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大道国学:再破现代化的四大迷雾

火烧 2010-08-26 00:00:00 网友时评 1034
文章探讨GDP统计失真问题,指出其无法真实反映经济福利与生活质量,反思现代化目标与西方教科书的局限性,强调需以国学视角重新审视现代化路径。

大道国学:再破现代化的四大迷雾

作者:网闻博报小社员

据大洋网-广州日报2010年08月21日报道,GDP与GNP不同,统计方法存在失真。江涌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达成“华盛顿共识”后,中国开始被拉入了经济全球化中来,原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衡量经济的指标,逐步被GDP所替代;GDP统计方法彰显了“强者标杆”,备受西方推崇。自从引入GDP指标后,原本注重“居民”(GNP统计强调本国居民,无论属国内生产还是国外生产,都是该国GNP)的统计,开始被强调“国界”的GDP(GDP强调以一国领土为界,无论是本国人生产的还是外国人生产的,都要计入该国GDP)代替,也就带来一国财富统计的“严重失真”。江涌举例说,中国大量的外资、涌入的热钱都被统计在了GDP中。另外,我国各地招商引资的“飞地经济”(各类开发区),也只是拥有名义上的财富,实则都是外国人的财富,也都算到了自己名下。因此,中国GDP总量统计数据未必能真实反映中国经济福利及生活质量。

对此,网闻博报小社员曾在《大道国学:破解现代化的八大迷思》一文中指出,人生的价值和幸福目标是什么?民族昌盛与国家富强的尺度是什么?“天人合一”宇宙生态系统阴阳互动循环之道,可以不问不究不遵循吗?这些疑惑与追问,一直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百年救亡图存的时代命题,也是中国实现富民强国现代化目标的文化命题。从“西学东渐”到与世界接轨,我们似乎一直都是在对照着西方教科书的“标准答案”。然而,连日来,美国军舰在中国近海的步步紧逼,才使我们突然意识到,美国在中国海陆周边的“满月形包围圈”,原来早就环伺已久。现在,美国只不过是在继续加固收紧这个“包围圈”而已。其实,从美国“反恐”的“单边思维”和“战争思维”,以及从美国售台武器到对“疆独”分裂势力的纵容支持,我们就已经看出“战时状态”的美国,对中国也不会存有和平友好的特别善意。那么,美国及西方列强提供给中国的现代化教科书,就真的会让中国强大起来吗?其中会否存在敌意的暗算诡计呢?难道今天豺狼都已经在家门口嚎叫了,我们还要坚信那只是绵羊在对我们歌唱吗?或者,我们还是宁愿相信,这也只不过是美国为转嫁金融危机的国内压力,所表现出的正常贸易摩擦的常态情绪反应,并不影响和平友好的世界大局。

但西方列强的炮舰却提醒我们,170年前,中国起初也只是偶尔遇到了一桩鸦片生意的贸易纠纷和摩擦。可“鸦片战争”的结果却让中国人明白,西方资本列强想要从中国得到的,绝不仅仅只是几箱鸦片商品的正常利润!于是,按照一系列开关“自由通商”的“国际惯例”条约规定,中国便被拉上了与“世界先进文明”同步的跑道。蓦然回首,我们不能把继续追问,我们的现代化发展目标究竟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衡量标准又是什么?很显然,现代化不等于GDP。而且,现代化不仅不等于GDP总量,也不等于人均GDP水平。抛开GDP统计方法“强者标杆”的技术性扭曲与失真不谈,就算是有一定的比较参考价值,就算是中国人均GDP水平也“世界第二”甚至“世界第一”了,就一定能说明中国是现代化强国了吗?要知道所谓的人均水平,只是GDP的收入统计数据而已,问题在于GDP的发展成本和收入的分配结构。且不说资源与生态环境成本,仅仅财富分配结构的失衡,特别是社会贫富的严重两极分化,就足以抵消所有的GDP发展成果。这时,即使是创造了数据统计上的人均GDP“世界第一”,又有什么现代化的进步意义呢?

我们接着看两条相关资讯,然后再继续这个讨论。

美成屋销售创15年低点 二探底担忧加剧
据第一财经网站2010年08月25日报道,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8月24日公布的美国7月成屋销售数据显示,美国7月的成品屋销售大跌至15年以来最低水平,经季调后7月成屋销售年化月率下跌27.2%至383万户。这意味着美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受困于房屋止赎权增加而就业增长却有限的不利形势。低迷的住房市场不仅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反过来经济前景和就业环境的恶化又将进一步打击房屋需求。分析师警告,房地产市场低迷可能会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陷阱,而经济前景和就业状况的恶化又难以提振房屋需求。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赞迪表示,美国楼市正在经历二次探底。赞迪说:“新一期成屋销售数据显示,美国楼市非常惨淡,这将是本轮周期的新低。”他表示:“我们很可能,而且几乎注定将经历房价的新一轮下滑,我认为房地产市场目前的情形可以被称为二次探底。”

地产调控渐入佳境 外资巨头乘机“抄底”
据中国证券报2010年08月25日报道,黑石激起千层浪。日前有消息称,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巨头黑石集团(Blackstone)同香港大型地产商鹰君达成协议,黑石集团同意向香港鹰君提供资金支持以合作开发鹰君2009年在大连所取得的土地,来建造豪华酒店和高档公寓。此举也在鹰君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中得到间接验证,鹰君表示,集团持有大连项目50%权益并担任项目经理,余下的50%权益由一独立第三者持有。但未透露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大连项目总楼面面积约为28.6万平方米,挖土工程预计于今年三季度展开。由此,全球最大的私募投资公司“借道”进入中国住宅市场。早在2008年10月,黑石集团便投资了首个中国房地产项目,以9.5亿元的总代价获得了上海长寿商业广场95%股权。

在当前国内房地产正经历着史上最严厉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国内楼市量减价滞,房地产投资也显现减缓势头。但此次黑石的投资并非个案,外资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热情却近几月来未见消减,还有增加趋势。经不完全统计,包括摩根斯坦利、高盛、麦格理、瑞银、美林、华平投资、软银亚洲、凯雷投资、凯德置地等众多国际投资公司均以不同形式进入国内房地产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资当前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频繁活动基于多方面原因。人民币升值预期也被认为对外资流入房地产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齐鲁证券指出,汇率升值初期,大量外币会选择转换为人民币从而享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益处,外汇占款的增加无疑间接扩大了货币供应量,将直接提高房地产行业的景气程度;同时,房地产本身的金融属性使得房地产成为外币转换成人民币后的主要投资品种。

国内开发商借道海外融资。国内开发商主要通过发行股权投资基金和债券的形式,吸引外资进入楼市。统计显示,金地集团、龙湖地产、远洋地产等相继推出海外融资计划。仅在地产新政发布的4月份,国内就有恒大地产、碧桂园等7家房企宣布在香港发行优先票据。然而大批房企的海外融资代价十分高昂。以发行海外债券为例,从发债的利率看,雅居乐债券利率区间定在8.875%-9%;碧桂园的债券利率为11.25%;恒大地产为13%;佳兆业则高达13.5%。显然,发行高息债券虽然筹得了资金,但是高额的利息支付比率也相应吞噬了企业的部分利润,并且加大了债务的成本和风险。

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今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总投资(包括增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除《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需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之外,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核准。商务部也于6月份发布《关于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对该审批权下放进一步说明。该意见发布之时,便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将会助推热钱流入。也有地产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土地收入是各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少地方政府也把推高房价作为谋求GDP增长的工具,因此,审批权的下放,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外资涌入房地产。一位人士指出,外资对于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大举进入,使得国内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扭曲的态势进一步恶化,同时也会造成国内居民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公,一些外资存在着投机成分,对于国内房地产价格的推高作用显而易见。

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有所显现,楼市牛头初被遏制,而以黑石集团为代表的外资却开始涌入国内房地产业。是抄底,还是投机?外资的流入会否干扰我国房地产调控新政?对此,业内众说纷纭。

从次贷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华尔街资本巨头最后将泡沫推向中国?

如网闻博报小社员《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此前所述,自15世纪“老欧洲”世界探险殖民掠夺以来,西方资本列强已经从海洋贸易时代和工业科技时代,发展到了金融全球垄断时代。在此过程中,市场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经济概念。市场的价格变化,早已背离了其原本的交换职能和供求关系。所谓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全球垄断操控中心,就在美国的华尔街。华尔街资本寡头集团不但可以制造次贷危机,也可以制造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至于华尔街的金融欺诈和市场操纵丑闻,也早已臭名昭著。所谓的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所谓国家政府不要干预市场,所谓把经济交给市场,所谓把人民币汇率交给市场,倒不如说是把中国经济的调控权和中国货币的定价权,都统统交给华尔街资本。自私贪婪且野蛮,本身就是西方资本列强的强盗基因。只要都市场化私有化,只要都自私贪婪且野蛮,那么按照弱肉强食的“资本丛林法则”和全球金融垄断操控机制,中国人便永无翻身之日了。

在这个全球金融垄断的时代,不仅是“房地产本身的金融属性使得房地产成为外币转换成人民币后的主要投资品种”,就是粮食、石油、矿石等产业和期货证券及货币本身,也都具有了“金融属性”,并且市场定价权也都统一归华尔街垄断操控。这个全球金融垄断操控机制,就叫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就叫“国际惯例”,就叫市场化和私有化。这个现代市场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统计技术指标,就叫GDP。前文专家所称的GDP“强者标杆的技术性扭曲”与“财富统计的严重失真”,就是源于市场经济对市场的“扭曲”与“失真”,就是源于市场化和私有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扭曲”与“失真”。这才真正是西方资本列强自15世纪以来,对世界最伟大的“财富创造”和“文化贡献”。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西风东渐”,大约也是以市场化和私有化及其GDP为最甚。

“不少地方政府也把推高房价作为谋求GDP增长的工具,因此,审批权的下放,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外资涌入房地产。一位人士指出,外资对于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大举进入,使得国内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扭曲的态势进一步恶化,同时也会造成国内居民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公,一些外资存在着投机成分,对于国内房地产价格的推高作用显而易见。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有所显现,楼市牛头初被遏制,而以黑石集团为代表的外资却开始涌入国内房地产业。是抄底,还是投机?外资的流入会否干扰我国房地产调控新政?”《中国证券报》的这个分析和发问,应该引起我们中国社会各方的警觉与深思。

再破现代化的四大迷雾

金融与经济危机,生态与环境危机,道德与精神信仰危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诸多危机,都不是一天炼成的。最早的危机源头,就始于15世纪西方资本列强的自私贪婪且野蛮。所谓的西方先进文化,就是在“普世价值”和科技文明光环掩盖下的低俗堕落。西方资本列强通过“鸦片贸易”和“船坚炮利”的“西风东渐”,对中国人造成的现代化误导和麻痹,最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价值观标准的西方化,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财富分配的私有化和社会等级的礼教化。

价值观标准的西方化,就是所谓的崇洋迷外,就是把世界先进文明与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划等号,就是一切以西方的好恶为是非判断准绳;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就是所谓的国际惯例,就是所谓的与世界接轨,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公平交换,就是把国家资源与财富的配置权交给市场,就是把农村集体土地也纳入市场轨道,就是排除影响和约束市场机制的一切社会监管障碍;财富分配的私有化,就是所谓的推进市场化股份化私有化,就是所谓的阻止“国进民退”,就是所谓消除国企“行业垄断”造成的“分配不公”。

最后,西方化、市场化和私有化的结果,就是经济结构的失衡和财富占有与分配格局的失衡,就是中国经济受到外资热钱的冲击和操控威胁,就是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而这时麻醉止痛的“心灵鸡汤”,还得是一副“文化中药”,这就是顺从社会等级尊卑贵贱的孔儒纲常礼教。或者,再加一点中西结合,创造一个“中等收入阶层”概念,这就叫上流、中产及贫民社会等级结构与国际惯例接轨吧。

事实的真相,真的会是这样吗?恰好,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压力转嫁和炮舰军演的助阵,或许倒能够帮我们解开这个谜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