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进党:究竟谁“占领”了谁?
老板进党:究竟谁“占领”了谁?
作者 苏 杜
时间 2009-10-12
(本文大意:十七大前夕,民营企业家们激烈地竞逐各级党代表,成为“一种政治现象”。“这一切,早有安排”,是“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结果。“嗅觉灵敏的温州官员和商人捕捉到”的信息,并非在中共十七大前夕才由中共高层人士“频频释放”,民营企业主的政治之舞早在世纪之初就拉开了序幕。“占领者”未必就是胜利者。附主要参考文献索引。)
老板进了党,俺们心变凉。
问声毛主席,心伤不心伤?
----民谣
“老板进党”,说来话长,但不妨删繁就简,只从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的“一种政治现象”说起。因为,事、时俱进,早过了讨论老板可以不可进党的时节,到了探讨究竟谁“占领”了谁,“占领”了以后又在干什么的时候了。而且,作为话头的这“一种政治现象”,也并不是我的独家发现,而是官方的深刻观察。这是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则。观点可以自己来负责,论据却只能来自官方。本文议论的全部凭据,就都是来自《人民日报》《南方周末》这样主流媒体应时的新闻及述评,绝无半点民间传言或个人臆测。还有一点必须的说明:主流媒体的《新社会阶层人士登堂 11.5%人口掌管10万亿资本》(2006-09-12),《民营企业主竞逐党代表》(2007-05-10),《新社会阶层具有八大特征 多数是非中共人士》(2007-06-11)等新闻述评中,多有涉及中共及国家高端人士处,其意当在彰显权威,刻意导向,故本人亦不敢曲为尊讳,妄自没隐,只能一一照录。
十七大前夕,民营企业家们激烈地竞逐各级党代表,成为“一种政治现象”。
在浙江温州,中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城市,市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承认,对温州市参加浙江省十二大的代表名额分配,由于竞争太过激烈,名额一再增加。
参加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双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全国代表,在浙江则只有1名。无疑,到北京和执政党领导人“共商国事”,是浙江民营企业家的强烈愿望,竞争更趋激烈。
“党代表选举的竞争的确很厉害。”新雅投资集团的党委书记陈如奏说。每逢党委换届,为了争取成为党代表,个别人甚至想出很多“奇怪的办法”。58岁的陈如奏,3年前是苍南县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2004年2月,在新雅集团董事长郑步良的反复要求下,经温州市委批准,他提前退休,转到新雅集团担任政治处主任兼党总支书记,“主抓党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现在,他作为新雅集团的党委书记,成为苍南县民营企业中罕有的三个温州市党代表之一。浪莎集团董事长翁荣金自己是义乌市政协常委,弟弟翁荣第是金华、义乌两级人大代表,翁荣金还是全力以赴,让弟媳陈筱斐成为义乌两个民营企业的党代表之一,进入执政党的核心。而乐清低压电器两大巨头的“正泰”和“德力西”两大集团,其党委书记是这样产生的:“正泰”集团先是请到了玉环县的县委宣传部长颜阙忠做党委书记,在“德力西”集团请到了温州市市级官员、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郑达东担任党委书记之后,“正泰”集团就另请了温州市委宣传部的原常务副部长林可夫成为正泰的副总裁。与温州众多企业主交往密切的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教授马津龙指出,“常务副部长比副部长地位更高一些”。
以上,是《南方周末》对“十七大前夕民营企业家激烈竞逐各级党代表政治现象”的简要记述。然而,这种“政治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民营企业家何以爆发出这样强烈的政治愿望,何以展开这样猛烈的政治行动呢?
答案是现成的。在“民营企业家激烈竞逐各级党代表”热潮中的温州华威电器公司总裁曾宪光,作为“政治现象”中的一个突出代表,绝对令还有些不知所以然的人们豁然开朗。2007年2月27日上午9时,温州市十次党代会召开,曾宪光总裁作为温州市“双新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代表会议。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位老板坐上了中共代表大会的主席台。不过,他对这一切并不感到突然,曾宪光对自己所获得的殊荣是早有预兆的。温州市委组织部的官员承认,此次曾宪光能登上主席台,就和新的政策风向有关。“这一切,早有安排。”
话头得往前提一提。2006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了新世纪新阶段的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成为会议的一大亮点。中央党校党建研究专家叶笃初向《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谈话说,“现在如此强调对非中共人士的培养任用用意是很明显的,我们需要广揽新社会阶层人士,直接参与国家的治理,与执政党一起挑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他指出,2006年上半年来,中央与地方的非公人士培训频繁,这体现了党对这一群体的关心和重视,“表明了党的一个政治态度,也给新社会阶层指出了一个大的努力方向,同时是为迎接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准备。”中共中央统战部负责人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界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组成。目前全国私营企业有450万家,投资人1100万,自由职业者约有1000万。 新的社会阶层以及从业人员人数已超过1.5亿,约占总人口的11.5%,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的官方概括迅即传遍全国全世界,成为至今未有任何变更的,对“新阶层”最权威的阶层分析与评价。2006年10月,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首次明确提出了新的概念:“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不到一个月后,十七大代表选举的文件首次特别规定,省区市要有适当数量的“双新组织”党员代表。而党员民营企业主,正是“双新组织”代表所指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此后不久,中国共产党高层多次通过各种公开场合释放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善意。2006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曾庆红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中再次强调,党代会代表不仅要有先进性,也要具广泛的代表性。“要按照中央精神,坚持代表的结构要求,注意把握代表的构成比例,尽可能做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有代表,使代表的分布更为科学合理,使广大党员的意志都能得到充分反映”。还有文件明确强调“广泛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需要,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这就更将“广泛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上升到了“阶级基础”的新高度。
这些信息很快被嗅觉灵敏的温州官员和商人捕捉到,随之而来的就是十七大前夕民营企业主对党代表的激烈竞逐,温州华威电器公司总裁曾宪光也就鹤立鸡群,成为竞逐成功的一名突出代表。
不过,“嗅觉灵敏的温州官员和商人捕捉到”的信息,并非在中共十七大前夕才由中共高层人士“频频释放”,他们的“嗅觉”似乎并不多么“灵敏”。2001年7月1日,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第一次把民营企业主定位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承认了他们劳动者的身份,要求在政治上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随后的十六大很快做出回应,把党章中党员发展对象里“其他革命分子”修改为“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虽然其中并未明确指出民营企业主可以入党,但大会通过的报告列举了因社会变革而出现的社会阶层中,就包括民营企业主。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正式召开,江苏远东集团总裁蒋锡培等5名民营企业主党代表在北京集体亮相。民营企业主的政治之舞由此拉开序幕。2004年的中共中央发展党员工作会议,就要求广泛吸收非公企业主入党。只不过是“民企老板想戴上党员的‘红帽子’,仍须县级以上组织部门把关”。 同年4月8日,中央下发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可以参加报考公开选拔。而更早一点的2003年,重庆民营企业家尹明善当选为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担任省级高官的第一人,这是一次有标志性意义的当选。胡润曾对2005年的中国100富豪作过所谓的“政治地位解析”,其结果是,其中有全国人大代表9位,全国政协委员16位,占总量的25%。媒体在欢呼“红色资本家”时代到来。《凤凰资讯》提供的“党员成分变化”数据是:从1978年到2006年,工人所占的比例从18.7%下降到11.1%。农民从46.9%下降到31.7%。解放军从6.9%下降到2.2%。相比之下,其他社会经背景的党员数量增长很快。通常所说的“白领阶层”(包括管理层和技术人才)背景的党员已经占了21.4%。私营企业主(或资本家)占了5.1%。十七大前夕“当选”了各级党代表,登上了党代会主席台的民营企业家们,可能还囿于自家一派一系的胜利,然而,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代表的是1870万私企与白领党员呢。
十七大前夕,新当选浙江省党代表、忠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忠义可能要比别的民营企业家要高明。他说,在民营经济成为主导的温州,“如果我们共产党不去占领(非公领域),其他组织就会去占领”。我以为姜代表说的非常之好。他的话好就好在其中的“我们共产党”充满了“占领”意识,充满了代表中共说话的主人翁意识,充满了居高临下的执政意识,对于我之“究竟谁‘占领’了谁”这一题目,做了最好的回答。党门洞开,开门揖“私”,延为贵宾,后来居上,当仁不让了。
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赢得了“占领”之役的“我们共产党”,在怎样尽着“占领者”的责任吧。
前方提到的58岁的苍南县前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现新雅集团的党委书记,苍南县民营企业中罕有的三个温州市党代表之一,认为: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企业主热衷党代表选举还有很多原因,首先是党代表的“牌子”有用。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企业主个人的信誉,它都足以成为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新雅集团董事长、中共浙江省十二大代表的候选人郑步良举例说,新雅集团此前曾在苍南龙港镇投资3.5亿元,打算在310多亩土地上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引发当地居民不满。但他在党代会上,“与所有的代表直接面对,解释了征地的问题”,事情就很快解决了。
不少温州民营企业主受访时,仍会经常提起悲怆往事。1982年,开放不久的中国,启动了“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当时在乐清闻名一时的温州民企“八大王”,有的亡命天涯,有的进了监狱。二十多年来,对“八大王”们的遭遇某天降临自己身上的担忧,如阴霾笼罩,一直盘旋不去。但是进了党,当了党代表,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党的大政方针、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了,虽然口头上不便说,但“政治的安全感”无疑是最重要的“感觉”之一。
但是,要最好地回答“民营企业主”进了党,当了党代表,上了主席台,“占领”了以后干什么这一问题,单听企业主的还不够,要上升到理性认识,非听一听党建专家的解读不可。温州众多企业主交往密切的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教授马津龙认为,“民营企业主参选党代表,还出于经济考虑。”“企业主都是利益至上。” 中央党校教研部王长江教授在一份对温州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研究报告中承认,企业主对党组织和党代表的靠近,更多地出于利益。“有的企业主,是为了摆摆样子,提高企业知名度,有的让企业党组织去做那些得罪人、自己不愿做的事。” 这将“占领者”的德性说得未免有点卑鄙,但此系党建专家理性分析,不可令其自行淹没。
不过,这还只是“占领的初级阶段”。时光在飞快地流失着,转眼间,2006年过去了,2007年过去了,2008年也过去了。在飞快的时光中,“占领者”们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刀阔斧地深化“改革开放”。经过十多年的奋斗,林权私有化虽然“迟到”但实现了。接着就是“不管你欢迎还是不欢迎,农业资本时代到来了”,丈量田亩,颁发凭证,流转土地,“第二次土改”开始了。只是世界资本帝国赏给中国“新阶层”的“历史机遇”较为短暂,55国联军其势汹汹,不约而同,打上门来了。这是新世纪的2009年,“新阶层”登堂入室之后的第三个年头。
但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悲观的。长期观察“政治格局中的民营企业主阶层”的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董明则对民企参政就显得颇为乐观。她说,“我认为利大于弊。”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的边界和政治的边界,肯定要重叠。商人不可能是纯粹的商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绅商’的出现和发展已证实这一点。”这就是说,董副教授认为,中国眼下的“新阶层”的优秀代表,终究是要“发展”成为“19世纪末、20纪初中国的绅商”的,既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又操控着朝廷的政治纲领,还教化着社会的文化取向。这不是倒退,没有出路的才叫倒退,这叫与时俱进。而且,2009年3月间,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主编的《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6年6月—2008年6月)》也显示,虽然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私营企业主参与政治的最主要方式,并且这两类成功人士总计有2101人,占受访企业主的51.1%,但在受访的1372名党员私营企业主中,担任各级党代表的也达到了28.3%,其中省级党代表和全国党代表分别有15人和7人。尽管中组部和统战部早在2000年3月就曾经联合下发文件明确规定私营企业主不得担任党政机关领导职务,但从工商联本次调查来看,这些规定在实践中已有明显的“突破”,结果显示有205名中共党员企业主进入了地方各级党委领导机构,占受访党员企业主总数的14.9%,其中担任省级党委委员的有4人,担任县乡两级政府副职领导的有61人。
“占领者”就是“占领者”,他们有充分的理由骄傲、自豪,颐指气使,指挥倜傥,以本来主人居。但利弊总是并存,天下没有只有手心或只手背的手。另一方面,“占领者”的豪气也会令他们脚底下的人们感奋和觉醒,爬起来,从“占领者”手中夺回失去的一切。“占领者”未必就是胜利者。
主要参考文献:
《新社会阶层人士登堂 11.5%人口掌管10万亿资本》人民网 2006年9月12日
《民营企业主竞逐党代表》 2007-05-10 16:08:08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吕明合 黎诚
《新社会阶层具有八大特征 多数是非中共人士》
人民网记者 叶晓楠 纪雅林2007年06月11日02: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去年中共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党员10773名》 2007-10-14 22:15:44 中国新闻网
《十七大与中共的发展方向》 凤凰网 郑永年(专栏)
《调查显示两百多名私营企业主已进入地方党委》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7日03:47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