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殇---从郭德纲打人门谈起
文殇---从郭德纲打人门谈起
许 晓 黎
从卑微到强势,从谦恭到骄横,从自知到无知,郭德纲蜕变了,一个小人物成为了强势的代表,这种奇迹般的变化,却难改其草根的事实,就像农民起义军进城一样,由于不彻底的革命性,到手的鸭子飞了,为什么?
一、升华和升格
一个人想成功,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根,非一般的根铸就非一般的自己,创造出非一般的事业,成就非一般的人生。这就是突破,是对一种约定俗成的环境、势力的突破,郭德纲也不例外。
近年来,中国总是缺少大师级人物,其问题实质就在成功后,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如何看待自己的根本,对根本能不能清楚认识,将决定成功后,事业人生是量的堆砌,还是质的改变,无论量一次又一次的堆砌,终究是一种简单的升格,只有质的改变,才能不断的超越自己,才能从根本改变人生的意义。
质变就是一种升华,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超越是无法借助外力的,升华必须耐得寂寞的,必须时刻记得自己的根,必须记得自己的卑微,升华必须对根进行优化,进行重铸。大师们总是谦逊的,总是虚怀若谷的,看见他们,德高望重的词语会油然而生。真正追求升华的人,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防微杜渐,这种心态绝对不会纵容弟子放肆的,更不可能为这种错误的行为,用自己的名节去买单。
量变就是升格,这种变化总是希望借助外力的,也是当下社会说的“人脉”,所有的人对此都是津津乐道。那么,升格是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在成功后,总是自觉不觉的给自己泄气,总是不愿意回忆过去的悲惨时光,总是有意无意的抹去昔日的痕迹,总是刻意的斩断自己曾经卑微的根。人们没有意识到根就是持续量变的动力,断了根就是一种持续进步的停止,很多学者、名人成名后很难再拿出经典的作品就是这个原因,他们以后的变化就是一种量的堆砌,就是简单意义上的升格,也是社会大多数人的常态。
升格总是这样的情况:名利犹如一棵高大的果树,谁能让脚下的垫脚石越码越高,就可以摘到越来越多的果子。人们在拼命向上的同时,看见自己离地面越来越远,没人认识到这是一种危机,反而认为这是更多的机遇,在名利场,人们总是希望越来越高,渐渐根的沉重内涵成为一种负担,他们错误的认为和过去的彻底决裂就是时下腾飞的前提,事实上,机遇和风险总是并存并相互转化的,在没有强大自我根系支撑的高度,任何的攀附都是危机四伏的。中国有句俗语: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忘了本的郭德纲,他真的摔下来了。
二、自卑与张扬
郭德纲他打人了,并且认为我打你,我应该。其实根不是想摆脱就能摆脱的,利令智昏,为名所累,他骨子里面的劣根性在不设防中蓬勃而出。
草根总有一种自卑感意识,总是从骨子里面瞧不起自己的这种劣势状态,一般来说,不管其现状如何,总是试图将这种劣势状态与自己分开,就算是在现实中无法做到,也要在心理上与其完全切割开来。这种心理活动就是一种忌讳,是不愿意、也不能被冒犯和点破的,记者的曝光当然是犯了这位新贵的大忌的,恼羞成怒就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炼成的,挨打是当然的。
郭德纲恼羞成怒了,这件事情从表面看来就是一块地,其实,从骨子里他有一种自我张扬的需求,他要在这种张扬中寻求一种从未有过的超越自我的强势感觉,这种感觉总是让人自我性极度膨胀,让自己忘记了草根的本性,忘记了就算是披上金缕玉衣,也无法摆脱劣势的事实。
郭德纲恼羞成怒,还有一种潜规则在里面:绿地违规,他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唯一的一个人,更不可能是最后一个人。“和尚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为什么被曝光的偏偏是我,他感觉自己被欺负了,一种屈辱导致豪情油然而生,他认为自己在挑战一种不公平,挑战一种黑幕,挑战一种趋炎附势的世俗。他不明白一个道理,你挑战,你自己必须干净,你不能用一种错误去挑战另一种错误,五十步笑百步是没有意义的!洗涤世俗不是你这种世俗人做的事情!
三、成功与名节
郭德纲现在一定很后悔自己的所为,打人门有其自身素质和修养的问题,也是这个社会的通病------成功和名节谁更重要?
先成功,后名节,甚至只要成功,不要名节。这是当下社会的一种共识,而且不是一种潜规则,而是很多名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毫不避讳,这是一种世俗社会的堕落,一种抛弃升华的堕落,一种无需圣人的堕落,一种心甘情愿的堕落!一种迫不及待的堕落。
社会的堕落,执掌话语权的精英文人应该负主要责任的,中国的精英除了暴利经济,你们为中国树立了什么样的标榜:
看看名流界,是茅于轼吗?还是任志强?当文人的清高换成人民币的时候,这样的标榜,让知识还有什么正面的意义,读书无用喧嚣尘起。
看看地方的劳模们,不是煤老板,就是黑势力。当强势的价值成为表率的时候,人性的丑陋让道德成为多余,成功当然无需名节。
发展就是硬道理,所以成功无需原则,无原则也就什么都能容许,这也许就是精英们渴求的宽容:
当叛国成为荣耀,还有什么原则不能背叛?
当自由成为政治,还有什么人性不能左右?
当文化成为流言,还有什么斯文不能扫地?
当物欲成为潮流,还有什么道义不能背弃?
当坚守成为笑柄,还有什么理想不能抛弃?
当浮躁成为时尚,还有什么思维不能猎奇?
世界几年来的历史证明,不需要知识的社会就是一种倒退,不需要名节的人与禽兽何异?以丑为美,以卑为优的猎奇心态就是一种社会的畸形变异的开始。从这种意义上说,郭德纲也是受害者。
文殇,漫天的文殇,不是叫嚷几声三俗就能够改变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