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精减人员二三事
根据我的观察,国企精减人员可以分成两大类:大呼隆式精减和选择性精减。大呼隆式精减主要发生在破产企业,关停并转企业。像中国任何事情一样,大呼隆式精减也有黑幕,这种黑幕不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从表面上看起来,破产企业的所有职工,从厂长到工人全都下岗失业了,但实际上在下岗失业过程中,厂长与工人从工厂里得到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不仅是厂长,包括财务部负责人,管设备的,管库房的,所有掌握财权物权的人,在工厂破产过程中都不可能“一点灰都不沾”。至于所“沾”的利益大小,就看各人的修为了。有些国有企业的厂长甚至盼着企业破产,因为破产之后,厂长浑水摸鱼得到的利益,可能当一辈子厂长也得不到。还有些厂长,在主持企业破产重组之后,很快就到接盘的老板那里高就了,他们会笑眯眯地接受工厂破产的现实。而选择性精减的黑幕主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选择性精减非常的残酷,也非常的丑陋,人性邪恶丑陋的因子在下岗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表现。本文主要谈选择性精减。
选择性精减发生在并非破产企业,也并非关停并转企业,在这些企业里本是不需要实行下岗、待岗、歇岗的,完全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管理企业的政府官员和一些企业的厂长经理党委书记的心目中有一个观念,那就是不搞下岗就不是改革,下岗的人越多,表明他们改革的力度越大,改革的决心就越大,因而改革的功劳也就越大。当时不但在媒体上公开宣扬用铁榔头、铁面孔、铁心肠对付职工的铁饭碗,而且把“不敢向职工下狠手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做为经验来介绍。因此,在这些企业里与当年“宁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的观念相当的接近。厂长经理党委书记搞下岗、待岗、歇岗不是因企业经营和发展所需,而是做为向“改革”表忠心而当成重大政治任务来完成的。某企业本来只要下岗到50人就足以缓和困境了,可是该企业的厂长经理党委书记往往要“加码”成下岗100人、下岗200人,甚至500人,从而让上级领导看看他们改革的决心和魄力。下岗在“改革”的外衣之下,异化成某些人用来打人的钢鞭,成为排除异己的利器。人性的邪恶和丑陋,先在工厂管理者心目中得到了泛滥。
没在企业干过的朋友可能认为,企业里精减人员都是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办的。其实不是。有很多企业实际上实行的却是优汰劣胜。被“淘汰”的往往是一些技术标兵、革新能手、劳模、先进生产者。而留下来的却是些平庸之辈,但他们另有所长,本文下面还要详细介绍。从理论上讲,在实行选择性精减时必须要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办,可是,在杀人都可以不必偿命的时代,法律都可以各取所需的时代,企业里的下岗、待岗、歇岗怎么可能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企业里的下岗是不受法律所规范的。如果走法律的程序,被告人还有辩护的权力和机会,还可以聘请律师。可是一个企业下岗、待岗、歇岗人员,没有任何申诉的机会,也没有任何部门和机构接受你的投诉。下岗名单往往在三五天就公布出来了,哪里容得你申诉?如果各企业的工会,各省市的工会,以及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纪检和监察机构接受下岗人员的上诉,那遍及全国的企业下岗、待岗、歇岗就不要搞了。所以,工厂的厂长就是金口玉牙,一言九鼎,嗟哆之间就可以决定一个职工的命运、从而决定一个职工家庭的命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凡是实行下岗、待岗、歇岗搞得很火的企业,干群矛盾都空前尖锐,人身依附,逢迎权势,出卖人格,出卖色相,种种丑行沉渣泛起,职工之间的互相攻讦、拆台、打小报告,各种人性的邪恶与丑陋充分的被激发出来。令人惨不忍睹。国企里大规模的下岗,使中华民族的元气大伤,对国民性的负面影响将可能持续几个世纪而难以复原。
有些企业搞下岗、待岗、歇岗,表面上不是厂长经理说了算,而是要发扬民主。因此逼出了抓阄下岗、选举下岗、轮流坐庄等群众性智慧。其中抓阄下岗最“公平”,车间主任也好、班组长也好,都不参杂个人意见,权力不做干预,全凭各人的运气,谁抓住“下岗”的条子谁自认倒霉。选举下岗,表面看起来也很公平,无记名投票,谁得的票最多谁下岗。问题是,有些技术标兵、革新能手、劳模、先进生产者一般不喜欢三五成群吃吃喝喝,上班就上班,下班就下班,不拉帮结派不搞小集团,他们自认为是凭本事吃饭。这些人在“选举下岗”时要吃亏。其中道理大家都懂。至于“轮流坐庄”,是某企业的首创。该企业曾经实行“倒排序”,每个月每个班组、每个车间和科室要按照职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排序,最差的那个人排在第一,如果某人累积三个月“倒排”第一,会受到下岗、待岗、歇岗的处理。针对这个“倒排序”,群众智慧产生了“轮流坐庄”的办法。也就是说,全班组的人轮流“倒排”第一,全年考核下来,谁也没有累积三个月排第一,因此谁也不会受到下岗、待岗、歇岗的处理。这也可以认为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体现。但有些班组、有些车间的“轮流坐庄”没能坚持下去,因为有内奸,再加上厂长的威胁利诱“组合拳”,把群众自发做成的“攻守同谋”给破坏了。可叹。
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中小国有企业基本上被搞垮完了,被早卖快卖贱卖光了。不管是大呼隆式精减还是选择性精减,都基本上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任务。绝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即使逃脱了下岗、待岗、歇岗的命运,但也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身份的置换”。现在公认的数据是,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的人数达3000万人。然而,没有一名主管工业的政府官员受到追究,没有一名国企高管被追究,也没有受到任何质询。国企被搞垮的恶果全部由无辜的普通职工承受了。就好比一场失败的战役,指挥战役的将军、司令、参谋长们全都没事,被军事法庭枪毙的只是成千上万的士兵。而那些指挥战役的将军以及他们的上级,还因为“剥离不良资产”有功而受到奖赏。这是世界上最最荒唐也是最最无耻的事情。千秋功罪任评说,早晚有一天,历史要重新评价这一切的。
2011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