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刁民”陈凯旋

火烧 2010-07-16 00:00:00 网友时评 1033
文章讲述陈凯旋在温总理视察水灾期间,以刁民行为引起关注,包括近距离接触领导、提供信息、改变视察路线等,引发多方争议与讨论。

    湖南宁乡农民陈凯旋,被称为“刁民”是名副其实,其“刁民”德行在此次温xx前往湖南宁乡视察水灾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刁”之一。陈凯旋大字不识一箩筐,爱耍小聪明,如此文化素质,天生就是“刁民”也。若能安分守己,也就无可挑剔,可他偏偏生非分之想,居然想见当朝宰相,岂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非“刁民”不能为也。

其“刁”之二,当地领导组织村民夹道欢迎温xx,其人不思如何热情欢迎,而是另辟蹊径,偏要近距离观看。于是乘坐摩托车,穿越田间小道,绕过重重戒备防范,来到温xx必经之路,耐心等待。赶巧温xx总理临时停车,看望在田间劳作的农民,询问粮食是否因灾减产,距离陈凯旋仅三米之遥,终于使陈凯旋这样的“刁民”如愿以偿。如此善用心计,善于琢磨领导视察线路,非“刁民”不能为也!

其“刁”之三,陈凯旋本来就“心怀叵测”,有目的而来,难怪旁边农民一小声提醒,他就心血来潮,情不自禁地向总理提供对本地干部救灾不利的信息。并自告奋勇当导游,逼着总理改变视察路线,去查看危及百姓生命安全的地质灾害。还与总理同乘一辆车,同坐一排座,侃侃而谈,让本地干部如坐针毡,忐忑不安。非“刁民”不能为也。

其“刁”之四,陈凯旋既然把事情搞大了,非要总理去查看塌陷现场,并且自告奋勇地当向导,就该忠于职守。可此“刁民”跟着总理下车之后,不是步步紧跟,不离不弃,而是丢下总理,害得总理被一大帮责任人前呼后拥,“单枪匹马”地去甄别地陷的原因。陈凯旋自己却像个无事人一样,不跟总理打个招呼就悄然溜之。事后却说有人威胁他,要他小心点,又说有人几次拉他的衣襟警告他。于是他置总理“安危”于不顾,临阵脱逃,陷总理于“两难”境地。非“刁民”不能为也。

其“刁”之五,事情本来平平安安过去了,可陈凯旋听信谣言,怀疑当地干部对其打击报复。在镇干部半夜找他谈话,了解他是如何见到总理,以便将来再有领导人来视察时不出纰漏,确保国家领导人身安全时。他本应积极配合,可他不仅将来人拒之门外,还跳楼逃之夭夭,使得镇干部几天找不到人。陷镇干部于不仁不义之地,让人家落了一个臭名远扬。此种劣行,非“刁民”不能为也。

其“刁”之六,事发之后,陈凯旋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胡乱猜疑,心绪不宁,竟以害怕有关部门将来以罚款为名惩戒自己,痛下决心,不惜赔钱贱卖自己挣钱养家糊口的店铺,执意回家种田当农民。岂不是太不知趣,非“刁民”不能为也。

其“刁”之七,事发之后,大成桥镇干部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地与陈凯旋谈心,两个小时的谈话,陈却一直情绪激动,似乎有诉不完的委屈。人家劝他安心经营,不要到处躲藏,希望他重新过上正常生活,何错之有?陈如此不识趣,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非“刁民”不能为也。

如此种种,陈凯旋上对不住与他同乘一车的国务院总理,下对不住“热情关心照顾”他的基层干部。如此猜忌心重,真乃不可理喻,非“刁民”莫属也!写于2001年7月15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