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就地解决”和“就地免职”

火烧 2011-08-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就地解决’与‘就地免职’的辩证关系,结合温总理事迹,分析领导干部应如何处理具体事务与政策制定,强调对百姓有利的解决方式。


  我的帖文《百姓盼望更多的“就地解决”》中说道:温总理有好几件受人称道的、为群众“就地解决”的事迹,因此深受群众爱戴。农民进城卖桃难,当天“就地解决”了。农民进城卖西瓜难,又“就地解决”了。重庆云阳农妇熊德明向温总理反映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事,虽然没有在当天解决,但也很快得到了解决,因此也算是“就地解决”。河北蔚县农民李树贵的儿子李瑞患白血病,在天津巧遇温总理,有关看病的问题不但“就地解决”,而且与温总理同车来到北京,住进了北京儿童医院,国务院办公厅工作人员还为他们家募集了捐款,解决了燃眉之急。凡此种种,凸显一位平民总理的情怀。


  网友们给予较多关注,有些网友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总理肩负重担,日理万机,不宜陷入过多的事务活动中去。像农民进城卖桃问题,帮民工索薪问题,应该由具体的职能部门和负有责任的官员去解决,而不是由国务院总理事无巨细的包揽下来。领导干部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制订政策,二是使用干部。于是,从“就地解决”引出了“就地免职”的话题。


  对这些网友意见,我完全接受,并表示赞成。比如农民进城卖桃难,农民进城卖西瓜难,县政府拖欠民工工资,患白血病儿童就医难,等等,全等着领导干部“就地解决”是不行的。领导干部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事必躬亲是不可能的。假如,当时不是“就地解决”而是针对应该负责的官员来来个“就地免职”,其震慑作用和导向作用显然要大得多。


  当然,有些事让下面干部“就地解决”也是不现实的。比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政府机关退休金差距过大问题,任何一个部委也不可能“就地解决”。再比如,群众中议论说,现在猪肉价格飞涨,引起百姓抱怨。如果把政府手里掌握的几万亿外汇储备动用一小部分到国际猪肉市场购买大批猪肉,拿到国内市场上平价销售,还怕猪肉价格控制不下来?同理,在姜你军的时候就用外汇去买姜;蒜你狠的时候就用外汇去买蒜;豆你玩的时候就用外汇去买豆;糖高宗的时候就用外汇去买糖。何愁物价控制不下来?这种事体,让任何一个部委都不可能“就地解决”。这种高级别的事,只能由总理亲自“就地解决”了。


  总之,百姓既欢迎“就地解决”,也欢迎“就地免职”。具体的事情具体分析,怎么做对百姓有利就怎么做。运用之妙,全在一心也。算是对《百姓盼望更多的“就地解决”》的补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