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张维迎和林毅夫用自己前半生否定了自己的经济理论

火烧 2009-10-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张维迎和林毅夫主张的比较优势理论与自身经历矛盾,他们选择忍耐贫穷上大学,而非按理论建议去打工,实际验证了赶超战略的长期价值,彻底否定自身理论。

  林毅夫和张维迎认为,他们的“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模式好,毛泽东那种和外国在高端竞争的“赶超战略”是错的。可林毅夫和张维前半生的经历却彻底的否定了他们自己的理论!为什么是这样呢?他们说他们的经济模式赚钱,而“赶超战略”不赚钱。其实他们的经济模式就等于在饭馆给人刷盘子赚小钱,用自己血汗刷盘子的小钱换取别人很贵的名牌产品,而“赶超战略”和外国竞争,不能很快看到利润,要经过一段时间生产出比较贵的名牌产品,用自己少量的名牌产品赚大钱!林毅夫和张维迎比较优势认为:应该看眼前利益,出卖资源赚点小钱能很快改善生活,不能为了以后赚大钱而暂时忍耐。这也就是要国家看眼前利益,不能看长远利益。他们要国家为眼前一点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而他们自己却不是这样做的!张维迎父母是个农民,也算穷人;林毅夫家在台湾也不是富人。张维迎和林毅夫人生开始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放弃上大学,在工厂打工,在当时看,上大学只投入不产出,还不如做去工厂上班。二是暂时忍耐贫穷,经过上大学学习,生产出更值钱的产品,长期看利润更高。如果按照张维迎和林毅夫鼓吹的“比较优势“理论,那张维迎林毅夫应该放弃上大学而去工厂上班,毕竟换点零花钱,偶尔还能吃点鲍鱼或者买几件好衣服。如果按照毛泽东“赶超战略”,张维迎林毅夫就应该忍耐暂时贫穷去上大学,这样在短期看来他们因为上学不赚钱,所以他们不能偶而吃鲍鱼买几件好衣服。在当时看起来,放弃上学而早工作的人比张维迎和林毅夫穿的洋气、吃得也好,但是过20年以后比比呢?当时做工的人,现在可能是下岗工人,他们生存都困难了,而张维迎和林毅夫经过一些年的忍耐,现在张维迎和林毅夫生产出的产品能换来无数工人的劳动!开始是做工的人偶尔能吃鲍鱼穿洋气的衣服,而张维迎林毅夫吃馒喝白水;现在是做工的人吃馒头喝白水,穿破烂衣服,而张维迎林毅夫常吃鲍鱼穿着名牌衣服。张维迎选择暂时贫穷去上大学;林毅夫甚至跨海到大陆来学习,他们忍受暂时的贫穷,最后生产出某种值钱的产品换取普通人用很多劳动生产出的大量产品,我们说谁那种模式好?如果按照他们自己“比较优势”的理论,他们应该放弃上大学,为了眼前利益马上去工厂工作,为什么他们自己不按照自己宣扬的理论行事?如果一个家庭把钱都拿出来吃喝,而另一个家庭供孩子上学,那外表看起来吃喝的家庭比读书的家庭要好看的多,但是我们大家会选择都吃了而不读书吗?张维迎林毅夫自己宁可忍耐暂时贫穷去读书,也不为了暂时能吃的好一点去做工;张维迎和林毅夫给国家出的主意却是:不能为了长远利益忍受暂时的贫穷,而要为了眼前利益发展血汗工厂。张维迎林毅夫自己为了长远利益可以暂时忍耐。他们却让国家为了眼前小利益放弃长期的大利益!他们说人都是自私的,既然人是自私的,那张维迎和林毅夫自己选择暂时忍耐贫困的“赶超战略”,却要国家选择出卖资源暂时吃喝的“比较优势”,他们自己不做,却要别人做,他们自己不选择“比较优势”的经济模式,这说明那种模式是错的。所以张维迎和林毅夫用自己前半生的发展模式,彻底否定了他们自己鼓吹的“比较优势”的经济理论!张维迎和林毅夫自己现身说法否定了自己的理论,这真是天大的讽刺!  

  张维迎和林毅夫都是极力拥护“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反对毛泽东的“赶超战略”。“比较优势”是什么呢?比较优势理论大概意思是:认为我们现在是落后国家,所以不在技术上赶超西方国家,不和他们产生竞争,而是我们生产浪费资源的低级工业品,西方国家生产高技术的高级工业品,我们和西方做分工,我们用自己的低级工业品交换具有稀缺性的西方高级工业品。这种模式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生产的产品很多国家都能生产,我们和第三世界国家比谁的产品价格低,而西方生产的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只有一定的国家能生产,他们的产品具有稀缺性,而我们生产的低级工业品,因为大部分国家都能生产,有很多国家相互竞争,所以只能靠工人没有福利、工人压低工资、压低资源价格才能卖出去,这样我们就等于残酷压榨本国工人和压低资源价格,来换取西方用少数资源生产的高级工业品,我们这样交换等于出卖资源和百姓的体力!等于我们用多数资源换取西方国家的少数资源,我们成了西方的经济殖民地!这种模式让西方国家拿大头,我们血汗工厂上层拿小头,工农只是保证活下去就行了!我国精蝇为啥喜欢这样模式呢?赶超战略等于本国精英同外国精英竞争,而“比较优势”等于本国精蝇没本事跟外国精英竞争,本国精蝇靠剥削本国百姓生活!因为我们精蝇没本事用脑力和外国竞争,而这种比较优势的模式等于和西方联合起来压榨剥削本国百姓,压榨本国百姓可以快速致富,而毛泽东的赶超战略要求全国人民忍耐一个时期,要贫富差小,上下一心,大家齐心合力赶超西方,赶超外国要一个长期忍耐的过程,精蝇不能靠压榨百姓迅速致富,所以他们最反对“赶超战略”!比较优势理论,等于我们和西方做了分工,如果在一个国家内这样分工还可以,一个国家之内可以通过政府来调节收入,而在国家之间是不行的,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国家之间在争夺资源,西方国家占有优势,西方生产的产品具有稀缺性,他们利用稀缺性剥削你,在国家之间没有人会协调收入,人家为啥把自己的好处给你?西方国家希望中国永远处于产业链下层!毛泽东时代经过一些年的忍耐,我们等于是快毕业的研究生,但是林毅夫和张维迎们让我们放弃学业去永远刷盘子!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是用“比较优势”这种模式发达的,美国南北战争时代,英国支持美国南方,就是因为英国也想让美国用“比较优势”这种模式发展经济。美国生产农产品,英国生产高级工业品,这是给美国设计的发展模式。南北战争时候,英国支持南方,因为英国想让美国生产农产品,而英国生产高级工业品,美国变成英国的经济殖民地,但是美国却不按照英国设计的模式发展,美国南北战争就是为了发展在技术上和美国竞争的经济模式。如果按照美国南方的发展模式,那美国就变成英国的经济殖民地,美国等于买办政府,剥削本国奴隶,英国做主子,美国政府做买办,而普通百姓和黑人成为奴隶!美国南北战争以后保护自己本国工业,直到美国强大以后才鼓吹自由贸易!如果我们解放以后用“比较优势”的模式发展,我们的工业基础方面因为跟外国比没有优势,私人如果投资工业基础,因为开始时候成本高,竞争不过外国,一定会赔钱,所以没有私人会投资工业基础高技术方面,如果没有国家投资,我国就是经济殖民地!  

  林毅夫张维迎等人反对赶超战略的理由是:生产低档工业品现在就能看到钱,而赶超外国要经过长期忍耐,还要经过一个赔钱的过程,所以还是现在赚小钱更好,至于高技术,我们可以从外国买(能不能买到?我们都看到了)毛泽东时期发展战略发展出的歼十和火箭同生产衬衣或者做装配车间对比:航空工业开始要国家投资,经过一段时间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累,开花结果。现在歼十可以买2500万美元,如果运十发展到现在可以更值钱,歼十、运十、火箭能生产的国家少,属于比较稀缺的产品,所以它们价格高,而衬衣谁都能生产,所以只能靠极低的价格,一架歼十或者运十能换多少衬衣?我们用多少衬衣能换美国一架波音飞机?我们做装配车间消耗的资源比歼十等消耗的多,但是一架歼十条能换多少装配车间的装配的产品?多少装配车间的产品利润能换一架美国波音飞机?欧洲空中客车靠政府投资,发展到一定规模才有了竞争力,如果欧洲政府也像林毅夫他们那样考虑问题,认为空中客车开始是个“赔钱货”,而出口低级工业品能迅速赚小钱,他们放弃空中客车,那现在欧洲要生产多少衬衣和皮鞋换美国一架波音飞机?  

  比较优势理论就等于:毛泽东认为,我们不能做奴隶了,要跟奴隶主竞争,超过奴隶主。但是奴隶要赶超奴隶主,要有一个艰苦的过程,还会受到奴隶主打压,所以极右就用这个过程艰苦为理由来否定和奴隶主竞争的战略!张维迎和林毅夫认为,我们如果跟奴隶主竞争,奴隶主要打我们,如果我们继续做奴隶,起码我们精蝇还能替奴隶主管理奴隶,还是做奴隶保险,所以做比较优势最好!  

  毛泽东不让中国精蝇做中国人民的产业链上层,而是让中国做别的国家的产业链上层;张维迎林毅夫要中国精蝇做中国人民的产业两上层,而让中国做西方的产业链下层。张维迎和林毅夫自己争取做上层,却让国家做下层,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否定了他们的经济理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