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浅谈美国左翼里的“中二病”与“幼稚病”

火烧 2022-07-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9
文章探讨美国左翼中‘中二病’与‘幼稚病’现象,指出其小资产阶级思想和无原则团结倾向,分析网络左翼的幻想与错误倾向,强调革命需实际劳动与正确斗争策略。

  最近美国左翼中,“中二病”这个词火了,很多人都在批判“‘左派’中二病”,而他们所批判的“中二病”思想,在如今的美国左翼内部是明显的。

  准确来说,“中二病”是一个新兴词汇,百科上给的定义是“‘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在如今的美国左翼中,中二病特指那些沉迷于幻想(尤其是幻想着革命开始后自己怎么怎么样),沉迷于自我感动的人。这种思想普遍存在于在一些在telegram,discord,或者是YouTube,Twitter上活跃的“网络左翼”当中,俗称“网左”。

图片

  很明显,“左派中二病”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思想,当今大多数美国左翼尤其是网左都是还在读书的学生,其不参与生产劳动导致其具有小市民一般的幻想,对革命还是有那种“浪漫的英雄主义”式的愿景,搞得好像革命导师就是靠的他个人的魅力才能组织起来那么多的人,而非是长期的参与工农生活劳动,长期在工农群众中进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工农群众的广泛认可,才组织起来一样。而他们“唯我独革”的思想则源自于学艺不精,一边批判着错误的思想,一边又在保持着自己所批判的错误思想,搞得好像只有他们正确一样。他们不会审视自己或者是只会片面的审视自己,很多时候所谓的“自我批评”就像走个流程一样,一边叫嚷着辩证的看待一边又只会形而上学的看待思想。而在这一点上来说,他们不懂得团结,仿佛自己才是“真正的斗争者”一样。那么,是不是说就不应该“除左籍”,就应该对所有反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体系的“左翼”进行团结呢?这不得不就提另一种思想,左派中的“幼稚病”

  “幼稚病”,顾名思义,其抱有一种极其幼稚的思想,仿佛所有反对资本主义的,不管其是不是支持马克思主义,都应当团结在一起,只要能够反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体系都应该紧密的联合在一起进行斗争,为此会进行不少的无原则性的妥协。这就是最最典型的孟什维克思想。

  这种孟什维克一样的幼稚思想同样也是存在于网左当中,这部分网左主张无原则性团结,只讲团结不讲斗争,仿佛就是只要左翼大团结,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们经常拿出西班牙内战举例子,叫嚷着什么西班牙内战正是因为左翼不团结,才输掉的。然而事实恰恰和他们想的正好相反,西班牙内战正是因为无原则的团结(苏联三十年代因为欧洲革命失败实行的人民阵线政策),以及没及时清理掉内部的机会主义。他们宣传得好像极其团结西班牙右翼,正是因为及时清理了内部的反对派(改组长枪党,流放卡洛斯派领袖)才没有像共和国那样出现反对派叛乱(37年CNT叛乱)。

  很明显,这也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浪漫主义幻想”,他们幻想着大家其乐融融不进行任何争论也不进行任何内部的斗争就能团结在一起,只要大家有个共同的目标,那就能紧密的在一起,只要大家都做出一定妥协就行。事实上历史上不也是没有出现过,上文有提到苏联的人民阵线政策,允许左翼大联合,结果就是因为不断的妥协再妥协,那些主张合作的左翼也不满,导致了人民阵线的失败。(唯一一个成功的是赛里斯的联合抗日,还是建立在不完全妥协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当时苏联的一大败笔,人民阵线的失败还间接(也可能是直接性,资料不足)导致了苏联的肃反扩大化,想必这个结果也是“幼稚病”患者们不知道的。这些人只讲团结不讲斗争,抱着美好的幻想进行着自己的思想传播,无疑是极其可笑的。

  上文说了那么多,总而言之就两点,“中二病”患者无原则的斗争,“幼稚病”患者则是无原则团结。他们都主要突出了一点,“无原则”,那么所谓的原则是什么呢?列宁指出,应当在无产阶级民主集中制下进行团结,这个原则便是无产阶级民主集中制,而要实现这原则,那就得在斗争中团结。有人就有疑问了,斗争和团结,分明是对立的,为何能放在一起呢?正如毛主席所说,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斗争和团结也是对立统一的,没有绝对的斗争,绝对的斗争斗争啥?最后斗争来斗争去就只有自己一个人了,也就是那首“向左看齐”里面唱到的,最后只能成个光杆司令,没有任何人搭理。而绝对的团结呢?每个人的观点多多少少是不一致的,忽略掉这些不同的观点,无脑的进行团结,最后只会一团糟,会像孟什维克那样塞满各种机会主义分子亦或者是像人民阵线一样不断的妥协,妥协到最后最开始最能容忍的派系(或者是个人)都不再容忍,最后分崩离析。只有在斗争中求团结,才能真正的团结一致。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说,布尔什维克是在不断的同机会主义分子,机会主义派系斗争中团结,成长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四节)。

  目前美国左翼依旧以网左为主流,虽然有Antifa,美革共之类的线下组织但这些终究是少数且非公开的,是少数而非主流。目前主流是批判“中二病”患者,主要是批判的其无脑的“除左籍”,沉迷于幻想,沉迷于自我感动(如对萨布林,里德等人的饭圈化)。批判的人很聪明,给自己套了个绝对的“立场”,也就是无论你怎么说,都好像显得是他们正确,比如“自我除籍”,所谓的“翻阅典籍”,“教条批判”,搞得就是如果说他们这不对那就是说他们那对了,搞得想要对其进行评价的几乎只能是说他们对。

  这让笔者想起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父子买驴》,讲的是一堆父子去买驴,买回来后儿子骑,有人说儿子不孝。父亲骑,又有人说父亲不爱子孙。两个一起骑,又有人说虐待驴。最后父子把驴绑在棍子上,一起抬着走,在渡桥的时候父子连着驴一起摔进河里。不论怎么评价这个视频,都会像这对“傻父子”一样,被人嘲讽,最后掉进河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必太过于拘束于别人的意见,至少别像这对“傻父子”一样,一味听取别人的建议,最后掉进河里。建议肯定是要听的,但别这样傻呵呵的别人说啥就是啥就行。

  目前美国左翼文化圈就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普及理论的时候,如果说很通俗,那么会被指责为学艺不精,不通理论,如果说得专业点,那必然会夹杂着大量专业术语,又会有人说是脱离群众。如果说要辩证的看待呢?巧了,他们也说了这种情况,将会被指责为“念经人”,“宗教”。这些人批判“中二病”的同时,自己却犯了“幼稚病”的错误。

  别人在你眼中是异己,难道你在别人眼中并不是吗?暂且不提笔者可能会被批评为教条主义者的事,笔者可以信誓旦旦的回答,没错,确实是异己,为什么不是呢?难道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吗?一堆人叫着安康贴贴,可自打安康思想出现的时候,其不论是导师还是跟着导师的群众何不视对方为异己?马克思和普鲁东互相的批判少过吗?列宁物理上除马赫诺左籍导致安那其骂列宁为列梅*足足有一百年之久,难道他们不互相视为异己?如果说宣称社会主义就应该视为同类,印度也说自己是社会主义,他和赛里斯62年那次边界战争是不是也可以视为互开左籍?难道历史上此类事情还少吗?

  有人说,时代变了,妥协的定义也不一样了,就拿列宁举的那个火车劫匪吧,一百年前把东西交给劫匪然后说要加入他们那就是叛变而不是妥协,而在今天做这种事情难道就是妥协而不是叛变了?确实,现在的条件和一百年前不一样了,但社会根本变了吗?一百年前是由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体系,现在则是由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体系,难道资本主义体系有了根本的改变?我们说,要懂得自我批判自我反省,不是走个形式也不是看着别人说什么,就跟着啊对对对然后自我反省,这不叫自我反省或者说这只能算跟着别人来的迫真自我反省,不会起真正的作用,要懂得结合实际找出自己的错误吸取别人的长处。

  目前网左最大的问题就是大部分为学生,学生不参加生产导致了其小资产阶级一般的思想性质,但学生不可能永远是学生,当现在这些带有左翼思想的学生走出了学校,当他们变成了真正的无产阶级的时候,当他们失去了青春期的年少轻狂,在进入实际的斗争当中的时候,在他们用学校里自己学到的理论结合他们的实际斗争找到真理的时候,那时候美国就会有真正的希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