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关于“拨乱反正”

火烧 2009-10-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文革前后社会关系变化,分析拨乱反正的含义及文革后社会管理的恢复。提及毛泽东地位变化、文革成就争议及官场腐败问题,强调社会关系的反复与调整。

      关于“拨乱反正”

“拨乱反正”这词是文革后出现的,意思是说文革前的那种社会关系是“顺”的、“正”的,文革给弄乱了,文革过后要把被文革搅乱了的关系再重新理顺回来,就出现了所谓的“拨乱反正”。

文革前是一级级党组织、一级级政府条理清晰、按部就班地管理着党、国家和人民。文革一起,以前的“管理”机构被说成是资产阶级司令部,以前的管理者被说成是“走资派”(当然是毛主席说的),以前的“被管理”者突然“造反”(当然是在毛主席的号召下造反的,不是无法无天的真反),把以前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甩在了一边,直接随时听命于广播报纸上的“中央声音”了。这样反来复去的僵持了10年,直到造反者的总后台毛泽东主席逝世,才突然结束了较量,又恢复了文革前的管理和被管理格局——领导者还是领导者,被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关系才又“顺”了。

这意思自然是说文革前的社会关系才是天经地义的,谁该是管理者、谁该是被管理者,错了就是“乱”,对了才是“正”。于是文革前的东西被全盘肯定,文革期间的人和事被全盘否定。唯一例外的是毛泽东的名声和地位,不但不能恢复到文革前的状况,连他的“历史功绩”也开始逐步淡化和否定,甚至就要成了灰溜溜的罪人了。这是否就是“正”?因为舆论权唯一,舆论唯一,那是没有第二种声音了的。

一晃文革过后又三十多年了,“结论”又开始悄悄起变化,替毛泽东说好话的人又多起来。原先说文革十年没干一点好事,现在透露出:好多重大成就如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科学尖端项目、重大考古发现等都是文革期间的呢。看起来文革后的宣传好多都不是实事求是,都是含着水分、带着情绪的结论。对何者为“乱”、何者为“正”,似乎又不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大概这“拨乱反正”工作仅仅是又过去了一轮,那一轮拨反的结果可能又出现了新的“乱”,有朝一日可能会对这新的乱再“拨”一下,从而达到新的“正”呢?

其实,文革10年,除了文革前的“人上人”和他们的子女们以及他们的裙带们,以及当时的“社会精英们”的偏见外,一般百姓并不真的感觉如在地狱。几乎调动全国人参与的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不可能就真的全是受坏人蒙蔽和煽动。一个近90年党龄的大的执政党,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在处理重大问题上为什么就不能更理智些,就不能少搅进些个人恩怨?为什么总是非黑即白、就不能兼容一下呢?毛公说“文革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后三十年的官场腐败的肆无忌惮,觉得毛公发起文革,不是全无道理。当然,被错整者会很冤屈,但后来那一大批该挨整者却倒理直气壮,并肆无忌惮起来,这样的官老爷也倒挺可笑且可恨的。没有了约束,官场腐败之风就这样形成了。

月下     2009.10.14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