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宋代“千年粮仓”遭谁致命一击? 官员对西方的“希望”有效吗?  比文强坏一百倍的人是谁  赞一赞重庆的“三项制度”和“大下访”

火烧 2010-07-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39
文章探讨宋代千年粮仓遭破坏原因,指出地方政府纵容开发商行为,导致遗址受损,引发对文物保护与政绩冲动的反思。

宋代“千年粮仓”遭谁致命一击?

 

 

据凤凰网报道,江苏镇江启动了一个名叫如意江南的棚户区改造项目,项目拆迁面积有20多万平方米。在项目的实施中,先后发现了宋元粮仓、元代石拱桥等遗址。

这些遗址前临宋元时期的运河,后枕长江,规模宏大,布局规整。根据考古发现与文献对比考证,这处粮仓很可能就是转般仓和大军仓遗迹,是宋、元、清三个朝代的遗迹。这处遗址的发现,丰富了古代镇江作为转运港口的历史,对于大运河申遗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特别意义。

这个发现,作为江苏省两个候选项目入围了“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国家文物局于2010年1月8日向江苏省文物局发来《关于镇江市运河相关遗迹保护的函》,提出保护要求,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又于1月23日率领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有关专家赴现场视察,进一步提出了大运河仓储遗迹保护意见;2月3日,江苏省文物局召开专题会议,要求镇江市文物考古部门开展全面彻底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同时明确了要将粮仓、桥、河道、驿站、衙署机构等建筑遗迹整体进行保护,与未来小区结合起来进行规划。按照要求,镇江市文化局将根据考古工作的结果尽快制订遗迹保护方案,待省级文物考古专家论证通过后实施。

按讲,面对一道道必须无条件执行的保护令,镇江有关方面只能是一个选择,那就是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尽最大可能保护大运河这一具有申遗和保护意义的文化遗产。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考古工作进行抢救性发掘的时候,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还一直在考古人员身边作业”。

南京博物馆考古所所长林留根用“惨烈”二字,表达了“如意江南”建设项目对13座宋元粮仓遗址破坏行为的强烈不满。

人们想不通,在江苏的镇江,国家态度为什么抵不过地方商业利益?国家的文物保护令为什么在这里成了一纸空文?人们有理由追问,究竟谁是损毁宋代“千年粮仓”的元凶?

从表面上看,是开发商。开发商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宋代“千年粮仓”下重手,使这一重要历史文物遭到了致命一击;而从实质上,真正的元凶是镇江地方政府!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个开发商是有着政府背景的镇江市城市投资公司。如果不是有着政府这样的背景,就是给开发商100个胆子,面对一道道保护令,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与法律对着干,一意孤行地与保护令对着干。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由于镇江地方政府患上了严重的政绩“焦渴症”,产生了强烈的GDP冲动,因而默许和纵容了开发商的破坏行为;而地方文物保护部门的不作为,无作为,也为这种破坏行为张了目,撑了腰,壮了胆。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江苏历史文物的肆意破坏,也是对中华文明的粗暴蹂躏!我强烈呼吁,江苏有关方面应立即启动问责机制,不仅要严厉查处底气十足的开发商,更要毫不留情地查处那些为开发商撑腰壮胆的镇江地方政府官员,让他们为自己的急功近利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这对我国有着类似怪象的其他地方来讲,也将产生示范性、警示性和惩戒性作用。

人们期待着江苏有关方面能给民众一个满意的查处结果!

新闻链接:江苏镇江拆除千年粮仓古迹 造仿古商住楼盘遭质疑

您或许对下列文章有兴趣:  

文强的“临死寄语”发人深思!  

“应当”成了《规定》的关键词?   

官员对西方的“希望”有效吗?  

比文强坏一百倍的人是谁  

赞一赞重庆的“三项制度”和“大下访”  

“隔离墙”在“一把手”面前为何是纸做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