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尴尬之三十一:瞧!这个“逆种”
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氛围里,不禁让人产生一些联想,中国近代史与西方分不开,许多导致革命的指导思想无不受到西方的严重影响。包括社会制度,执政党纲领以及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理论等等。由此触发了我的好奇,这一切是否与“种”这个概念有关。
人是自然的产物,跟动、植物一样,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不同基因,不同基因决定物种的不同特点和习性。西方人的基因决定他们的思维重理性讲逻辑,几十个字母组成了语言文字系统。中国人的基因决定我们重感性与模仿,产生了一字、一音、一意的复杂的象形文字。所以,在全社会领域所出现的“主义”,“体系”等概念都出自西方的思维系统。而中国人只有“引进”与“模仿”的份。
印象中最深的中国“原创”的“主义”有两个,一个是鲁迅的“拿来主义”,讲的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另一个是王小东的“逆向种族主义”,指重视别人的东西而轻视自己,甚至认为自己是“劣等”民族。按照这个逻辑对号入座的话,我觉得自己有严重的“逆向种族主义”倾向。。。。。。
避开纯学术讨论,我不知道提出这一说的 王小东 先生,平时是否不穿西装牛仔而穿长袍马褂、不吃牛奶面包只啃煎饼果子、不住洋房别墅只住黑瓦土屋、不坐小骄车而坐黄包车、不用抽水马桶而用木制便桶。。。。。反正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一样都不与“西方文明”沾边,不按公元制,依照黄历过日子。如果这样的话,我想他是难以生存的。
面对社会现实,在当今中国的所有领域,甚至包括宗教领域,把“现代化”与“西化”划等号是毫不为过的。所不同的是,由于“种”的关系,许多东西到了中国便会发生变异。就象把荷兰的郁金香移来中国不一定能长得与荷兰一样好,迈克杰克逊漂了皮肤整了容,却避免不了鼻子经常会掉。这一切说明真理是:万变不离其“种”。“人定胜天”不如“人应顺天”。
尽管中国在口头上不提“全盘西化”,但这只是遮住半边脸的“琵琶”。现实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部分在博物馆里,另一部分在陵墓中的棺材里。就算挖开了墓,还在为墓主到底是谁而争论不休,让古人入土难安。生活中呈现的是:传统的民间习俗已被“现代生活”和“现代商业”所取代和扭曲,扬名世界的“中华美食”也因为地沟油而让人望而却步,敬而远之。
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须受过“转基因”的西方系统教育,日本的“全盘西化”,“脱亚入欧”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换血透析”。“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无论是名称或形象包装,都属于“戴着瓜皮帽,刮个卫生胡”,它的下意识就是要“日冠中戴”,从叫别人“太君”变成我就是“太君”。难怪当用自己的产品参与日本地震救灾时,被指责为侵权仿冒。正因为有“逆种”心态,所以当年鬼子来了“汉奸”那么多。
在“祖国的心脏”,国家象征的天安门城楼挂的是毛主席的“油画”像,每天从里面走出来升国旗的是“西方式”的仪仗队,奏国歌的是清一色“西方乐器”的军乐队。试想一下:如果为摈弃“逆种”之嫌,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就把毛主席像换成国画的,那气象台够忙了,下雨得提前通知。国旗班头戴花翎、军乐队提着二胡、抱着琵琶、扛着扬琴、跑着京剧圆场从天安门出来,结果是——乐声没响,广场观礼者已捧腹集体趴下。
中国人现在注重提升自己的“世界形象”,而代表十几亿华人,经常在多种国际重要场合出现的,奥运会期间唱《北京欢迎你》的,是一个操着蹩脚国语,出身在殖民地的香港人。而此人婚外恋,私身子的“业绩”,和传统认识中的“三好学生”、“五好战士”、“文明家庭”之标准大相径庭。
并非贬低成龙,而是在一个动不动讲“正宗”的国度,做事却常常令人啼笑皆非,牵强附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与大陆本土的“正宗”华人相比,香港人毕竟披了件“西化”的外衣。这不是“逆种”倾向是什么?
王小东 先生曾和别人合写过《中国可以说不》一书,透露出的是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当然他的爱国心是勿容置疑的,但是只要看一下历史便知,如果不是得益于西方文明和现代科技,哪来中国的军力发展,如果没有面对西方的改革开放,经济合作,又哪来王小东今天的这股底气呢,这股气里明显透露出一股牛奶或酸奶味。不容否认的是,如果没有西方文明引领,恐怕现在的中国女人们还裹着小脚呢。
要获得别人尊重先要有自尊,把自己当人那样,生活在有尊严的环境里。而中国人这个号称“五千年文明史”的族群,其形象至今为止依然和“邋遢”联系在一起。尽管不愿意用这个词,但却找不到比“劣等”更“体面”的词来做解释。当看到国庆60周年大庆,阅兵式,歌舞晚会结束后,“祖国的心脏”天安们广场一片狼籍,会让人有种投错胎的感觉,甚至心生耻辱感。想当年在甲午战争前夕,日本人参观中国海军看到大炮上晒着衣服,就料定这支军队不堪一击。而当有西方人看到几万日本人的集会结束时,全场没有留下一片纸屑,感叹道——“这个民族太可怕”!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中国人真有“种”,不用达到“小康”,不用原子导弹,不用航空母舰,只要国务院发个通知,来个“零点行动”。一夜之间改掉脏、乱、差,就会产生一股比核辐射更强的,五千年都没有的气场令全球震撼。与其真“劣等”而不承认“劣等”,不如承认“劣等”而转变成“优等”。今天的“逆”换来的是明天的“进”。
不过这只能是个天大的笑话,这等举手之劳的“小事”中国人不想做、不会做、也做不到。其他都“逆”了,就这方面没“逆”。而恰恰是“小处”体现出中西方在“种”方面最本质的区别,中国人天花乱坠,好大喜功;西方人兢兢业业,善始善终。正因为国民性中缺乏对细微之处的“自制力”,因而这种集体无意识便形成了缺乏公德心,扩大到这个民族也就是一盘散沙。
今天,我们以“事后诸葛亮”的方式总结着100年前辛亥革命这样那样的失败教训,想想再过100年,后人对今天的评价时是否会说道:“1979年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但是,由于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治国民性的弱点,忽视了这粒“老鼠屎”,导致官场。。。。。。。。,民众。。。。。。。,社会。。。。。。。”。但愿这又是一个笑话。
原以为我有“逆种”之嫌,现在看来整个中国都很“逆”,不“逆”还不行,不是“大逆不道”,而是只有“大逆”才能“得道”。
王小东 先生:我知道你不“逆”,但如果把你洗手间“逆”来的卷筒纸换成马粪纸,你也不会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