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构为什么不跳楼?
从这个《高善文语出惊人:等有股民跳楼了大牛市才会开始》的标题看,似乎只有出现股民跳楼的情景股市才会迎来牛市,这是否也可理解为,我国股市的牛市基石是股民跳楼呢?但问题是,为什么是股民而不应该是投资机构跳楼呢?
因为,跳楼不外乎是投资失败所致,进而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谢罪”,或逃避、躲避什么以期一了百了。由此来看如《揭秘券商研报不靠谱真相 95%研报“强烈推荐”》、《强推研报五大失误逻辑:只睁一只眼睛看利好,长期收益估不准乱打算盘》、《独家追查“强烈推荐”:中国重大误判不信任分析师6月到期验证排行榜》、《强烈推荐采集样本:1123份》、《仅13%阳光私募跑赢大市 最高亏损34%》、《著名私募李驰亏损20% 阳光私募现大面积跑输大盘》、《受困中小板创业板 阳光私募业绩直落走下神坛》、《首季净赎回超千亿份 基金陷入份额停滞不前怪圈》这些俯首可拾的报道,跳楼的应当是谁呢?
可细读“长期来看也许会有大牛市,但是前提是必须市场有剧烈的下跌,所有人绝望了,有人跳楼了,轰轰烈烈的大的牛市才会开始”这个高善文坦言,并没有“股民”的主语、或定语,是“所有人绝望了,有人跳楼了”,牛市才会开始。由此而带来的问题是不是,为什么要拿股民跳楼来做标题呢?亦或者说,一个靠所有投资人绝望、有人跳楼才能好转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正常的、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市场吗?再加之股市长期流行的“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说法,是投资人的问题,还是市场管理者的问题呢?
曾几何时,中国股票市场几乎所有的错、或不健康行为都被认定是被称之为“股民”的投资人所造成,进而大力的、超常规之如火如荼的发展机构投资者成绩斐然;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面对《“塔尖困境”:新生代研究员离职高发》、《安信魔咒:IPO项目“百发百破”》、《78只私募基金面临清盘风险》、《深陷A股泥潭 基金死守清盘“生死线”》、《股市半年盘点:股民基民都亏损 钱让谁赚了》、《券商2011金股变熊股:九成下跌八成跑输大盘》、《上半年行情落幕 券商金股表现惨淡》这样的现实,面对着如《谁“瓜分”了基金份额?》、《行业吸引力减退 基金公司总经理“空置率”增加》、《基金身陷老总离职风波 小公司难逃换人怪圈》这类比比皆是的困境、问题,这又是谁造成的呢?再看看如题为《2011上半年股市收官 是什么让我们远离了牛市》、《中国经济领跑全球 股市为何疲软不堪》报道的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难道只是投资人所导致的吗?
而由题为《申银万国自营部员工跳楼轻生》、《过劳死跳楼事件接踵而至 金融业畸变》等文章不难看到,机构从业者已然跳楼了;但是,股市会迎来健康的曙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