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贫困县为啥出了“宝马乡”?

火烧 2011-07-1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贫困县泗洪出现‘宝马乡’现象,背后是高利贷泛滥。民间借贷利率高达180%,引发社会隐患,部分家庭因高利贷陷入困境,甚至出现暴力催债事件。

      

  地处苏北的泗洪县是江苏最贫困的县之一,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该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不足2700元。然而,记者于11日在泗洪县县城大街上看到,宝马、奔驰、奥迪、陆虎等豪华车密集出现。泗洪县委的材料显示,当地号牌的宝马车就已达到154辆。其辖下的石集乡更是因为豪车云集,被网友们戏称为“宝马乡”。(2011-7-14  “中国网事”)  

   

  贫困县咋就出了“宝马乡”?原来在这畸形现象的背后是当地泛滥的高利贷现象,是“全民式”高利贷下的惊人挥霍。泗洪县放高利贷的人有好几个层次,其体系呈现金字塔结构,逐步汇集到塔尖的用贷人员。中间层次的放贷人以高息吸纳普通放贷家庭的自有资金,汇集后再以更高的利息向上一层次的借贷人员放贷。“好像同传销一样,把下面的钱一级一级集资到个人(头上),被个人捞取了。”当地居民如是说。今年春节以来,正是一些中间层次的放贷人在较短时间内集中购买了豪车,制造出了“宝马乡”。   

   

  这个县的高利贷风潮主要发生在石集、青阳、城头等乡镇。在石集乡政府所在地石集村,“中国网事”记者沿街道一路采访了5户家庭,无一例外,他们都有3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积蓄投进高利贷。据一位女店主介绍,今年4月底,她家把所有的5万元积蓄以1毛5分的利息(月息15%)放了高利贷。   

   

  事实上,高利贷早已不再是温州、鄂尔多斯的专利,也不仅仅发生在泗洪县,而是正在向全国渗透和蔓延。目前各地借放高利贷的情况相当普遍,并且进入年收益率达到180%的“高铁时代”。而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理解,超出此限度的就是高利贷。   

   

  借高利贷的人迫于条件不得不忍受这种剥削;放高利贷的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但由于高利贷中畸高的借款利息远远超出了金融风险的可控范围,放贷人的资金风险事实上巨大无比,虽能不劳而获,但亦如坐针毡,泛滥的高利贷背后埋藏着较大的社会隐患。  

   

  借钱时,你愿借,我愿付利息,双方皆大欢喜。但借钱后,有的因借钱人离家出走或人死账烂而血本无归,有的因借钱人长期还不起钱、欠债不还甚至赖账不还,因为不受法律保护,有的放贷人往往只能通过“威胁”、“恐吓”或“变相抄家”等方式解决“借贷”矛盾纠纷。有多少个家庭被讨债人利用黑社会势力砸的破烂不堪,受到了严重的人格侮辱和人身摧残,被逼无奈,离乡背井,四处逃命,上吊自杀。有多少人在高利贷的强逼下,做出了偷盗, 抢劫,绑架的犯罪活动,严重的破坏了社会治安及公共安全。“高利贷,阎王债,陷进去,出不来,”是对高利贷最精确的描述。  

   

  最为可怕的是,当今中国民间之高利贷已“升级换代”,不只是一种借贷行为,而已形成一个非常行业。高利贷已经不仅仅与黑道有关,不管红道、白道、金道,都能路路通了。且过去放高利是,“九出十三归”,高利贷的利息逐日起“钉”(利息),以复息计算,此谓之“利叠利”。而如今,高利贷月息竞高达一角五,逾期按日按时加数倍罚息。其利息之高,令人心惊肉跳。我想,“黄世仁”们再世,也一定自叹不如。     

   

  显然,高利贷已严重危害中国社会经济秩序,其泛滥无度已经引起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巨大负面效应。高利贷造就了许多一夜暴富、挥金如土神话的同时,也使勤劳致富、守法致富的中华传统美德遭到不应有的抛弃。社会创富伦理和企业家道德因此沦丧。更为严重的是,民间高利贷已经渗透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高利诱惑下,部分党政机关领导参与了高利贷资金筹集、发放和催讨等环节。高利贷对于社会危害之大,已完全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足以值得用刑法来规制这一行为。为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稳步发展,应坚决彻底地严禁民间高利借贷。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