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谁给后人造福田?谁让后人遭祸殃?

火烧 2009-10-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探讨前人如何为后代创造福祉,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反思改革开放后经济模式变化对社会的影响,突出前人努力与后代发展的关系。
          常言说的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的阴德,后人的福分”。一个有希望的社会一定是前一代人给后一代人转移财富,一代比一代过得好,而不是前一代人吃后一代的饭,前一代人给后一代人转移负债,一代比一代压力大。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我们就要让后代比我们生活的更好,国家才算富裕强大。

        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闹革命,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消灭了吃人的剥削制度,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制度。前人流血、流汗,建立了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做到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让新中国屹立傲首于世界东方。改革开放前前人为后人造福田。没有这一段时间前辈们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就没有基础。

        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实行的是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只可惜这样的制度搬来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压得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共产党、毛主席救民出水火,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抛弃了国民党和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追求“四大平衡”(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重要物资供需平衡)。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提倡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人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经济增长的动力依靠消费,二靠投资。在保持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商品货真价实,无坑蒙拐骗之祸,无假冒伪劣之害。前一代人给后一代人转移社会财富,每代人在造福子孙后代,新中国在不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后,外国资本大规模进来了,国内资本快速发展壮大了,封建主义的死灰复燃了,形成了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私人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造成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低下(剔除通货膨涨造成收入的虚胀),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长缺乏动力。于是,政府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扩大出口的基础上,自主型经济被外向型经济取代。然而外部市场同样是供过于求,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成为外国政府限制“中国制造”的手段。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危机的今天,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锐减,在劳动者收入又不可能大幅提高、消费不能扩大的情况下,就只有扩大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了。由于财政收入来源有限,扩大政府支出受到很大制约。

       为了扩大政府开支,政府负债被作为市场条件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看起来发行国债,借新债还旧债,不断扩大借债规模,扩大了政府开支和社会需求,促进供需平衡和经济发展,但是造成的恶果却相当严重。政府负债是要通过未来税收归还的,前人的支出变成了后人的税收负担。

       市场经济制度下,今天的市场供过于求,政府寻求负债的方式缓解。明天的市场同样存在供过于求,丝毫不会因为今天政府的负债而缓解失衡,反而会加重供求不平衡(未来个人税收负担加重,消费减少)。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未来的政府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政府负债。这样,子孙后代的日子只能越来越难,他们的必须归还前人的负债。前一代人吃了后一代的饭。

        美国的国债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未来财政收入归还。如果用未来财政收入归还了过去的负债,一定会减少未来的消费,70%靠消费拉动的资本战车就会停滞而翻车,这是万万不可能的,于是借新债还旧债,把负债不断向下一代转移,类似中国传销,等于永远不还债。这样的负债转移总有一天会被美国国债的投资者所识破,一定有一天不能持续,那个时侯就是美国经济的崩溃之日,就是子孙的灾难之日。

       市场条件下,不仅国家财政在寅吃卯粮,个人消费同样在寅吃卯粮。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支出建立在个人收入的水平的上。市场制度下个人消费信贷成为个人支出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加重了劳动者未来的还贷负担,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未来劳动者的还贷负担。在不断扩大的个人消费信贷制度下,每个人未来的负担越来越大了,每个家庭未来的负担越来越大了,经济发展的风险越来越大了。

       总而言之,市场制度下,供给过剩、经济增长缺乏动力是永远的特征。缓解过剩的方法是政府、企业、个人寅吃卯粮,是把今天的消费建立在未来收入的基础上,把负债转移给了下一代,一代比一代的负担更大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动力充足是永远的特征。缓解供给不足的方法是政府、企业、个人大力发展生产,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命,履行勤俭节约。把社会支出建立在社会收入的水平上,做到手中有余钱,仓里有余粮。前代人把资产转移给下一代,一代比一代更富强。资本主义经济如日薄西山,社会主义经济如旭日东升。

       社会主义制度给后人造福田,资本主义制度(市场制度)让后人遭祸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