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碳排放”能为民生利益出招吗?

火烧 2010-07-0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6
文章探讨碳排放如何通过环保贡献和碳中和机制惠及民生,强调农民参与绿色种植对碳排放的补偿作用,同时体现碳价值观对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

“碳排放”能为民生利益出招吗  

   

碳排放今为国际社会所重视,讨论着定指标,限止碳排放。其实像经营石油的资本知道自已一年有多少石油产销出去,也就大概知道一年会有多少燃料尾气碳排出,只是不可能因此来承担自已在环保上的责任,当然也无法迴避气候趋暖的指责。但资本的强处是在开发经营上不断挖掘新点子,新招数,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创发新的生财之道。这就有了碳排放的买卖生意经。  

昨读报知道,今年4月22日,联合国最高级别的环保人物奖揭晓,周迅因在中国身体力行地推动环保而获得2010年“地球卫士”殊荣,成为全球演艺界明星第一人。对一个老农民来说,演艺界明星们的荣辱与他是搭不上边的;但就民族感情来说,中国人在国际上得到荣誉总是高兴的事。  

不过,就事论事而言,资本考虑的是经营项目的不断开拓,而且能在决定世界前途命运的宏大事由上写出大文章绘出大手笔。对老农来说,就只知道怀旧:儿时村边的小溪可是农家饮用水的“水缸”,小鱼嬉游卵石间水流清澈见底。噫,现在水缸被“砸”了,其溪水用来洗手都怕不干净。自身的怀旧事小,但对碳排放这样的大事也能沾上边说几句,只是京官们听不见或不一定愿听罢了。  

《作家文摘》6月18日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第19期文章:《周迅选择不欠地球的生活方式》,“工作团队统计了周迅一年内所有飞行的里程,折算下来的二氧化碳用238棵树苗就可以消耗掉。于是周迅认购了238棵树木,通过上海‘根与芽’组织种植到内蒙古库伦镇。2010年,她又通过‘绿色出行基金’购买了219棵树,抵消上年全年的飞行和工作用车的碳排放。”  

对名演员来说,一年的飞行和用车肯定十分频繁的,足见二百多棵树木一年消耗二氧化碳的能量也不少。但作为多数的老农民,又不坐飞机、也没自已的专用车,他们像苦行僧一样为种植绿色植物修行一辈子,那对消耗二氧化碳的补偿作用有多大啊!  

“抵消因出席电影节乘飞机往返而产生的碳足迹,使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国内首个‘碳中和’电影节。周迅第一个去组委会办公室交了100元钱购买了4棵树。”那老农民一生的种植又有多少倍的4棵树及多少倍的100元可回报呢!当今劳动价值观不断贬值的年代,老农们正无地自容,突然发现进入了碳价值观昂贵的时代。在市场经济上对碳消费有“买”当然就有“卖”,于是农民又盼到生机,国家也找到消化严重二极分化的新机会。用对“碳中和”的贡献来回报农民、不论对国对家对富人对穷人对人类对自然界都是利益分享,良策天施!一是计费光明磊落,既不是辱侮农民式的施舎、也不是受国际社会注目的对农补贴;二是在国家层面是与国际接轨,赶上历史潮流;在民生层面又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创新意义;三是今天中国的富人占尽了良好的市政资源、优质的生活空间,反而纳税贡献不大,今终于找到了为他们提高社会“贡献”率、回报社会的机会。  

不能再生的地球资源既有被富人们垄断消耗的“自由”,也有危害环保抛给穷人共同承受的“平等”,但因此让富人们出点“血”应该是说不乏天理良心。  

多少与飞机无缘,也没有自已的“工作用车”,只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终生种植绿色稼禾苗木的农民老大伯一定不会奢望“地球卫士”的什么荣誉,但在地球紧缺资源日渐贫乏的今天,终于承认他们对资源的消耗最少、贡献最大,能在“碳排放”中给以象征意义的价值承认,就一定会心满意足了。  

看在祖祖辈辈为富人们的“碳中和”而做牛做马的份上,地球资源被资本开发瓜分消耗几尽的前夜,回归科学发展观,在碳补偿上奖偿农民,给点卖碳钱,缩小二极分化,回归和谐社会,应该皆大欢喜。     

中国的工业品廉销给美国,中国工人形象上了美国刊物的封面;中国农产品对世界贡献不大,不指望农民形象外输,但对中国现代化的城市,如果没有农村为工业污染物、生活垃圾作抛污纳秽之处,城市就无法如此“现代”,毕竟应该感恩农村的。  

农民奢望卖碳钱当然不是要当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这里没有怨气也没有轻侮之意。只是为实现和谐社会出点小主意,望能从新考虑农民的历史性贡献、从新评价农民的苦行僧胸怀、把农民的身价抬高一点而已。当然,富人们如果说对“碳排放”的态度只是“选择不欠地球的生活方式”问题,只与地球有关但并非与农村生活的人们相关。在城乡二元论下人微言轻的我当然也就只能叹息一下罢了。  

   

牛仔       写于2010年6月22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