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NASA:中国正在用“偷”来的技术占领月球…
最近,一所被美国制裁的中国高校,悄咪咪干了一件大事。
7月4日,位于陕西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成功试飞了一架新型高超音速飞机。这个由该校航天学院空天组合动力创新团队牵头研制的“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在国际上首次突破了热力喉道调节、超宽包线的高效燃烧组织等关键技术。

说实话,这其中的专业术语和技术难度,即便我看了好几遍解读视频,也只会用“卧槽”两个字来形容。
不过,你要是非想理解,也可以简单把它当作混动汽车的飞天版来看。
总而言之,这一定是我国航空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而远在12000公里外的美国显然也注意到了。
要知道,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试验中接连遭受失败。
今年2月份,焦虑的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还紧急会见了雷神、洛克希德-马丁、诺思罗普-格鲁曼、波音、L3哈里斯等多家防务公司的高超音速技术高管,讨论加快和改进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
但比美国国防部更加焦虑的,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这两年的NASA似乎过的很“艰难”,不仅被老对手俄罗斯“卡脖子”,连宇航员上天都得求抱大腿,面对中国更是“两股战战,如临大敌”。
这不,西工大试飞成功的同一天,NASA局长尼尔森就在接受德媒采访时称中国如今的成就是“偷窃了别国的创意和技术”。

这不免让我想起半个月前,一批境外黑客组织对西工大进行网络攻击,试图窃取一些什么信息,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贼喊捉贼”?

更离谱的是,最近一家中国企业在北达科他州美国空军基地附近购买农地做生意,硬是被他们炒成了“间谍活动”。
而就在尼尔森“发癫”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5日,NASA竟然和自己发射到月球的卫星失联了!

怎么说,这和我印象中的NASA形象属实差距有点大呀。
还记得1969年 ,阿姆斯特朗走下阿波罗11号登月舱的舷梯,将人类的足迹印到月球表面,此后美国进入到了全盛的太空霸主时代。

可如今的NASA,却越来越像一个整日靠“嘴遁”输出的“长舌妇”。
从人类登月第一人到蓝星第一太空强国,那个曾象征着全人类荣耀的NASA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美国政府就不来管管么?
01
其实NASA视中国为“眼中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2020年,网飞出了一部神作,叫《太空部队》。
在这部剧虚构的平行世界中,中国第一次被刻画成了美国最大的“假想敌”,主角团里一个长着亚洲面孔的“陈博士”甚至刚一登场,就被怀疑是不是中国派来的间谍。


而故事就是从美国重夺太空主导权,成立太空部队开始。
在第一集结尾,该剧就迎来了第一个高潮——中国巨型空间站外的机械臂剪掉了美国花了十多亿美元发射成功的卫星电池板!
亲眼目睹的太空军司令当场气得骂娘,不得不派了个猩猩宇航员把太阳能板重新接上去,结果太阳板没接上,猩猩还投靠了中国。
不过,这还不是最绝的。
以登月为己任的太空部队最终成功收到了卫星传来的月球照片,正当太空军司令沉浸在喜悦的情绪中时,他突然发现月球表面已经有了一个大型基地,上面插着的正是中国国旗。
原来中国已经先他们一步建立了一个科研基地,还在距离不远处搞了个钻井设备开采氦-3,一种地球上稀有的核聚变燃料,不得不说这牛逼吹得我都要不好意思了。
更离谱的是,当美国发射的载人飞船落地月球,中国月球勘探车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创了阿波罗十一号当年插在月球上的美国国旗,简直直戳美国人气管。
再加上一边是漏气的美国航空基地,一边是堪比豪华酒店的中国基地形成鲜明对比,太空军司令终于蚌埠住了,扬言要让宇航员们去把中国基地“挫骨扬灰”!
而故事的最后,美国宇航员与中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擦肩而过,面对热情say hi 的中国人,做了坏事的美国人心虚地低下了头,结果回到基地一看才发现,他们的老家也被端得干干净净。
讲真,看完这部剧,我当时差点就信了这个邪——中国也太TMD强大了吧!
不过,作为一个稍微还算有点理智的中国人,美国在现实中的“骚操作”有时候还是让我有点迷糊。
2019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迈克·彭斯就曾发出过警告称,中国正试图“抢占月球战略高地,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那段时间,他到处举着中国祝融号火星车的照片向其他人展示:“我想让你们看看这张照片。”他说这是中国在太空超越美国的目标的一部分。
2021年,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美国NASA一下子坐不住了。

当时拜登政府的新任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发出警告说:“注意中国人!这是一个非常激进的竞争对手!”
而就在几天前,这家伙在接受采访时又重申:中国的太空计划是一个军事太空计划,很可能占领月球。
不得不说,在这一系列的“洗脑言论”下,我差点就真的相信邪恶的中国已经所向披靡,他们正在酝酿一个毁灭全人类的魔鬼计划。

事实上,和美国比起来,中俄两国加起来的卫星总数都没有美国549颗在轨卫星的数量多。
除此之外,美国还是唯一一个完整探测过太阳系所有天体行星的国家,包括最远处的冥王星与海王星以及很多矮行星,连太阳他们都发射了一个叫“帕克号”的探测器。
而太阳系外他们也没放过,飞行了40多年依旧还在工作的旅行者一号至今还能向NASA发送信息。

可以说,美国人几乎掌握了太阳系内几乎所有的天体数据,甚至还有太阳系外的星系与宇宙的形成他们也在了解。
尽管1972年“阿波罗17号”在完成了人类六次载人登月任务后,人类至今已经整整五十年没有重返过月球了。
但现如今美国NASA依然能稳坐太空领域的霸主地位。

继承了苏联航空的衣钵的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早已无法和当年同日而语,而后起之秀的中国航天虽然能在近几年凭借着技术上的突飞猛进让世界为之侧目,但和经验丰富、历史悠久的NASA相比,尚且还拥有着不小的差距。
所以,NASA到底在害怕什么?
02
2019年,时任NASA局长的吉姆•布里登斯汀说出了多年来NASA的“隐忧”。
他表示,如果不是资金问题,美国现已重返月球并登陆火星了。

其实从两年前开始,美国一直在做打算。为此,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个阿尔忒弥斯计划,目标就是在5年内将宇航员平安送往月球并返回,并建立常态化驻留机制,为未来的火星载人登陆任务铺就道路。
当时的总统特朗普还特意向NASA追加了16亿美元的预算,算上之前政府在年度预算中提供的215亿美元,NASA手上总共拿着高达231亿美元的拨款。

按理来说,有了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实现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计划应该是顺风顺水的,可当时的NASA局长却一直在哭穷。这不免让人产生疑惑,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实话,NASA确有“难处”。
就拿造火箭来说,目前NASA已经载重达到25吨的运载火箭了。此前美国制造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早就因为“不划算”被停产了,而NASA要想完成自己的火星计划,肯定就得重新造火箭,按照之前土星五号的造价,怎么着也得64亿美元。

至于火星漫游车那就更贵了。毕竟没人造过那玩意,研发成本根本无法预料,反正就是得掏一笔大钱。
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区区200多亿美元根本不够造。
要是搁以前,要多少钱就是NASA一张嘴的事。
那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可是举全国之力供养NASA,只为能在1970年之前将人类送上月球。当年每个美国人每年要支付20美元给 NASA,以现在的货币来算,相当于每人每年支付200美元。

但现在,NASA每年的经费早已从美国财政预算的4%骤降到0.4%,严重缩水。
奥巴马执政时期,NASA一度因为经费不足而不得不裁员上千名。2013年年底,大名鼎鼎的好奇号火星车和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差点因为经费短缺而被提前终止。
这几年NASA的很多项目更是直接被叫停,上月球、上火星、造火箭这些事基本上都直接“外包”出去,这也是马斯克的SpaceX为什么能“上位”的重要原因。

甚至为了节省开支,美国宇航员上个天都要蹭俄罗斯飞船的位子。
前段时间俄乌战争引发美国全方位制裁俄罗斯,结果NASA一听立马着急了,赶紧向俄罗斯示好,表示任何出口管制都不会影响到俄罗斯与美国在民用航天领域的合作。
毕竟如果没了俄罗斯,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想回地球都难。

很显然,NASA所面临的手头短缺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它们的后续计划。
就拿2017年美国提出的“重返月球计划”来说,去年11月,NASA做了一份审计报告,报告指出原计划2024年实施的美国重返月球计划至少将延迟数年时间,其中因新冠疫情而导致的资金紧缺是计划被迫推迟的主要原因。
这种事情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来看,无非是人类再次踏足月球要再等待几年,但对于NASA而言,这势必会让后续的火星登陆、小行星探测开采以及彗星探测着陆等计划的时间变得更加仓促。

除此之外,资金短缺同样也对NASA现有的一些设施造成了影响:大到太空中的国际空间站,小到供宇航员穿戴的宇航服,都是需要花费真金白银去维护,这让本不富裕的NASA更加雪上加霜。
再加上2019年这一年,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也确实让NASA感受到了一定压力。

就像德国《明镜》周刊说的那样,中国抢先登陆月球,似乎打乱了美国的原定计划。说不准还真让《太空部队》的剧情一语成谶了。
别人追也就罢了,关键自己国家政府似乎还不怎么重视,多少年的老本也抵不住这种吃法,你就说NASA能不焦虑,不害怕么?
可是让人疑惑的是,美国经济明明世界第一,财力雄厚,怎么可能会在太空领域缺钱呢?
03
很显然,美国不可能缺钱。
它只是把本该属于NASA的钱花在了别处,而这个别处正是国防军费。
今年3月,在美国政府提交给国会的2023财年一揽子预算计划中,军费预算再次创历史新高,达到8133亿美元。

说实话,这两年每次看到美国公布军费时都感觉麻了,因为新闻的配词都是“历史新高”,而今年比2022财年创下的纪录又增加了4.1%。
就这样,国会议员们还是觉得——少了。
众所周知,美国两党内部割裂巨大,但在军费这件事上,却是格外的有默契。一说到军费,两党顿时统一了,而且共和党还嫌民主党拜登政府提的国防预算增加4%太少了,他们要求至少要增5%。

目前,美国国防部的预算已经远远超过了冷战时期的水平,甚至高于9个排在美国之后的军费预算最高国家的总和。
那么,这些钱美国要拿来怎么花?
遥想从2001年开始的阿富汗战争,美军已经在这上面共计花费了2.3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天花费超过3亿美元,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相比之下,我国的军费在2021年才突破2000亿美元,美国光是在阿富汗战争上花的钱就已经达到了我们的10倍。
如今,刚从阿富汗泥潭中拔身的美国,又一脚踏进了乌克兰。
今年5月份,拜登在韩国首尔毫不犹豫的签下了400亿美元的乌克兰援助法案。据不完全统计,加上今年3月批准的136亿美元援助,仅俄乌冲突以来,美国累积对乌援助额已超过530亿美元。

除此之外,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新的国防预算一部分还将用于在亚洲建设军事基地和武器装备。
目前,美国在世界上大约80个国家建设有700多个军事基地,如果想继续充当世界警察,美国的“军费预算就永远不够”。

不过,别看美国国会议员们掏起军费来毫不犹豫,想从他们嘴巴里扣点钱干其他事那可相当于扒了一层皮。
之前为了搞基建花点钱,政府和国会总是能扯皮扯好久。去年的G7峰会上,拜登提出一项“重建更美好世界”(B3W)的基建计划,总投资超过40万亿美元。结果B3W至今只筹集了区区600万美元,美国国内的同名提案更是至今没有通过。

2021一整年,美国遭受了多达20次气候灾难,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
直到现在,干旱、洪水、飓风等依然威胁着老百姓的生活,黄石国家公园就是近期美国大规模高山融雪和毁灭性洪水的受害者。
但面对如此严峻的气候灾害,参议院共和党极力反对启动应对灾害性气候变化,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要花钱。

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说NASA怎么可能有那么充沛的资金?能不继续削减就已经是万幸了。
不过这两年,随着“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NASA局长可算是找到了“财富密码”,那就是渲染“中国航天威胁论”。

把中国航天事业说的越邪恶,越可怕,那么拿到的经费也就越多,这就是为啥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你别说,美国政府还真吃这套,今年NASA的预算就比去年多了近10亿,达到240亿美元。
但和阿波罗时代相比,还是差得远,如果今天NASA的资金和那时候一样充足,那它每年的预算将达到650亿美元。
因此,作为拜登老友的NASA局长最近毫无掩饰说出了真话:“我知道(重返月球)目标是2024年,但我们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历史告诉我们,因为太空发展太难了,很可能会推迟这一时间表。”

而手握240亿美元的老政客只能继续哭穷继续表演,因为大概只有这样,重返月球的时间表才能继续向前推进。
尾声
说实话,可能很多人会问,发展航天事业有必要么?
早在1970年,一位赞比亚修女玛丽·朱昆达也曾有过类似的疑问。
当年,她给时任NASA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科学副总监恩斯特·史都林格写了一封信,问到:“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你们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史都林格博士收到后,这样回信:
“通往火星的航行并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决饥荒问题。然而,它所带来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项目之外,这将产生数倍于原始花费的收益。”

往后多年,太空探索的成果都在有力的印证着他的话。
比如,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的电荷耦合器件,最早就是应用于天文学,但如今它更多的被用在照相机、摄像头和移动电话中,也就是说你的每张自拍都离不开它。

再比如,射电天文学家马丁·莱尔研发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发现了支持大爆炸宇宙学的关键证据,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在很多医学成像工具中得到了应用,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还有卫星,既可以在短时间内扫描大片陆地,又能观测雨雪天气、干旱洪水、土壤情况等,为调整农作物生长所需条件送上第一手资料,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而随着更多探索宇宙的新技术产生,在解决人类疾病、食物短缺甚至生存环境等诸多问题面前,它们都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乎人类明天发展与生存的科技领域,我们必须要去发展。
而未来,大国之间的较量,也一定就在手握这些科技得部门。
可惜的是,在美国如今的境况下,NASA越来越难有话语权。那个曾承载着人类之光的地方,只能蹦跶在新闻头条里吸引眼球,然后从玩弄政治的议员嘴里,捡起一点饭渣。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