利于农民增收,但目前的市场行情容易导致农民惜售心理加重,惜售和“卖粮难”的两种极端情形可能会发生颠倒,从而最终伤害了农民,并且“这个小麦高价肯定得转嫁到消费者那里。”  

   

  德州市黄河涯镇崔庄村粮农崔风全说,他今年种了5.5亩小麦,大约收了4500斤,单产800斤左右。按市场价1元/斤出售,可以“变现”4500元。但崔风全说,“不卖,再等等。”由于种粮成本普遍上升,农民对粮价存在上涨预期和惜售心理。部分农户的粮仓全部装满了粮食,他们认为粮价还会上涨,所以不会在近期卖。一粮农说,“玉米、绿豆、大蒜都涨得很快,小麦也有可能上涨。”在农村,如今农民对“炒”农产品现象并不陌生,甚至坐等小麦后市上涨行情,捂粮惜售现象今年特别严重。  

   

  由此想来,面对今年的夏粮“抢购风”,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特别要防止社会游资非法进入小麦收购市场“囤积居奇”谋取暴利,出现“蒜你狠”、“逗你玩”等类似事件。与此同时,作为国家粮食收购主渠道的粮食部门,面对“抢购风”,更不应把两眼只是盯到钱上,而是要想想自己的责任,在进一步加强“收购服务”的同时,加强价格管理,防止恶性竞争、哄抬价格,适度控制中间环节利润,在做好国库储备夏粮平抑市场上起到好的作用。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