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心照不宣”地暗访让文明创建尴尬

火烧 2015-01-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哈尔滨暗访组被执法局跟踪曝光,引发对暗访机制的质疑。文章指出暗访变明访,暴露文明创建尴尬,呼吁以真实管理赢得市民认可。

  “心照不宣”地暗访让文明创建尴尬

  4日,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则通知,内容是前来该市检查相关工作的13人团队照片,并附上编号,要求执法队员一旦发现,第一时间向各中队长汇报。对此,该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信息系内部转发,且真实性不能确认,正在追查网上被公开的原因。(南方都市报)

  暗访组还在去工作的路上就被“执法局”跟上、偷拍、编号,并在微信公号上发布,要求工作人员发现“目标”及时报告,其侦查能力完全可以媲美“中情局”。“执法局”管闲事,如此挖空心思地监视“暗访组”,无异于城管变特务。暗访组被别人暗访,让人感觉真是防不胜防啊,这种裸露于眼皮底下的“暗访”还不如不“访”。

  本次前往哈尔滨的“暗访组”,由专业调查队员和国家职能部门专家临时编组,负责到哈尔滨看实地现场、听群众反映、问各界评价,广泛听取市民意见。诚然全国文明城市是项国家级荣誉,但其目的不是为了迎接检查而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遵循的原则是“老百姓怎么样过上好日子”。“执法局”认认真真做好本质工作,以良好的“文明创建”面对“暗访”才是上上之策,这样才不会提心吊胆怕给哈尔滨申报“全国文明城市”拖后腿。当城市管理好了,老百姓自然会在暗访时赞誉有加,何需如此“费神”地迎接暗访组呢!

  若不是工作人员的“失误”,我们恐怕很难知晓暗访组成员的照片竟然被微信公众号推送到每一个相关人员手上,像防“敌人”那样防暗访组。在暗访人员面前做“假戏”,这样的“暗访”与“明访”有何区别?当“暗访”成为彼此心照不宣的“明访”,对于文明城市的创建还有何意义呢?“暗访”并不能包治百病,特别是那些“明”着的暗访,与其“暗访”,还不如让当地老百姓来评判、来谈感受。

  【四川汶川县 刘正猛 0837-622235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