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主席处理旧职人员就是以人为本

火烧 2010-11-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毛泽东文稿展现其以人为本的旧职人员安置政策,对比当下民生问题,呼吁落实以人为本,实现民富国强。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和《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3册)是近期我从淘宝网淘的。现在我们这书店几乎没有这样的书(以前是内部发行)。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要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毛泽东是最值得研究的。以前很多毛主席的东西都是从别人那转述而来,现在看到这些文稿,很有亲切感,对主席的认识也更直观深刻。才看几天就感到收获不少,深感毛主席的气度不凡。如《中央关于对旧人员问题的处理》就让人感慨。

    解放初期,旧政权留下了大批伪职人员,如何安排好这批人事关国家稳定、人心安定。同时战事基本平息,共产党部队也有大量人员需要安置。如何处理好这件事确实是个考验智慧的难题。当时北京上海南京即有上万人员遣散。毛主席针对天津方面有人为此事的一封信对有关地区、部门发了封电报,大意是给这些人以出路,贯彻落实好“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十分困难时,饭匀着吃,房子挤着住。已被裁减而生活无着者,收回成命,给以饭吃。。。。。。”的政策。在后面的文稿里还陆续看到这类电文。

    从这封电报可看见毛主席的一贯的实事求是的人本思想,即使在苏区土改时也是抵制地主富农不分田的过左行为。

    现在我们天天喊以人为本,但真正落实确实不敢恭维。如我们近6000万之众的下岗工人的安置问题,退休双轨制的问题,人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速度不协调的问题,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个人感到成效不突出。我就有亲戚下岗的,其生活境遇实在是不想多说。那时流行一句话叫“不找市长找市场”。现在想想连吃饭的问题都不要找市长还要你这个市长啥用。

  以前共产党得人心是因为他事事为老百姓着想,对自己约束比较严。现在我们的党和政府如果对老百姓的事说得多做的少,讲得好行的差,口惠而实不至,恐怕就只能丧失民心,靠维稳过日子!期待五中全会关于老百姓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相协调的规划的落实,早日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