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零碎的评论

火烧 2011-07-1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郭美美事件探讨网络媒体在监督政府行为中的作用,分析公信力危机及社交媒体对舆论的影响,强调网络在推动人民民主专政中的意义。

        对四个事情说点自己想到的:第一、6月20日开始闹得满城风雨的郭美美事件;第二、某核心“大买办”所谓的“上船”问题;第三、6月19日韩国士兵误射客机 /7月9日韩国媒体爆出所谓的“金正日病危”的问题;第四、7月10日左右霓虹国、袋鼠国、佣人国和他们的主子在佣人国附近演习演的不亦乐乎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大家基本上都明白是咋回事了,骂街的很多,我就不多讲了。其实这个事情,归根结底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乃至行政授权机关的公信力问题,公信力的丧失,导致人民群众对于行政行为、行政机关本身普遍的不信任;而宣传媒介公信力的丧失则使官方的解释、公关出台之后民众对于宣传媒介同样产生了不信任。第一个不信任是大家普遍相信郭美美事件是真实可信的缘由之一,而第二个不信任则从反面起到了推波助澜扩大这一事件的影响力的作用。这样的社会动力整体促成了如下几个现状:第一、往往真相还没有把鞋子穿好,谣言已经跑到了千里之外;第二、生产谣言的成本仅仅是化解谣言需要的政治公关的成本的几千分之一;第三、人民群众不相信官方的消息渠道,而相信诸如微博、Facebook、牛联社等等非官方消息渠道。

    国家机关公信力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复杂,牵扯到意识形态、行政行为、政治制度、国家文化等等多个方面,但是说白了,说老百姓都听的懂的相声体——某位手眼通天的哥们的女朋友说了这么一句话(玩政治的孩纸你伤不起啊):有人苦苦挣扎,有人夜夜笙歌。既然是这样,那么老百姓把你的公信力打到地底下去,我看一点儿也不为过。毛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给很多当代的革命小将引用过——修正主义上台,那就是最坏的共产党员,比右派还要坏。但是最关键的是后半句我没敢引用,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看看毛主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可是我不敢同意主席给出的方案,我的原则类似于何新先生的“持进取态度的现实主义者与有节制的理想主义者”,倾向于在现有框架下的改动并且做出有助于提高国家行政机关乃至宣传媒体公信力的举动。

    我主要感兴趣的问题在于郭美美事件的主要推手——也就是微博等新兴媒体在有效反映社会舆情、传播新闻讯息以及促进人民群众之间、干群之间的交流沟通方面所起的两方面作用——积极作用大家都明白,在郭美美事件上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体现,这是对行政机关权力、行为乃至国家公务人员个人行为作风起到监督的一种良好的形式,在郭美美事件中很多网友群策群力,大量的讯息全方位、全角度覆盖,让权力机关中的猫腻无处藏身,正所谓阳光越强烈,黑暗的角落也就越少。网络的普及对于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倡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有着近乎革命的意义,正因为有了网络的存在,大量的民众可以直接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正因为有网络的存在,大量的民众可以行使自己的监督职能,如果因势利导(注意),这将会是一场伟大的革命,60年前写入神圣《宪法》的人民民主专政,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但是,同一件事都是有相反的两个方面的,网络的消极作用在郭美美事件中同样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还是郭美美,犹记得舆论的爆发点给出的这个“Son of bitch”的身份一日三变,同样的一件事很快就有了很多不同的说法,一会儿说她是某某某的女儿,一会儿说她是某某的情妇,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如果大家再不动动自己的脑袋想想是哪回事就有没有脑子的缺憾了。网络媒体传播的讯息除了时效性极强、信息量巨大、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节点之外,同样具有宣传对象组成成分复杂、接受者文化层次不一、信息本身可信度相比较而言较低的缺陷,纵观郭美美事件,这些缺陷在网络环境里造成了郭美美事件洪水奔腾一样地传播开来——倒数第三个缺点让可能是虚假的信息大行其道,倒数第二个缺点让虚假信息越传越广、越来越神乎其神。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网络媒体与其它形式的媒体比如电视、广播、平面报刊等等并不是平行空间的关系,再加上本来就存在的公信力问题,网络世界的谣言在现实世界产生消极影响是必然存在的。而郭美美事件正是如此。大家想想已经有多少人指天发誓,再也不对红十字会捐款捐物了?而这件事情的本质呢?则已经无人查究了。那么到底“揪出腐败”是第一要务还是“动员大家指天发誓绝对不再捐款捐物”是第一要务?我希望大家都可以自己想想这个问题。

    我想引用一部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原则来说明我对网络宣传的态度,如果可以让未来的郭美美事件不再出现,或者出现了可以及时得到澄清,或者不至于造成如此大的不良后果,善莫大焉——(司马南《民主胡同40条》之《北京民主胡同18条》之:后夹道4)“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爆炸‘,许多声音往往互相矛盾,这将使各地的政府难以让人民了解自己的立场。而如果政府的政策以及采取的政策的原因都没有阐明,人民就很难支持大家共有的目标”“要防止那些色情的网站毒害下一代,防止那些愤怒的网站煽动种族、民族、宗教仇恨——如果媒体经常奚落领导人,并且使大家相信没有什么比媒体更权威,则社会就会堕落,就会岌岌可危。”

    对于郭美美事件我说说我最直观的看法:他们抹黑采血医生让全国血库告急,抹黑高铁让大家群起而嘲笑之,抹黑西瓜让西瓜滞销瓜农上吊,现在他们又抹黑了红十字会,我很想看看,他们下一步打算抹黑什么。

    说到抹黑,韩国高丽棒子思密达们抹黑朝鲜更是六十多年如一日,毁人不倦。我看过韩国国军的宣传阵地,几十个高音喇叭搞成集束宣传广播站,一天到晚没完没了对着朝鲜广播。再说说韩国的那什么《东亚日报》,简直就是《毁朝日报》。不仅毁朝,还顺带着恶心恶心中国。这不,6月19日韩国士兵在非军事区域附近射击即将降落的客机,射击持续了10分钟,据说韩国士兵使用K-2步枪发射了99发子弹,接着,7月9日的《毁朝日报》爆出“金正日病危”还有“金正恩整容整成金日成”的消息,说凑巧不?其实不凑巧。两个事情目前为止没见到什么联系。前一个消息谁能给我一份地图?详细的描述一下射击的地点与跑道的位置关系,一架飞机如果在士兵头上直线飞过那么无论如何也没有10分钟的射击窗口,如果正好处在飞机降落的三边到五边的航线宽度范围内且离四边不远的话那么射击10分钟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可关键是,有哪个国家的士兵会弱智到连民航飞机与军用飞机都分不清?莫非真如我国网友所言——大寒冥国士兵看到远处飞来一架飞机,机翼下两台发动机可能是某巨型导弹,机上机长又长得巨帅无比,韩国士兵一时激动准备XXXXX,但是XXXXX技能刚才被用掉了还没有冷却,所以切换 K-2——总之这个事情疑点很多,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明白,留待历史去解答比较好——或者可以等韩棒子自己把真相说出来。

    至于说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病危的消息,我想分开说一下——第一,这件事很可能又是韩国棒子的造谣,在《毁朝日报》的毁人不倦下,金将军从2005年左右就开始“病危”,一直到现在还是在病危,恐怕韩国棒子巴不得金将军赶快死了好——那么这就引出第二个问题了——为什么西方世界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健康状况如此之关心、而相对来说西方世界领导人的健康状况被人提起的概率不是很大?我觉得这是属于政治制度与高层权力交接的稳定性问题。西方世界的政治制度虽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但是却始终保持了大多数国家高层权力交接的制度化与稳定性,这不是一朝一夕功夫可以铸就的,也是第三世界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西方式国家都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如何才能避免最高的权力交接乃至国家对外政策以某些领导人的意志为转移,出现不正常的或者说突发情况?卡尔.波普尔说——重点在于——“不流血地更换政府”,或者说,“不论哪一种统治形式,最重要的是能够允许政府以不流血的方式更换——随后,新政府还要有接管统治的能力。至于更换的方式本身,倒没有那么重要。”——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值得特别注意的不仅是政府更换时刻的“流血”,更重要的是不能被资产阶级乘乱复辟。那么如何避免给人家特别“关照”领导人的身体健康呢?中国的做法从法律层面上完成了“依法治国”原则的确定,从政治层面上完成了同时指定两代接班人保证权力交接基本实现了和平过渡,古巴的做法还有待于实践来观察。而朝鲜——最让人担忧。这就引出我的第三点要说的了——

    金正日如果真的病危乃至去世我们应该如何处置?我觉得应该秉持三个原则:坚持无产阶级同志友谊不动摇、坚持国家利益优先、坚持他国不得干涉朝鲜内政原则。三个原则依次递进,互为补充。从第一个原则来说必须保证这一个相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绝不倒下,从第二个原则来说则保持住了朝鲜这个战略缓冲地带,维持了我国延边朝鲜族聚集区的稳定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乃至京津唐核心地带的防空安全,而且还可以继续加大对朝鲜的投资力度,更加促进中朝经济一体化,包括农业上的渔业合作(给朝鲜提供远洋渔船发展其远海捕鱼业)和小机械化合作、工业上的原料合作(将朝鲜作为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原料产地来使用,根据可靠消息,朝鲜仅仅是煤炭储量就有接近200亿吨,而且大多数都是发热量在5300kcal以上的优质褐煤。同时还有数百亿吨的优质铁矿,大多数都是露天矿床以茂山铁矿为代表,资源储量据估算价值六万亿美元)。只要可以完成双方经济的优势互补,中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完成转型、朝鲜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提高不是做不到的事,这是真正的双方的共同利益。从第三个原则来说则是前两个原则的有力补充,不论何种情况,任何国家不得干涉朝鲜内政,一旦干涉则我国和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缔结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自动生效。

    第二个问题说多了,大多数都是离的太远的问题,第三个想说说的是南海问题,这个问题离得也不近,不过仅仅是我以前的一篇东西的补充。教授说我在经济问题上说的不透彻,主要提出了三个质疑:第一是越南开采南海的石油是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非摆脱经济危机的需要。这个质疑其实没有离开我要说的内容——不管是因为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大增,还是经济危机发展模式出现停滞急需转变发展方式,直接目的都是“为了经济增长”,请注意,如果石油资源需要直接服务于本国的经济发展,那么就需要在本国建设石油精炼厂包括分馏塔等等化工设备,直接给本国工农业提供汽油、柴油等等油品。如果越南走的是先输出石油,再输入汽油,那么只能说越南是在当作原料产地,在试图成为一个小一号的沙特阿拉伯——实际上,越南真没有什么石油的精炼企业;第二是产业转移是“客观的经济规律”,而不是美国的国家战略。这个说法回避了美国的国家本质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也同样可能存在的“恶法非法”,以殖民地为例,马克思认为殖民地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那么是否说明殖民地出现是客观规律而不是这些国家的“国家战略”?是不是就是正义的?如果产业转移不是美国的国家战略,那么日美的《广场协定》又是什么?第三个质疑是关于美国与越南相互利用的,这个质疑很没意思,因为跟不上趟了,现在美国已经铁了心要进入南海了,日本也搀和了进来,最要命的是连澳大利亚也过来了。简直就是个中国的敌人们的聚会。这个现状对于中国来说更加复杂:所谓的利益攸关方越多,想在一片特定的区域内明确自己的利益就越困难。对于南海问题,比较气的是日本的恩将仇报的做法,日本大地震的时候我们放弃了夺回钓鱼岛的绝好的夺岛机会,当了一回宋襄公,等你总算喘口气来了,回头就联合美国在南海演习。我们骂日本“无耻”,一点也不为过。但是最关键的应该想想,对于这样的潜在假想敌国家,我们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尽量少做蠢事;比较意外的是前天读了一篇关于印尼的文章,觉得印尼是个挺有意思的地方——伊斯兰教国家,而非其它地区的世俗国家。如何通过印尼来制衡越南,我想现在不少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最后一个来说一下惊天地泣鬼神的某“大买办”的所谓“上船”事件,这件事本身没有什么好说的,就算是真的,那么这也是自然规律,谁也不能违反的。说这件事还是主要说一说即将到来的中共十八大,就现在的公开媒介所看到的能看到两个问题,很可能不是那个所谓的“上船”,而是类似于沙龙的结果。如果真是如此,那么问题就复杂了,我在以前说过的几个问题并不作废,是马林科夫接班还是布尔加宁夺权,会不会突然冒出莫洛托夫的势力。这些问题我觉得不仅是少数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命运的问题。嫂子的话“利之所向,非汝辩焉”恕我不敢苟同了。窃以为,此利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众所周知,中国目前站在十字路口上:人均 GDP三千美元的关口、CPI季度4.5%的涨幅、执政70年的问题、苏联解体20年的教训、社会矛盾呈现激化态势与维稳模式的缺陷。接下来的改革是走向何方?是借“深化改革”之名行瓜分国有资产并且最终实现私有化、在政治上改弦易辙之实还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回归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华传统哲学文明相结合,走分配公平道路?不论哪种道路,最终的目的一定是解决目前突出的社会问题,包括居民人均收入、住房、教育、医疗、反腐等等一系列直接关系到人民直接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指望前者搞的私有化可以解决吗?一个药家鑫案件,把“普世价值派”口口声声为人民实则视群众如草芥的凶残嘴脸暴露无遗;指望民主社会主义者也可以解决吗?从一个不稳定的阶层走出的不坚定分子必将很快投入帝国主义的怀抱。唯有共产主义者、科学社会主义分子,才是推动中国走向复兴社会主义、复兴中华的力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