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毛学组:什么是“社会发展阶段”
揭露谋划“一夜‘摸’回解放前"的设计内幕
二、什么是“社会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从原始公社以来,通过一次次社会革命,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关系的每次变更必然产生新的社会制度,每次社会制度的变革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直到共产主义。
社会制度是随着生产关系所有制性质的变革而变更,社会发展到每发生一次新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生产关系所有制的性质,决定新的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制度从产生到灭亡为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各个社会发展阶段,是社会制度不断向上升级的台阶。但是,社会制度弄不好也果然出现反复向下降级的复辟阶段。推动社会制度向上升级才是革命的共产党!难道把历史的车轮返回100年到200年还是共产党吗?
马克思主义根据生产关系每次发生不同性质的变革为依据,把社会发展大体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公社,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每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由每次产生新的生产关系所有制的性质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制度所决定,不是由马克思或任何人的主观意识去决定。
人类氏族社会自发地组织成一个个劳动组织,只有组成社会化的劳动团体与野兽和大自然进行斗争,才是生产力产生的根本因素,因此,第一生产力是人和人的劳动以及劳动组织!除此以外的所谓任何“第一生产力”统统属于唯心主义的唯生产力论,没有劳动就不存在生产力及其一切财富,没有社会化生活的团体组织,不会在冰川时代及千百万次所有大自然变化带来的灾害和恶劣环境下把人类保留下来,持续下来。
人类与任何动物的区别在于劳动,靠劳动生产而生存发展。原始氏族家长制的社会化群体,不仅仅是由于氏族社会的种族繁衍所形成,而氏族群体的繁衍没有分散成为动物类的个体情形,没有解散了氏族社会化的整体团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类的劳动及劳动形成的劳动组织,才架构了社会化的群体氏族制!劳动和劳动组织是氏族社会化建构的根本因素。劳动必然处于有组织的社会化团队才能进行,生产力并不能独立存在,生产力是属于劳动和劳动组织的自我能动性作用,只有劳动组织在劳动进行时才发生生产力的作用,生产力应为劳动组织在劳动过程的能动力,即人们自在之物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包括,一、参加劳动组织的人,二、劳动组织的劳动,其余是生产能力的第三劳动因素,包括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或者说劳动能力才包括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力包括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包括生产力,本来是属于人们主体能动性的自我发挥的力量,是用来改造大自然创造社会财富的自在之物的自我能力(包括劳动能力的第三因素生产力内),属于主体自我的自在之物。但是,唯心主义的唯生产力论,把生产力从劳动力中分离出去,作为脱离主体属性的客体范围,从而使唯生产力论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劳动及劳动组织(包括生产力),抽象为失去劳动人民的劳动和劳动人民,否定了劳动能力是劳动人民主体的能动性,抽象为脱离了主体能动力而存在的唯心主义,是对劳动和劳动人民创造社会的动力的否定。
劳动和劳动组织等,构成的劳动能力是创造社会的动力,但是,上升社会发展阶段的台阶,必然要通过阶级斗争,产生变革生产关系的革命才能实现。随着劳动能力不断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产生阶级矛盾,发生阶级斗争,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革,使社会发展阶段上升新的台阶。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当然,也是劳动创造了社会,劳动还要创造共产主义。当然,是劳动创造的生产能力,而不是生产力创造了劳动!革命应该首先要解放劳动,首先要解放劳动人民!
每次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革命,促进社会性质的层次上升一个个台阶,必然同时是一个革命的斗争阶段。当逐渐产生农业生产关系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以后,与牧业为主体的社会大分工的革命,促进私有制发展,代替原始公有制,促进这次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由农业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逐渐代替牧业为主体经济的过渡。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发生的变革,是阶级斗争的过程,使阶级矛盾激化。中国也不列为,禹王的儿子启代表权贵私有制,与当时中央决定禹的接班人伯益发生的战争,是原始公有制与私有制阶级斗争的焦点,是当时的共产主义和奴隶主义两条道路和两种路线斗争的焦点,启代表权贵私有制集团的胜利必然走向私有制社会。代表公有制利益的伯益与代表公有制利益的华国锋一样,被权贵私有制集团打败。所不同的是,一个是代表新型农业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了放牧业落后的生产关系,使社会发展阶段从原始制阶段,上升到奴隶制阶段;一个是代表落后的走资派即民主派权贵资本家集团的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复辟,颠覆了新型嫩弱的公有制生产关系,使社会发展阶段从已经进入(“进入”为毛泽东语)先进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阶段,下降倒落后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阶段。历史的实践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是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的变革。先进的耕种业生产关系的社会制度代替了落后的放牧业生产关系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上升了一个台阶,是一种革命。那么,腐朽的走资派私有制生产关系颠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共同所有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发展阶段下降了一个台阶,当然是一次反革命倒退。这是已经被历史检验了的真理。
生产关系的变更,首先是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也是劳动方式的改变,劳动方式的发展(包括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劳动能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每次变革,社会发展阶段就会上升一个台阶。珍妮纺机的产生是劳动能力引起的生产方式的革命,实际是劳动能力的革命。开始推动了羊吃人的经济运动,推动资产阶级发生阶级斗争的产业革命,产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掠夺瓜分,造成中国受鸦片战争的灾害成为东亚病夫,而中国的白银被掠夺到不列颠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马克思《资本论》)。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社会发展阶段层次的上升,是的,社会发展阶段不是直线性的向前前进,而是一个个层次的台阶,层层上升。
本来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是包括劳动在内的,但是,由于唯心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篡改为唯生产力论,我们不得不把生产力和劳动能力分而论之合而叙事之。
阳泉毛学组 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