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护盘手为何要死守2.68?
农行2.52-2.68的价格区间不知是费了多少周章搞出来的,也不知有多少听不懂的科学道理,股票软件的诊断为:“该股为绩差,小盘股。MACD显示该股目前处于空头行情中。”笔者乃中小散户,没资格网下申购农行股票,网上收购吧又抽不上签,等着上市开盘买吧,又要排2万五千里的长队,前面总趴着1千多万手!是股民买进踊跃?笑话,有只手在护盘拦路,谁?地球人都知道。机构买入农行股票价格低,是看长线的,恶意炒作股票政府还可以立即依法打击,散户才有可能看短线,手握国家金山银山,有何可惧?这只大手,把想买的和想卖的都给挡住了,是对农行的价格没信心?看空还是看多呢?既然护得是发行价,那自然是怕跌看空了。股民的信心也随之被击溃,深市沪市个盘随之下跌。这个护盘手可谓捡芝麻丢西瓜,得不偿失。
护盘手会一直为农行护盘吗?谁信,也就稍许时日。股票是自由涨跌的,为什么要护盘?图个吉利,护个面子?没必要。农行的所有权归国家,国家的所有权归全体中国公民。中国目前手里并不缺钱,甚至都是美国和日本的最大债主,怕什么?别说跌破2.68了,跌到几毛才好呢!只要政府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回手就买回来,全民得益,有何不可?股市不会永远跌,也不会永远涨,更不会总一个价。分散股份的时机在于将来,而不一定是现在,更不会一蹴而成。中国股市里有多少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恶狼?上市公司到增发股票时小脑袋露出来说好听的,等到分红或有重大事项时,小脑袋缩回去了,大盖子挺出来了,股民见怪不怪。假帐惯性使得分红少之又少,长线投资少而短线投机强的局面很难改观。中国有一亿多股民,资金整体规模大,股金个体小而散,保护不好中小股民,中国股市似乎很难起得来。(按中国经济水平估算,沪市合理的点位应该在8000点左右。而现在却挣扎在2400点上。)
可能有砖家会跳出来说,你不懂,国家要农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上市就是为了向外分摊风险、扩充资本,全买回来不就把风险都收回来了,不白上市了吗?可是,在金融危机后时代的今天,要达到向外分摊银行的风险是不现实的,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外国人都不是傻子,也不像中国人一样起码还能有点爱中国之心,没有便宜可沾,人家的钱不会贸然投进来。况且,无论是A+H还是H+A的打包次序,吃亏的都是中国内地股民。人民币升值压力大,美元欧元却相反,总体上看一直为贬值趋势,就算外资大笔投入,增值对贬值,中国的银行业却未必捞到多大实际好处,自己的风险送出去一分,但是外人的风险却可能引进来五分。西方那些贫血肾虚的流氓金融家会给中国输血?我们大笔买入其不良国债,却冀盼人家来买我们的股票?丢西瓜捡芝麻呀!中国这些砖家的操盘水平乃至操盘理论都是从人家外国那里趸来的,比起美欧日的操盘手,要稚嫩脆弱的多,如意算盘是打不上的,独立思考,另起炉灶或许才是出路。
商业银行上市不比企业上市,银行和股市逻辑关系是一对辩证存在的,它们都是货币的蓄水池,虽有相争也有相和,但是相争大于相和,尽管这是隐性的。银行利率低,股市利润多,资金就会离开银行流向股市,长年无休止放贷的银行的风险就会极度放大。西方国家把银行都“嫁给”股市的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和反思,不过人家的银行不在政府手里,而在银行寡头控制之下。中国的银行呢?控制在政府手里,归属全民。完全按照西方思维,行得通吗?
中国的商业银行银行内外一起上市,引起的绝不仅仅是风险的分化的美事,体制和所有权的转换也在潜移默化的进行。中国的货币和银行在法律上权属全体中国公民,这就不能让内外某些利益集团操控,也应体现全民的根本利益。利率长期低迷,储户的存款利率远不及通货膨胀率,那么存款就会减少,这风险对于银行来说,要比向外扩张“用升值的人民币换贬值的外币美其名曰分化风险”大得多。也就是说,中国的银行不适合完全市场化,更不适合完全企业化,必须保留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功能。完全按照西方模式来改造中国的银行业,或将是条不归路。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